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舒婷:我写的是爱情诗吗?(探讨一下)

《致橡树》是当代诗人舒婷的代表作,此诗当年一经问世就取得极大的反响,现入选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及几所大学的语文教材。诗歌采用象征的手法,写出了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她既不愿意像凌霄花那样攀附对方,又不愿意像痴情的鸟儿那样一方单恋,也不满足于像源泉、险峰那样作陪衬作奉献,甚至也不愿止步于给予日光的温暖,春雨的缠绵,她希望自己也能是一棵树,一棵与橡树并肩而立的树,二者心心相印,甘苦共担,不仅喜欢对方伟岸的身躯,还要把对方的事业追求、理想信念也一并纳入自己的怀中。这是爱情诗吗?不像啊,感觉像是与别人交谈时表达自己观点——我心目中理想的爱情应该是这个样子。准确的说这是一首表达爱情观的诗。作者此刻有在“爱”着吗?诗里面没有对陷入爱情中的人的心态的描摹,我们提炼不出关于爱情的信息。同样是写树,和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相比较,你会发现后者更像爱情诗——把一个怀春少女的心太描摹得那样真切动人。《致橡树》给人感觉与其说渴望爱,还不如说渴望平等与独立更多一些。诗歌头一句里“如果”两字就说得很明白了,爱你是假设,需得成立之后才能如何如何——何其清醒,何其理智,大有一种“想让我们女的怎样怎样你是不是聊斋看多了”的架势。

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看就是如此。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舒婷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矫到鼓浪屿作客,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过的女孩。有漂亮的女孩子,却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当时舒婷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这首诗。其实不光舒婷听了这话生气,任何一个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听了这番话都挺生气。都什么年代了?男人凭什么对女人有这么多的要求?请问你们又优秀到哪里去呢?

那么能不能找出一首经典的爱情诗呢?当然能。这必须请出我们的诗歌源头《诗经》,世传《诗经》是孔子晚年编订整理的,把《关雎》放在首篇,不得不说孔子太厉害了。这首诗不光写了小伙子对姑娘的爱慕,还给所有想要获得爱情的人做了个很好的示范,姑且称之为追爱三步曲吧——爱一个人就要“思之”“友之”“乐之”。当你爱上一个人,对方的身影在你脑海中挥之不去,让你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的时候,就是爱开始的时候;然后你会想办法接近对方,了解对方,和对方产生一些互动,让对方意识到你的存在,这是爱的第二步,其实爱情里掺了友谊的部分,这份爱会走得更长远,这一步主要是让爱接地气,能存活;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份爱得让对方感觉快乐,幸福,让对方觉得和你在一起体验很好,然后接受你。道理如此简单,好多人却做不到。记得曾经在知乎上听过一个女孩子谈自己的遭遇,初中时总是被班里的一个男同学欺负,胳膊都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而且这个男生不欺负别人单欺负她,搞得她对上学都有了心理阴影,终于熬到了毕业,这个男生竟然跟她表白了! “那一刻我恨不得自己聋了!”喜欢她就欺负她,这是在感情中极其幼稚的表现,也许出发点是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但是却给对方造成极大的伤害——或许言情小说里喜欢这么写,不制造点冲突不吸引眼球,但是书里也说“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如果谈恋爱都这么不快乐,那还要这恋爱干嘛呢?至于那些中二病娇霸道总裁之类,你确定写书的人谈过对象嘛?好多都是瞎编乱造好不好。读经典啊,青年朋友们,不要被带跑偏了。

爱情是朝朝暮暮的思念,是费尽心思的接近,是自觉主动的奉献,(参照《关雎》)很多时候非理性,反逻辑,没规律。需要你自己去体会。所以我再说一遍,我觉得《致橡树》不是一首爱情诗。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橡树》舒婷:我写的是爱情诗吗?(探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