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读书记008:修行爱的课题

——读《爱的艺术》有感


这本书薄薄一百多页,分量很足,它向我们呈现了爱的真相。很多时候,我们以“爱的名义”做错了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我们不曾认清过“爱是什么”。

这本书分为四部分:

第一章 爱是艺术吗?

第二章  爱的理论

第三章  当代西方社会的爱及其瓦解

第四章 爱的实践


1、爱是艺术吗?这个问题指向的是爱的定位,既然爱称之为艺术,那么认知它和实践它都有一定的门槛,换句话说,践行爱是需要精进的功夫的。

对爱的误解,存在着两个错误的前提。首先,爱的真相是它关乎的是能力的问题,而非本能。人们大多误以为爱的问题实际上是爱的对象的问题,只要对象是那个符合条件的人,那么爱就会自然发生。其次,爱的课题是如何爱,而不是如何被爱,如何惹人爱。基于此的爱的修习是付出与奉献的实践体验,而非吸引、得到与索取。


2、爱的理论到底包括了什么?

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爱的课题是与生命存在密切相联系的生存之本能需求。从神话起源的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亚当与夏娃羞耻感的产生源自于意识到彼此的分离,当他们意识到分离的那一刻,他们是陌生的,因为他们还未相互学习爱。与其说亚当在试图防御夏娃,不如说他是用责怪夏娃来防御自己,这样的模式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在责怪着对方,其实是用此种方式缓解自我的焦虑与愧疚。

没有被爱重新结合的分离意识是羞耻感的来源。同时,它也是有罪感和焦虑的来源。

时下的很多焦虑,我们归咎于时代进步的快速和社会强加的压力,其实这仅仅是客观的归因,深层次原因是我们在这种忙碌充斥的每一天里放弃了“爱自己”。时光充满着的是焦躁与忙碌,这份忙碌带给我们的是身心的分离,还有对自己的观照,对家人朋友的那份切己体察的可心,如此爱已经远离,分离与孤独滋生,焦虑也成为了必然。我们以为的不断外在满足便能治得了,其实却是舍本逐末。

更深层次理解这种分离带来的恐惧的力量,我们便能理解很多发生在很多人,更多是孩子身上的问题。人是需要一致感带来的一体感的,如果一个人了解他何等渴望不被分离、免收孤独,他就必须懂得与众不同的恐惧的威力——脱离民众哪怕仅有几步之遥的恐惧的威力。大多数人甚至并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一致。

如今追求的“平等”,甚至“自由”也都是基于这种“被分离”的恐惧而产生的。只是,我们需要明辨“雷同”与“一致”的区别:君子和而不同,这是老祖宗的智慧。我们需要走回内心,寻找到安放自己的地方,找到那个“天人合一”之处,只是外在的呈现却是和谐美满的存在,最终的“同”是同归于心,同显于德。

那么,突破分离实现结合的最理想的方式是什么呢?是创造性活动,无论是艺术的创造,还是工匠的创造……当我们处于创造之中时,人物合一,这里的物指的是深外的世界,而人是指人心。不管是木匠做一个桌子,还是银匠打一件首饰;也不管是农民种稻谷,还是画家作画,一切形式的创造性工作的劳动者都和他的对象融为一体,人在创造过程中把自己与世界结合起来。

当然,人与人之间人际关系达到的和谐是人类最强有力奋斗的动力。我们称之为经营“知己”。古有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之所以论为佳谈,是因为这是人与人结合的典范。

对于人与人的结合也分为不同形式,分为作为对生存问题成熟的回答而提及的爱和被称为共生性结合的爱的不成熟形式。其中共生性结合的爱有两种主要形式:屈从和支配,前者是被动形式,后者是主动形式,但都属于不成熟的爱的结合形式。

那么,成熟的爱呢?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这种爱是人的一种主动选择的能力,这里意味着选择的能力产生的自由。它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与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首先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通常情况下一个除了感受到他自身以及他与世界的统一之外毫无目的或目标而静坐默想的人被认为是“被动的”,因为他无所作为。但实际上,此种沉思是现存的最高级的活动,一种灵魂的活动,因为只有在内心自由独立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进行这种活动。这种活动指向的是人的一种自由选择的“自我滋养”,这也是中国传统中“静坐”的智慧。

