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的贤相人设,差点儿被盗墓贼掀翻。

01

随便找个上中学读过中国历史的人,问他伊尹是谁,他都会告诉你:伊尹是辅助成汤推翻夏朝统治,建立商朝的名臣、政治家。

如果这人还读了一些课外书,他还会告诉你:成汤娶有莘氏女儿为妻,伊尹是陪嫁的奴隶,做得一手好汤。伊厨师用如何做一锅好汤为例,给成汤讲治国理政之道,治大国若烹小鲜。一席话讲得成汤心悦诚服。伊尹成功地由厨师转职阿蘅(相当于相国一职。为行文方便,我在下文里直接称这个职务为相国,请勿以错谬视之),完成至贱奴隶到国之股肱的职场飞跃。

接下来,伊尹帮成汤逃离夏桀的囚禁,提升商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成汤伐桀出谋划策,在推翻夏桀暴政的鸣条之战中站在成汤背后从容指挥,最终改地换天,开创殷商数百年基业。

他从掌厨奴隶到掌国重臣的奋斗史,是不是很成功很励志?

《春秋》、《史记》等正史,对伊尹从出生到成为帝师的记载,虽在细节上略有出入,这条厨师到相国的基本脉络,则是相当一致。

伊尹不仅会当官,还做得一手好菜,被尊奉为厨师的祖师爷;他把服用中草药的方式从嚼食改为煮汤,被尊为中药汤剂之祖;他给成汤等国君讲解治国理政之道,被尊为国师之祖。

历代开国功臣中,得善终者不多,狡兔尽走狗烹,很多人顶着莫非有的罪名被午门斩首。伊尹不一样,他在首辅的位置上,服务五任君主,一直干到老死。放逐太甲又还政太甲,更让成为历代名相中最闪亮的星,以“伊霍之德”名垂青史。其实,那个霍光,不过是学习了伊尹罢了。

总之,伊尹既能建功立业,又有发明创造,职务位极人臣,还烧得一手好菜,简直就是完美男人,男人中的战斗机啊!

谁能想到,这完美的人设,差点被一个盗墓贼掀翻?!

02

伊尹与太甲的故事,在此约略一表。

商朝建立之后,成汤封伊尹为“尹”,伊尹之名,就是由此而来。晋代皇甫谧注《史记·殷本纪》时解释道,“尹,正也,谓汤使之正天下”,也就是由他制定法则定义对错是非,师范天下。因此,伊尹不但是成汤的老师,还对后继的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四代商君,继续承担教师之责。

太甲是成汤的嫡长孙,商朝第四位君主。在伊尹的督促下,他继位之初还算中规中矩,没出什么乱子。第三年开始,渐长的年龄和长期执掌最高权力带来的自负,让他变得不那么听伊尹的话了,任意发号施令,贪图享乐,暴虐百姓,一路向夏桀的方向发展。伊尹屡劝不听,只好拿出老师的权威,把太甲扭送到成汤墓地附近的桐宫关禁闭,让他反思悔过。

太甲流放期间,伊尹代君执政,与其它大臣元老紧密合作,发布《伊训》、《肆命》、《徂后》等训令,论述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事情不可为,以及如何延续成汤时期的德政。商朝上下对伊尹很拥护,愿意听他教导,听他指挥。太甲乱政造成的混乱渐渐平息,商朝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稳定得到修复。

被关在桐宫,太甲每天面对爷爷的陵墓,不得不认真想一想,为什么爷爷那么被人尊敬,自己这么被人讨厌。他认真学习伊尹的训词,深刻反省悔过,慢慢变得平和、谦虚,人性中恶的一面隐去,善的一面日增。

伊尹经常派人来看太甲,指点他学习,观察他表现。过了三年,伊尹认为太甲已经改过自新,就亲自来桐宫迎接他,把管理天下的权力交还,退居辅佐之位。

伊尹是商朝的开国元勋,朝中的高官贵族尊敬他,军队听他调遣,老百姓热爱他。以这样的民意基础,他代国君执政之后,完全可以紧握权力不放,一直执政下去,甚至改朝换代。毕竟,权力对人诱惑太大,一旦握在手里,很少有人愿意再放开。伊尹主动还政大甲,不受权力之巅羁绊,这种忠诚实在罕见。

太甲复位后,勤政修德,把商朝治理得诸侯归心,百姓安宁。伊尹对他的进步及时表扬,作《太甲》三篇,肯定太甲的贤德。

太甲和伊尹,一个浪子回头,一个淡泊精诚,延续了成汤时期的君明臣贤。

然而,西晋时期的一宗盗墓案,竟然在这和谐的画面上狠狠地划上一刀,差点就把伊尹的贤相人设给颠覆了。

03

公元281年(晋武帝太康二年),汲郡(今河南卫辉市)一座古墓被人盗挖。当地村民发现后赶紧报官,盗墓贼不准(不是不准盗墓,而是盗墓贼的名字叫“不准”,读音为fǒu biāo否标)很快落入法网。据他交代,进入阴暗的古墓之后,没发现什么宝物,只找到一堆写满古怪文字的竹片和一把铜剑。为了翻找宝物,很多竹片被他烧掉用以照明,也有很多竹片在翻找时折断。

