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国最优秀的学人这样学习

苏东坡、郑板桥、宋濂、梁启超怎么学习?清华北大人大中国政法教授怎么学习?

始终不懈怠

某日听南京大学莫砺锋讲苏轼,他是天才,但我们更应注意的是他始终在思考、始终不懈怠:东坡说,自己幼年每读一部经典著作,都必然抄写,汉书、史记都抄过;被贬黄州时四十多岁还在抄汉书,汉书七十多万字,至少三遍。

感触颇多。如宽,还是严好?苏洵家教严格,以至于在海南流放时六十多岁的东坡还梦到父亲第二天要考试背春秋,被吓醒,有诗《夜梦》“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近观部分学生笔记抄写之快,感慨习惯之秀,严师出高徒!当严必严,当如天理国法人情,国法必严。但人是一种情感动物,理性是为感性服务的,规则无情人有情,班级治理中也须融入人之常情。东坡就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学人,他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

自己了解到的优秀学人也都是始终不懈怠。我国最厉害的民法大家王泽鉴曾说,虽然快七十了,但每天写作、看书起码保持八个小时,而且几乎没有一天中断,每天早上四点半五点半就要起来。他强调一定要写不要想,要写,因为写才使你能深刻。他也讲到民国的法学大家史尚宽先生的儿子说,家父早上五点钟起来,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过。记得多年前听人大冯玉军授课,他从不打游戏,每天都有计划(包括周末),满满当当特忙(似乎已十多年),说着便从上衣口袋拿出时间计划表。大学时认识一位广东某师范已毕业多年的学生,到人大、清华找中国顶级刑法学者求教以及学生交流,后来深圳大学研究生,如今在中南财经政法读刑法学博士,前些日子看到他的论文获得重要奖项。


学生的大境界在于悟 悟性能学会

武大前校长刘道玉在谈到如何才是会读书时,谈到两点,第二点是“知识和智慧有完全不同的属性,悟性之有无是区别读书优劣的主要标志”。他讲到,悟性是能够学会的,但不可传授。悟性的获得需要在娴静的冷环境中,通过自己反复揣摩,不断地内省、反思、渐悟、顿悟,从而获取智慧。

这让我想起郑板桥,他强调需把学问二字拆开来看,只学而不问,虽然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终不开窍。“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迸露。”要学会问自己,问他人,问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经过自己的思考,才是真理解,真明白。也使我想起《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他借书勤、抄书勤、访师勤、问师勤。我也专门拿出当年听的中国政法朱庆育教授授课笔记“任何人获得新知,一定要感觉到思维的震荡。如果你可以毫无障碍的走下去,可能就说明,你实际上还是一无所知。”

在8班时常放抖音,北大的小若老师说聪明的孩子善于把老师当成自己学习的工具,总是追问很多问题。复旦的毕业于重庆某重点高中,别人问问题时她时常站在旁边听,更多的是放学送老师回家,走在路上堵着老师问问题。当你将来到名牌大学,名师的课选不上、教室挤的水泄不通,老师下课被围着问问题走不掉。常听说大学老师上完课就跑不关爱学生的,怕不是好学校。

朱庆育教授每年第一课,都引用约翰·密尔两句话:一是,如果不要求学生做不会做的事情,他就永远不会去做能做的事情。二是,凡是能运用自己思考得出的东西父亲从不教我,只有尽我努力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才给予指点。“课上我会强调:欢迎问问题,可是最好对问题先有自己的思考,自己查阅过资料。我经常会反问一句:你觉得呢?你自己的思考是什么?如果对于一个疑问,自己没有思考过,没有动手去查阅资料,说明只是想要一个轻松确定的答案,但如果只得到一个答案,知识不会增长。更重要的是,吝啬自己的思考,说明不用心。”

联系自己的高中经历,跟老师交流非常少,几乎没问过问题,太吃亏了,最终只能走一个普通的211。我有这样的看法,读书没有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的人,就是悟性不高,说狠一点就是呆子,恐怕很难考上名校。


精读 勤做笔记

刘道玉先生讲到的第一点是,读书贵在精,包含精选、精读和静思,他说这是每一个名家读书的共同心得。北宋欧阳修4岁丧父,家境贫寒,由母亲向四邻借书,他靠抄书自学而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郑板桥曾对儿子说:“凡经史子集,皆宜涉猎,但须看全一种,再易他种,切不可东抓西拉,任意翻阅,徒耗光阴,毫无一得。阅书时见有切于实用之句,宜随手摘录……”

那么如何精读呢?