成熟的爱是一种行为,一种能力的实践,而这种实践的实现只能在自由中实现,而决不能是强迫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爱是给予的主动,而非接受的被动。因为给予是富足,更是强大,这是生命能量的高维呈现,更是生命里和潜力的自由表达。因为我存在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在给予的行为中。

给予本身是高雅的乐趣,给予最高境界是奉献,最重要的奉献领悟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特殊的人的领域。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奉献在于把自身有活力的东西给予他人,给他人以快乐、兴趣、理解、知识、幽默,甚至是启发和智慧,也就是把他自身的一切充满活力的东西表现出来并具体化。因此,奉献生命的过程,也是将生命的活力唤醒的过程,更是生命与生命彼此成就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生命伟大的创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国传统观念对待“教师”便是如此解释“奉献”二字,所谓的燃烧蜡烛的事业,也不过是生命的自然消耗过程,也完成了生命伟大的意义——用生命的光亮唤醒生命。爱之所以伟大,在于爱是人格自性光明里真正的活出自己。在真正的“给予者”之中,其实也隐含着另一个人成为的“献出者”。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利他主义”,只不过是一切的“回馈”都隐藏为隐形,智慧的人看见了这个因果,大多数人却是视而不见般蒙昧其中。爱是创造爱的能力。因为一切因爱而生,因爱而滋生欢欣与喜悦。

想要得到什么,必得先拥有什么。如果想要得到艺术的滋养,那必得先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想要感化别人,那必得先是一个能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你同人和自然的一切关系,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个人意志相符合的表现。

如何获得“给予”的能力呢?取决于个人的个性发展。爱以达到突出的创造性为前提,产生的对他本人能力的自信心和依靠自身能力达到目标的勇气。爱常常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1、关心: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这里面隐含的是:爱的本质是为某物而“劳作”,“促使某物成长”,所以爱与努力是分不开的。

2、尊重:这里面包含的是按其本来面目发现一个人,认识其独特个性。也就是:如其所是,并非如我所愿。尊重指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成长和发展应顺其自身规律和意愿。尊重是让被爱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和成长。很明显,唯有自我的独立,才能真正做到无须拐杖也无须支配和剥削任何人而立足或者前进。以此,才能够做到尊重对方。

3、责任:对于责任的表现来看,主要体现在关注和关心。也就是说,当我们没能表达关注和关心时,这便已经不是爱了。而且,这份责任表达的关注与关心时自我的自愿行为,是对于另一个人表达的或者没有表达的需求的反应。担负“责任”就是能够并准备“反应”,而这种反应更多体现在精神需求的关怀上。

4、了解: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尊重他,爱的责任若没有了解作为向导便是盲目的。

在小孩身上,当把某物拆分,其实这种拆分就是一种认识与了解的方式。这种残忍本身是以深刻的目的为动机:了解事物和对生命秘密的强烈渴望。这种了解“秘密”的另一个途径就是爱。爱是对他人的主动洞察力,在这种洞察力中,我了解秘密的渴望由结合而平息。

通过结合的经历,而不是通过我们思维能够提供的任何知识——才有可能了解富有生命力的东西。也就是在爱的这种行为中,在奉献自我价值的行为里,在洞察与了解另一个人的行为中,我们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发现了我与他人,也发现了整个人类。

爱的行为是充分了解的唯一途径,这种行为超越了知识概念、思维能力,也超越了语言。客观认识一个人,才能够在爱的行为中认识其最本质的存在。就如同对待一个儿童,唯有用爱的行为去认识,收获的才是最接近真相的他的存在,唯有此,灵魂才得以激发,内在才得以驱动。这也是为什么教育用“灵魂唤醒灵魂”来诠释,因为爱的觉醒是灵魂的觉悟,而灵魂的觉悟才能如同光芒一样照耀灵魂,驱赶恐惧与迷惘,收获坚定与勇气。这便是爱走向更远的路径,也是爱滋养万物的真谛。唯有借由爱的路径走向对方、奉献自我,才得以将爱活出纯粹与温润的质感。至此,生命借由奉献完成了自我的超越,这是走向自我成长之路。

