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所有人为制造的仪式感最后都要回归到“吃”这件事上。
又到过年时。
可能过了太多次年,渐渐对过年无感了。前几年我还会有小失落的情绪,觉得“失去年味儿”是一件有点遗憾的事。
今年我连这种小失落都没有了。
既然必定是要过年的,失落什么呢,好好过呗。
时间在走,有些东西也会慢慢褪去,很正常。何况把美好珍贵的部分留在回忆里也挺好的。
刷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句话:年夜饭或许是最后一点年味了。
突然觉得,似乎所有人为制造的仪式感最后都要回归到“吃”这件事上。节日也好,喜事也罢,终归是要好好吃饭的。
如果年味的缺失让我们对春节不再抱太大期待,那么一家人团圆吃饭或许是我们能抓住的最大的幸福了。
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来说,收红包显然不是一件足够快乐的事。
首先年纪很尴尬,虽然成年,但还未真正成人。在爸妈眼里,你还是个孩子;在外人眼里,你其实不是宝宝了。出于爸妈的情面,亲戚朋友还是会为你准备一个红包。
犹犹豫豫,推推攘攘,终究还是接下了。
小时候,想把红包占为己有,因为那是别人给我的,不是给爸妈的。
长大后,渐渐察觉,其实红包不是给小孩的,是大人间的一种情谊互换。只不过,大人们都喜欢把这种带着美好寓意的情谊转移到孩子们身上。
有时候觉得红包互相递来递去挺无趣的,但妈妈说:“等你成家了,这些就是礼仪了。”
这些年,过年发生了好多变化。去年和今年是差异无几的,但十年前和现在就是大大的不同了。
现在的孩子过年,很难体会玩小鞭炮的快乐了。
我小的时候,总会把超市里的各种小鞭炮都玩一遍,摔炮,水炮,烟花棒……
那时候胆子大,天不怕地不怕的,至今还记得有一回在大马路上玩鞭炮,一辆车开过,小鞭炮不小心扔到了车地下,还炸了。
扔出去的那一刻,瑟瑟发抖,想着万一车也炸了,我就闯大祸了。
索性,车疾驰而过,并无大碍,但此后,玩鞭炮我的确小心了些。
如今,烟花爆竹在很多地方都禁止了。事事难两全,安全性提高了,年味却缺失了许多。
现在的孩子可能体会不到我们小时候那种玩鞭炮的快乐,我们也无法体会爸妈那一代人过年吃肉都觉得幸福的感受。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独特的“春节记忆”。
我曾经羡慕过现在孩子的幸福(虽然我小时候已经很幸福了),也曾经为他们缺失了我小时候的一些快乐而惋惜。可后来我发现,其实不必夹杂那么多的情绪,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得到与失去,这本身就很珍贵。
现在的年轻人不像老一辈人一样在乎春节了,淡化的是“节日”,强化的是“假期”。
生活的忙碌,压力的巨大,促使很多年轻人过年过节只想好好休息调整,并不太想热热闹闹地折腾太多。
年味的缺失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看到一段描述上海人过年的文字,我觉得像极了我所在地域的过年。
我甚至产生了一种感觉:过年是一年中最冷清的时候。
电视上播放的春晚,竟只是为了打破一下冷清,制造一些声响。不过也好,异常的安静给了我更多独自思考的空间。在这特别的时刻,总是会有一些平常不会有的感触。
有一句话说,年轻人过的不是年,是寂寞。突然觉得颇有道理。
小孩子对寂寞的感知不强烈,对快乐的感知要强烈得多。于是,只要稍微一点儿外在环境的熏陶,他们便觉得过年是热闹的,喜庆的,值得期待的。
中年人呢,年年都要帮着张罗,招待,思考着各种人情世故,礼尚往来,常常忙得没有时间感知那些悄悄溜走的年味儿。
老人们,当真是过了太多的年,见证了年年岁岁的变化,对某种氛围的转变已经看淡了,能够自觉接受,见怪不怪了。
而像我一样从孩童时代、少年时代走过的年轻人,还未经历太多世事沉浮,对世界仍充满好奇,仍以一种探索的姿态与世界抗衡、和解,便不免敏感起来,试着安慰自己接受这些变与不变。
在我还在试探、努力感知一些悄悄变化的东西时,一些朋友已经看开了。他们选择了更加多元或者“先进”的方式来过年,带着家人一起去国外旅行,在另一方天地度过除夕。
那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现实是,选择要被接纳,说服老一辈人又是另一门艺术了。
断断续续写了一些过年杂感。这是二十岁的我对过年的一些认知。
再过五年,会不会变呢?大概会的。上午看到一篇文章,里面就写到25以后的许多年轻人不敢回家,因为总要面临被催婚的烦恼。
还是珍惜自己正在经历的年龄吧,毕竟,日子都是一去不复返的。
最后,记得好好吃饭,毕竟过年最重要的就是好好吃饭。
如果喜欢我的文字,那就给我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