文学回忆录18-中世纪的日本文学

木心先生有一段对日本的概括描述,个人比较赞同:

日本的好处是没有成见,善于模仿,不动声色的模仿技巧,拿到后知道了,再改一改就成为自己了。

比如和服,始于汉服,宽袍大袖,但古汉服䄂太长,今不合穿,日本人则还是宽袍大袖,截去过大的之䄂,今和服成世界性时装:而汉家衣冠早已死亡。

再比如喝茶,日本人弄成了茶道。

再比如插花。原是中国折枝的看家本领,宋朝院画的尺幅,使折枝的范本,《红楼梦》,《浮生六记》,都写到插花的艺术,不仅用花名贵,蒲草丶野莲,甚至荆棘也能釆入,一平一干,随心所欲,穿花插到风晴雨露,,将蝴蝶昆虫坠入花间。这给日本学过去了,中国失传了。

日本对中国文化是一种误解,这一误解,误解出自己的风格。

说到日本文学,日本古代没有文学,压根就没文字。公元284年,晋朝大文人王仁东渡日本,把《论语》,《千字文》传到日本,日本始用汉字,汉文。故中世纪日本完全受中国影响。

奈良和平安朝:日本文学从奈良时代才出现可看的文学,之后是平安朝,算是日本的文学黄金期。平安朝最重要的散文是"物语",类似中国所谓的"故事",最好的是《源氏物语》,读一读其中的《桐壶》一篇即好。木心说要读钱稻孙译的,丰子恺译的不行。昨天读了钱译,结果钱版译得文字读起很吃力,丰子恺的倒是白话。真为自己着急。

从镰仓时代,进入黑暗期。

中国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真是触目皆然。世界上再没有两国文化如此交织。但交织是单向的,只日本学中国,中国不学日本。日本的文化艺术生活都是中国模式,中国自唐嫣以后,宋元明清,照理可以向日本索取回馈,但一点影子也没有。其实是吃亏的,早就应该像日本人款要求回馈。

现在我们虽然也会向日本学习一点东西,但好象都是皮毛。比如所谓的匠人精神,日本人像摄影,插花等等。

烘焙本是欧洲的东西,日本玩出了自己的花,我手里几本烘焙书竞然都是日本的。好多人也跑去日本学烘焙。

你看,他们就是这样拿到别人的东西改改就变成自己的了。即让人轻视又让人觉得不简单。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学回忆录18-中世纪的日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