晋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名门之后,是个爱读书的人。他听了古墓中挖出大量竹简的报告,知道这是古代的书籍,如获至宝。他把竹简清理出来送到都城洛阳,由中书监荀勖(xù)、中书令和峤(qiáo)这两个掌管诏命文书的高官负责,集合束皙(xī)、傅瓒(zàn)、张宙、卫恒等几十位文化名人进行整理和释读。经过几年努力,最终整理出10多万字75篇书稿,内容包括了《易经》、《国语》、《穆天子传》、《周书》、《琐语》等常见典籍和一部史书。根据青铜剑铭文和典籍的内容,学者们确认被盗之墓乃是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坟墓。

因为是从汲郡古墓发现,整理出来的书,被称作“汲冢书”。其中的史书,以纪年体记录了从传说时代的五帝、夏朝、直到魏襄王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晋之后的历史,以魏王年号纪年,说明这本书由魏国的史官记录传承。因为写在竹简上,被命名为《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对伊尹与太甲的关系描述,完全颠覆《春秋》、《史记》等经典史书。按照《竹书纪年》记载,伊尹把太甲流放到桐宫,自己登上国君大位,而不是代为执政。这不就是政变嘛!而太甲也没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是对流放耿耿于怀,他找机会偷偷潜逃,回到国都杀掉伊尹,立伊尹的两个儿子为相,恢复了他对商的统治。

人们从过去的史书中熟知贤相伊尹,知道他在成汤去世之后又辅佐了四代商君,抱括太甲的儿子沃丁。《竹书纪年》问世,伊尹的形象从匡正君失变成篡权夺位,从高寿而逝变成事败被杀,这也太毁三观了吧!到底哪种记载为真?史书还能不能信?伊尹的贤相人设,居然被一个盗墓贼给颠覆了,这剧情,也太狗血了吧?

04

秦始皇焚书坑儒,让秦国之外各诸侯国的所修史书尽被焚毁,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只有秦国视角的才得保留。所以,后代修史者,也只能以秦国史官留下的纪录为基础。诸子百家著作,多由后人搜集整理,甚至靠回忆重写,传抄过程难免差错。

汲冢书中的《易经》《国语》《穆天子传》《周书》《琐语》等,在秦始皇出生前已经入土,躲过焚书之灾,让人得窥这些典籍的早期版本,对校正传抄错误很有帮助。《竹书纪年》的出现,为后人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与秦史官不一样的视角,也让很多对史实的刻意掩盖破功。

司马迁写《史记》,根据他掌握的史料,认为盘庚迁殷后,商朝经过八世十二王,历七百七十三年被周所灭。这样推算,十二王平均当权时间超过六十四年,近半数帝王的寿命超过一百年,就算放在现在的医疗条件下,也显然不靠谱。而按照《竹书纪年》的记载,这段历史只是二百七十三年,就比较合理。近代对甲骨文的发现和考释,证明《竹书纪年》是正确的。

那么,《竹书纪年》记载的伊尹与太甲的关系,是否就比人们已经熟知的明君贤相结局更准确呢?这个问题争论较大。仍是根据对甲骨文的考释,历史学家发现,伊尹在整个商代都是师权的象征,地位崇高;伊尹的后人,地位很高权力很大;商代的卜辞及文件中也多次出现伊尹放逐太甲和迎回太甲的纪录,因此,因此,似乎《竹书纪年》对这一事件的记录并不靠谱,这次是人们已经习读的史书经典更可信一些。

《竹书纪年》的出现,让学者们认识到史书和诸子百家典籍对史实的记载未必准确,需要从多个途径进行验证和诠释。这种认识促成史学从经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专门学科。这种学术分类结构的变化,让中国传统学术体系更加科学,意义重大。

05

可惜的是,西晋时整理出来的《竹书纪年》,在宋朝时就已经散佚。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是明清时期学者搜集整理而成,这就又造成很多分歧。连藏简大墓的墓主是魏襄王还是魏安釐(xī)王,就有两种看法。其它众说纷纭的地方更多。

《竹书纪年》再次散佚,是两晋以后战乱频仍的结果,也是由少人研读而致。因为当时的名宿大儒已经习惯了传统史书对历史的记载,当新的观点出现时,他们就很难接受,尤其是在《竹书纪年》对古之贤君圣人、先师大儒的形象有所颠覆时,他们更难接受。因此,在考核学子、评判人才时,他们更习惯于以传统观点为据。这就像高考时,与标准答案不同就是错,学生们当然不愿也不敢另求新解。清代朱右曾所著的《汲冢纪年存真》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学者锢于所习,以与《太史公书》及汉世经师传说乖牾,遂不复研寻,徒资异论。越六百余岁而是书复亡。” 大家忙着按标准答案答题,考了高分才能金榜题名,才能高官得作骏马得骑,谁还有功夫管它孰真孰伪呢?

这样一来,伊尹到底是放逐太甲代行执政还是推翻太甲自承大位;是迎回太甲还是被太甲所杀,继续关心这些问题的人越来越少;伊尹的贤相人设,也越来越少人质疑。这样对大家都好,继续君明臣贤,继续德泽千古。

写出来的历史,终究是根据需要对史实的取舍甚至变造,而不是史实本身。

因此,我们读史,读各种书,都应保留一点怀疑,而不能盲目相信。有怀疑,才会有探索,才会有对真实的更进一步发现。

尽信书,不如无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伊尹的贤相人设,差点儿被盗墓贼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