最初之时,孩童对于爱的是很真实的,爱是食物、爱也是温暖,爱更是关爱与安全。从这个意义去理解:只有内在的东西才是真实的,而身体之外的事物唯有符合我们内在的需求(绝不是符合事物本身的性质或需要)才是真实的。从这个角度理解阳明之“心即理”再贴切不过了。心之中有个认识,认识之外有一个客体,唯有将此连接,爱才算是真实表达。

回归当下的教育,爱的扭曲变形就在于此了。心非理也,即是欲求,是忧虑。被情绪左右蒙蔽的并非真心,自然看不见孩子内心真实的渴求,那么父母所给予的一切只不过是欲壑难填的戏码,跟真实的教育无关,跟爱的真意就更相去甚远了。无怪乎,求而不得的当下教育乱象应该走向的是每个成人的世界里,与内心的自己相拥而坐,听听心的声音。

对于大多数年龄在八岁到十岁的儿童来说,被爱的问题几乎是全部。因为这个年龄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于爱的那份狂热的渴求源自于他想学习“去爱”。人生之中,总得有一个可以模仿的范本,也是因为爱的滋养让生命之中“学习去爱”的课题得到实现。养育是需要时间的,生命的最初用父母的“奉献”来诠释爱,孩童最初的观念唯有被爱。当处于八到十岁时,孩童生命中对于爱的体验足够丰满时,就如同衣食无忧的孩童自然学会分享一般,他生命之中就自然出现了“创造爱”的举动,只是从第一次爱的冲动再到爱的成熟还需要很长时间。

那一句“我因被爱而爱”的箴言告诉我们:被爱的孩子才会去爱。孩童生命之中与父母的相处里完成了爱,因被爱而摆脱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孤独和隔离的牢笼,他一次次体会到了融洽的气氛,体验到了与他人融合、和谐的美妙,获得的这份对抗孤独与隔离的力量促使他们在爱的课题中继续向前,走向“创造爱”。

对于儿童而言,父母之爱确乎不同。母亲是每个人出生的地方,是自然、土地和海洋,是无条件包容与接纳。父亲却是人类生存的思想的世界,是人化的世界,更是法律与秩序的世界,原则的世界,也是游历和冒险的世界。换句话说,父亲是引领孩子步入社会和世界之路的人。父爱的本质在于“服从”是美德。六岁以后的孩子开始需要父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引导,自然父亲具有的是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应付大千世界所面临的的那些问题的责任。父爱以道理的理性和慈悲的期望引导孩子给予孩子力量和希望,伴随着忍耐和宽容。

最理想的情况下,母亲并不鼓励孩子的依赖。同时,母亲应对生活也葆有信心,因而不会过分焦虑,这样才不会把自身的焦虑传染给孩子。孩子独立最终离开父母,这应该是母亲生活的一部分。

当“创造爱”的课题走向成熟时,爱亦成熟。那时候,他是自己的父母。他既有母亲的良心,也有父亲的品德。母亲的良心说“没有任何错误或罪恶可以剥夺我对你的爱以及我对你生命和幸福的期待”,这是一种无条件的安全与接纳。父亲的良心则说“你错了,牛就不能回避有你的错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如果要我喜欢你,重要的是你必须改正错误。”成熟后的人不受外部父母形象的影响,而是内心建立起完全独立的人格,只是人格中有父母的影子。

最终成熟的人如果只有父亲的良心,便会变得苛责;如果只有母亲的良心,便失去判断,毫无原则。从这个意义讲,父母的爱组成了生命的阴柔与阳刚的两面。


书中还谈到了上帝之爱。对上帝的爱既不是思维上认识上帝,也不是爱上帝的念头,而是与上帝同一的体验行为。生活中每个微不足道以及事关重大的行为都奉献于对上帝的认识。转换到东方文化的语境中,其实上帝就是自然,上帝创生万物的同时,也将上帝融入万物之间了。所以西方意义下的上帝就是我们东方所言的“自然万物”。爱最初便是在自然之中,自然一切微不足道都是爱的产物,当我们身处其间,也是与自然一切获得连接的过程,更是放在更大的天地之间的定位中获得的爱的滋养。自然之间、生活之中,每一份的当下领悟都是对待生命之爱的最好的馈赠,而这些最容易被当下的我们忽视,甚至弃之如敝屣。

3、爱的行为

如果不能转化为行为,一切的爱意都是虚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读书记008:修行爱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