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格竹:格竹竹不去,问心道自来

话说,王阳明读书时,看到朱熹在书中提到: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朱熹的意思是,天下万物,包括一草一木,皆包含事物之理。看来,要想弄明白天下事物天理,就得从格一草一木的“分殊之理”开始。

看着窗外庭院中在风中摇曳的翠竹,此时依旧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成圣之路的王阳明,灵光一现,出现四个大字:“格竹至圣”,我只要每天认真的对着竹子“格”,就能成为圣人,欣喜若狂的王阳明以为找到了自己的成圣之路。

说做就做,王阳明同学对于成圣梦想的执行力,还是很强的,正好有一位钱姓同学,也同王阳明一样沉浸在朱熹的“格物致知”说中,二人一拍即合,抛开一切世俗凡务,搬个小板凳来到竹林,开始专心致志“格竹”。

可他们格啊格,从黎明格到日落,从日落格到星光满天,依旧看不出哪个竹子上面冒出一个所谓的“理”来,人倒是满眼、满脑的竹子。

钱同学勉强坚持到了第三天,实在支撑不下去,病倒了,就此宣布自己“格竹”失败。

王阳明却不甘心,他以为是钱同学身体素质不行、精力太弱,所以才导致格竹失败。自此后,他更加努力地“格”,几乎到了不休不眠的地步。高强度的体力耗费与脑力付出,终于把王阳明也击倒了。

连续格竹七天之后,王阳明已是毛发蓬乱,眼圈儿发黑,眼里布满血丝。更糟糕的是,他还高烧咳嗽不止,整个人瘦了一大圈。

此时晕倒在竹林的王阳明开窍了:竹子是不能再“格”了,再“格”下去,就把自己的小命“格”进去了。格竹,不但没能让王阳明找到成为圣贤之道,还给他的后半生留下了一个终生不愈的病根——咳嗽。

这时王阳明也知道朱熹的格物不是自己所求,虽知“格竹,竹不去”,但还没有到“问心,道自来”的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阳明格竹:格竹竹不去,问心道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