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爱的人伤害我最深?带你走出亲密关系的迷雾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也就是说只要抓住一个人的弱点、命门,就可以强有力地制服他。而我们的亲密家人,交往频繁的人,对我们了解地最透彻,知道我们的“七寸”在哪里。因此,对我们杀伤力是最大的,往往就是这些“亲爱的人”。也就是为什么歌里会唱“为什么最爱的人却伤害我深了”。来看看下面这个真实事件:

“不给你弟弟还赌债,我就坐在你家门口不走!”

      老母亲又一次要求女儿给儿子还赌债。女儿因为对母亲的感情,已经屡次为同母异父的弟弟偿还,这一次不愿再背锅,却招来老母亲堵门行为。这次堵门事件的结果是,女儿最终做出了和丈夫离婚、搬去与母亲同住的决定——为了保护丈夫和女儿不再被牵连,也为了自己对母亲“孝心”。

      对于老母亲的这种行为,美国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用“情感勒索”一次来形容,即在亲密关系中,利用一方的弱点、击中对方要害、迫使对方让步,以达到自己目的的控制行为。

      苏珊・福沃德,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一名畅销书作家和演讲家,以自己多年经手的真实案件写就《情感勒索》一书。除此之外,还著有《恨女人的男人们和爱他们的女人》、《有害的父母》等。除洛杉矶的私人门诊外,她也在南加州诸多心理与医疗机构担任咨询师。

      在苏珊・福沃德写的《情感勒索》一书中,不仅向我们讲述了怎么辨别情感勒索的行为,以及戳穿情感勒索者这只纸老虎的真面目,更为实用的是,她还把受害者的治疗方法清晰地罗列出来,鼓励受害者走出情感勒索的迷雾,找回自我的完整性。


图片发自App

…………………………………………………

                                                              1.揭开勒索者的面纱

      情感勒索者有的是血浓于水的亲人,有的是亲密情侣,有的则是闺蜜好友、顶头上司。用“勒索”二字加在他们身上似乎于心不忍,但是,如果你不清醒地意识到这些行为就是跟“勒索”一样,在一步步践踏你的完整自我、摧毁你本该美好的生活,就只会深陷于其中无法解脱。

      为了不误伤好人,我们先了解一下情感勒索的六大致命特征:

      情感勒索的六大致命特征 

(勒索者)要求→(受害者)抵抗→(勒索者)施压→(勒索者)威胁→(受害者)屈服→(两者)重启,无限循环。从这循环中我们也看到了受害者的不情愿,但是勒索者却有办法一次次施压得逞。

      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循环,是因为你的第一次让步已经让勒索者尝到了甜头,抓住了你的把柄,进而一步步屡试不爽。这个把柄都有哪些呢?原来都在我们受害者的身上,苏珊福沃德称之为“情绪键”。包括,恐惧感、责任感与罪恶感。这些由于受害者幼年或成年后的一些不好的经历所造成的情绪记忆,成了受害者的死穴。而与我们关系亲密的勒索者们非常知道它们在哪。来看看情感勒索者是怎么按下这些情绪键的?

      恐惧感——如果你不照我说的做,我就会离开你。

      责任感——孝顺的女儿就应该别让母亲为难,再给弟弟还一次赌债吧。

      罪恶感——因为你反抗了我的意志使我不开心,所以我喝了太多的酒(这都是你的错)。

      勒索者利用我们的三个情绪键: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句句切中我们的要害。一些明显的勒索者能清楚地传达他们的需求,情绪强烈,让我们感到恐惧,而有一些隐形的勒索者则保持沉默,更有甚者还会表现得像个受害者,让我们感到愧疚,不知道究竟谁是受害者。在这里情感勒索者又可以分为四种。

      情感勒索的四种形态

      施暴者——最明显的。总是清楚地让我们知道他们的需求,以及我们忤逆的后果。

      比如,面对不愿意听从自己意愿学医而决议要学音乐的小孩,施暴者会喊出:如果你不学医,以后你的学费我不会再出一分钱。

      自虐者——将威胁内化,通过强调将对自己做出某些举动来迫使对方让步。

      比如,“你要是跟我分手,我就会自杀”。迫使恋人不得不维持糟糕的关系并困于其中。

      悲情者——强扣罪名,使别人产生罪恶感。拥有高超演技的悲情者,往往会用默默抹眼泪的方式让别人屈服。

      引诱者——提供诱人的报酬,给予一连串的测试,如果我们让步,就会给一些甜头。但是达成目标的机会微乎其微。具有欺骗性质。

      对于有明显特征的施暴者,我们可以很容易分辨。对于“自虐者”“悲情者”,我们往往更加难以察觉,但是相处起来却的确是压力重重,让我们充满愧疚感而不得不缴械投降。不要被他们的表面所蒙蔽啊。

