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 - 笔记


驱使我写这段文字的是想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记录点什么,无论怎么样时间总会从光阴的缝隙中偷偷溜走。

我们总是有着相似的焦虑,相似的迷茫,相似的恐惧......而这一切的源头,是我们不愿去探究真相的借口和对人生妥协的理由。现在不知所措,过去不曾脚踏实地。工作上遇到问题,总会是习惯性的逃避,能力有限。现状难以平衡又焦躁不安。

我们的财富,相貌,血液,智商的某个基因可以传递给下一代,。有一样却不能传承“心智”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全部是从零开始。年轻的时候,总幻想一切美好都会在该有的年龄时一下子全部涌现出来。

年少无知,不谙世事。有的是那十足的信心毕竟年轻无敌。但现实并非这样。在独处时并没有奋笔疾书,或者偷偷的学一项技能。该玩手机玩手机,生活没有压力更无动力。

待在既定的舒适区,为什么要费脑子去做一件可能并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事情。有时候我也会挣扎,觉得不该这样下去然后却还是做着短视的选择沉溺于眼前的安逸。

三十岁的年龄,依然对这个世界的概念运行规则一无所知,不知道努力的路径和方法。

独处时,我偶尔会看书,看看心理学假装的了解下人性。却从来只有大概的表象的忽略的输入,基本无输出。然后看到一部不错的电视剧时就会没有节制的开启追剧模式了。

刷抖音,总是想到刷完这个就该停下来,然后是接着一个又一个。周而复始的进行挣扎,沉迷再挣扎。

书中提到我们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理智脑是人类独有的,使我们有远见,权衡利弊,立足于未来延时满足。本能脑和情绪脑确要低级些。理智脑虽然高级,比起本能和情绪脑力量太弱小。

曾经,我给自己三岁的儿子做了这个试验。家里买了一种香酥饼放着,给他吃了一个觉得好吃也可能是饿了。吃了两个还不停的要第三个第四个。本快是到饭点了怕他吃多又不想吃饭。我便对他说“这最后两个我们留着明天吃”他不干,那你愿意留着明天吃,妈妈就去给你买更多的。好不好”他还是不乐意,跟我发脾气的要。

这就是小孩子只注重于当下的满足感,并不会考虑久远的更有利的好处。

本能和情绪脑早在婴儿时期和青春期就比较完善,理智脑是发育最晚的,基本是等到成年时期。理智脑的控制能力太弱,弱到我们不易察觉,所以在做决策时总会有本能脑和情绪脑率先支配。原始社会的原始人要节省能量。思考,锻炼这些耗能高的行为被视为对生存的威胁,不用动脑的娱乐行为受到本能和情绪的欢迎。

所以我们的天性就是目光短浅,即时满足的。当社会快速发展,我们不再需要为基本生存而发愁,而舒适和娱乐又唾手可得。

所以,常会被本能和情绪所牵着鼻子走。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


我们的天生属性就是避难趋易,急于求成。这是焦虑的根源是天性。

用意志力对抗天性注定失败,改变认知,引导天性。不必自责或愧疚。

保持耐心,延迟满足。提升感知力。

我想要我会做

1一周读完一本书,并写读书笔记。不管是重复硬搬还是加入自己的观点。

2早起健身(这一点早已成习惯)

3饮食干净清淡(已经一周了,肠胃舒服,大便通畅)

4找比自己有认知的人聊天

5训练耐心去感知

六个问题

1,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我最想帮助哪些人?

答:混沌的臃肿的

2,什么事情让我废寝忘食?

答:健身上课时

3,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让自己感动?

有能力给别人处理身体问题时。

4,我最让人感动的时刻是什么

答:还没有发现

5,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会如何度过余生?

答:从事造福于人的健康事业

6,闲暇时,关注最多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答:东看西看,新闻,公众号。

人的成长是认知不断刷新的过程,贫穷会限制想象更会让人变笨。因为无法看到更远或者没有能力看到更远,总是做着短视的选择。如果选择了也不必放弃可以暂时的积累想积累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觉醒 -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