一要勤诵读。

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而闻名天下。人们都以为郑板桥读书善记,却不知并不是郑板桥记忆力好,而是勤于诵读。“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孔子这样生知安行的圣人,依旧不废困知勉行的功夫,读《易》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百上千遍,只有这样读书,才能将书中的微言精义探究明白,“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二要抄书做笔记

凡卓有成就的学者都在写读书笔记方面下过苦功。如孙犁说,读书读到自己特别喜爱的地方,就把它抄录下来,抄一次比读十次都管用。又如,人们常将钱钟书的成就归功于天分,说他有“照相式记忆”,过目不忘。实际上,从《钱钟书手稿集》所反映的钱先生日常读书生活来看,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勤奋。从传统的目录学入手,由目录而读书,随读随抄,得出新解,是钱先生基本的治学方法。再如,顾颉刚之子谈及其父时说:“父亲一生治学,留下了一部分极富特色的文字,这就是他从1914年至1980年记了六十多年的、积累了约二百册四百万言的读书笔记,它们已成为父亲全部著述的重要部分。”

读书笔记让我们对书的印象更加深刻,对书的理解更加透彻。梁启超说,“读书莫要于笔记,朱子谓老吏断狱,一字不放过。……无笔记则必不经心,不经心则虽读犹不读而已。”“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或笔记……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它抄下来。这段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它抄下来,那注意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得来的实况。”

善抄书者可以成创作。梁启超评论顾炎武道:他从小受祖父之教,说“著书不如钞书”,他毕生学问都从抄书入手。《日知录》,实他生平最得意之作,我们试留心细读,则发表他自己见解者,其实不过十之二三,钞录别人的话最少居十之七八。

自己也大有感触,高中时只有英语错题本,学习很努力,成绩却差强人意(班里前五)。大学见识很多优秀的人,都有很多笔记,如从中政BBS上可以看到,特多同学整理极详尽的笔记;又如认识的清华、人大同学,无一不有大量笔记。再如抖音北大付小梦,前年焦作文科第一,笔记有一拉杆箱。

清华的张明楷教授,可以说是中国刑法学第一人,在接受人文清华采访时说“我敢说做的笔记比老师讲义字数都多……笔速很快,用很多省略表述。……真正的法学入门很难,一定是要自己悟出来……本科时老师是人大研究生毕业。老师每周半天到宿舍辅导,问问题最多的就是我,很喜欢问问题,因为很多问题查不到资料。”

北大民法的尹田教授特别会考试,各种考试从来都是第一。他说:只在书上划,所有工作都在书上不行,最笨;一定要拿出本子,自己整理每章中心内容,搞出体系框架,这是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概念定义一定要抄一遍,一定要动笔,大量的课堂笔记很重要。

尹田说“最好的学习方式:一是写,写文章;二是讲课,说。读书,看不是最好的,动起笔来很重要。我非常主张动笔,有条件与人讨论更好,说出来最好,能用语言表达就会了。很多人闷着头看书看一天,别人问你掌握了啥,说不出来,是因为只有心理活动,写的不多;没说,讨论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金字塔理论也说,听课(被动式)是效果最差的学习方式,讲课(主动式)的学习效果最好,所以老师自己越讲越明白,学生如果连笔记都没有,可能有点儿夸张,但真的听课的效果基本上是毫无所得。

希望大家都能多做精读,勤诵读,勤做笔记;多思考,多悟,多问问题,不做不思考无问题没有悟性的书呆子。快来问问题吧!!!

END

博主为夫妻二人。我2014年司法考试419分,上海执业律师,现在上海交大读法律硕士;爱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高中班主任。

分享劳动者、消费者等维权途径,分享在交大学习的最新前沿知识;尽力为欠发达地区家长、学生提供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今中国最优秀的学人这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