…………………………………………………

2. 了解受害者的体质——为什么受伤害的总是你

        一个巴掌拍不响,没有受害者的配合,勒索者也不会如愿以偿。那么,为什么你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呢?先做个测试,看看你是不是属于会屈服于情感勒索的人:


图片发自App


      以上测试题,是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列出的。只要你回答了一个“是”,那么你就是属于被情感勒索选中的那种特质。这些特质是怎么形成的?除了本身基本的性格特质外,我们幼年的经历,以及对此作出的负面情绪反应,都储存在了一个上文提到的“情绪键”中。当生活中某一个场景勾起了我们的记忆,情绪键被按下,负面情绪就会喷涌出来,让我们无法保持理智。

      受害者的特质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追逐认可者,往往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父母或者抚育者“无条件的爱”,爱与赞美都要靠自己的表现去争取,会让孩子产生追逐他人认可的渴望,别人一丁点负面的回馈都会让他们手足无措,感到无助。

      过度自责的人,往往他们的责任心会比别人来得强烈,认为自己要对自己以外的所有人负责。

      其中不得不提到“圣母心”的受害者,这也是很多女孩之所以会吸引渣男,离不开渣男的原因吧。想要拯救堕落的人于深渊,给不快乐的人带去快乐,这样的想法,很容易让有心之人利用。

…………………………………………………

3.走出迷雾,从改变行为模式开始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充分了解勒索者与受害者的特质之后,就是要走出情感勒索的迷雾的时候了。改变别人是天方夜谭,那么就从改变自己——受害者的行为模式开始,别再让自己的惯性反应成为培养勒索者的温床了。

      第一步,你需要的心里建设

      1. 我受得了

      与自己签下一份约定,在别人用按下我们的情绪键(恐惧、责任感、罪恶感)时,把我们常常对自己的说的那些话后面都加上“我受得了”这四个字。

      比如:“我不帮他还赌债,就会让母亲失望,我受得了”“他会生气的,我受得了”等,不要让自己对对方的行为作出我们习惯性地反应。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

      2. 扭转轻易妥协的行为模式——我过去曾经……,但我现在不会这么做了

      把过去总是自我否定的观念扭转过来,用与过去反应相反的句式来。比如,“我过去曾经会取悦别人,却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但我现在不会这么做了”等句式,对着镜子说出这些句子,会给我们重新注入力量。

      第二步,改变过去回应勒索者需求的行为模式——SOS策略

      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制定策略(strategize)

      (1)停下来,不要被他们带了节奏,

      勒索者总是企图制造一种急迫感,让你立刻、马上做某种你不愿做的决定,而事实上并没有这么急迫。不要马上给出答复。比如,可以用,这个问题,我需要考虑两天再回答。在这个两天里做好决定,并做好不让步的准备。就算对方生气一直来催也要坚持,不要被干扰。

      除了时间上的停顿,处于复杂关系中时也可以用暂时抽身离开的方法。问题的症结并不在受害者的时候,大可暂时置身事外。

      (2)冷静观察

      在我们为自己争取到时间后,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搜集信息进入冷静观察的阶段,在情感勒索者制造的压力之下,我们很容易就被按下情绪键,并一如既往地向负面的情绪屈服。所以在这个争取来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冷静下来思考。

      (3)制定策略

        1)非防御性沟通

        2)化敌为友

        3)条件交换

        4)运用幽默

      作者讲了这4个策略的具体运用方法,受害者不要与勒索者产生强烈的冲突,从缓和气氛开始,说出自己不屈服的决定,并事先预演对方会做出的反应,做出应对方案,切记做过多的解释和说明,而只要坚持自己的决定。也可以用苏珊教给的话术去减少与对方之间的对立感,邀请对方一起解决问题。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稍作让步,但是前提是对方也要做出改变,这样的条件交换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

                                                                            结语

      事实上,情感勒索者无处不在,他们可能是有血缘关系的家人、知根知底的好朋友、掌握着你职场命运的上司。而这些情感勒索的受害者,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都是要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什么的,而忘记了自己的所需所想,忘记了争取自己的人生。

      在书中,苏珊也提到说,我们为什么要终止这样的情感勒索?除了这会使长期处在这种关系中的受害者的自尊和幸福感受损,并使关系走向空洞之外,受害者所产生的情绪不会凭空消失,它会转移向下一个无辜的人,受害者也会成为另一个人的情感勒索者,世上又会多一个受害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最爱的人伤害我最深?带你走出亲密关系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