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语文网课实录—《邓稼先》下

梳理这3个时间:

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爆以后——美国报纸上提到邓稼先是这一项事业的领导人物,同时也有谣言说美国物理学家韩春曾经参与其中。

1971年8月—“我”询问邓稼先寒春是否参加了中国原子弹设计工程,稼先说他要去证实

1971年8月16日—稼先写信给我,明确中国原子弹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

接下来我们要思考的是:这三个内容之间有关系呢?

1964年中国原子弹试爆以后——“我”虽然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但是对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好友稼先领导的国内原子弹事业保持了高度的关注,也对那些谣言有探究真相的愿望,因此我见到阔别22年的稼先时特意询问他。第一个内容是“我”提问的背景,与后一个内容之间存在着一个因果关系。

1971年8月—写“我”询问稼先,邓稼先作为中国核武器的领导人,对“我”提出的问题,完全有能力第一时间给出答复,但他并不急于否定,而是说先要去求证,也就有了第三部分的那封回信。两个日期之间的短短间隔,既有出于保密工作的需要,也体现出邓稼先严谨的专业态度。

1971年8月16日——稼先回复中国原子武器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任何二字掷地有声,说明中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设计,这两个字是对1971年8月的谣言进行了回击,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那么作者通过这3个内容想要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

在这一部分的结尾处: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作者直接表明这封极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是,还是?这是一组选择关系的关联奚词,作者在两个选择中犹豫不决,始终想不出清楚,其实是表明这两种感请都存在,而且都十分强烈。作者热泪满眶既是为了民族感情,也是为了友情。作为朋友,作者为邓稼先超拔的专业智慧卓越的领导能力而骄傲;作为中华儿女,作者更为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振兴而自豪。一封短短的信笺却展现了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同为炎黄子孙的民族子孙感,这一部分作者并没有重复邓稼先的功绩,而是从民族感请的角度来审视邓稼先,更深入地剖析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大家可以在小标题旁边做一个批注:民族感情。

再细读了第4部分后,我们来读第5部分“我不能走”。

请大家根据频幕上的提示来自读这个部分,动笔在书本上。

屏幕出示:第1段到第4段写了哪些内容?

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好,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先来概括这部分内容:

第1段——第4段写了四方面内容:

前3个内容是写邓稼先面临的三个问题,作者用了三个“不知”这组句子。请大家动笔把这三个句子找出来。 (老师朗读)

[if !supportLists](1)[endif]、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if !supportLists](2)[endif]、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if !supportLists](3)[endif]、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第一个不知道引出的是《吊古战场文》,在第6页的课下注释中告诉我们知道它描述的是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借助工具书去了解这部分的内容。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工作,这是邓稼先面临的第一重困难。

第二个不知道引出了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内容,暗示我们:实验的风险很高,牺牲可能是家常便饭,死亡的威胁是邓稼先面临的第二重困难。

第三个不知道引出独立进行原子弹研究的复杂性,在粗估计算决定方案的各种实验中,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意外总是很常见。

第4个内容是一件具体的事情,核试验发生意外,人们劝邓稼先回去,他说:“我不能走”。井下信号测不到,邓稼先面临的是非常危险的境地,而他的选择是从容迎战,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他无私无畏的精神。

同学们,完成内容的梳理外,接下来我们要干什么呢?刚才梳理了这4部分之间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呢?

概括的说:“我不能走”就是邓稼先面对所有困难的态度,如果说古战场的荒凉和下属的牺牲还不是最严重的考验,那么科学实验的失败就是对自己心理最为直接的挑战。写这些内在外在的重重困难,写邓稼先面对严重考验。

第5部分写到这里还没有结束,请大家默读这部分的第5、第6自然段。想一想,作者还写了什么?这一部分的内容与前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

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老师朗读一遍。

大家有没有想过,作者为什么在这部分的结尾引用这首歌,这首歌和前面邓稼先面对的困难的态度有什么联系呢?

毫无疑问,在作者心目中,邓稼先就是歌中的中国男儿、奇丈夫,他改变了民族的命运,只手撑起了天空。自己却身患重病,英年早逝,碎首黄尘。虽然他不要引人注目,但是我们民族振兴历史上却早已镌刻下他的名字,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可以说,这首歌就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曾涌现了多多少少的好男儿、奇丈夫,胸怀大志,为国家殒身不恤,邓稼先是其中一个杰出代表。

在引用歌词时,作者还有一些看似旁逸斜出的闲笔,非常值得玩味。老师来读,大家画出来。首先作者强调的是五四时代的一首儿歌,还说这是从父亲口中学到的,在这一部分的最后,又说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还强调了父亲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同学们把这4处闲笔都画出来了吗?那么请大家把这些内容组合起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

当我们把这些闲笔组合在一起,就发现作者别有深意,即便是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我们的中国男儿依旧在为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努力着,这种志向扎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并代代传承,这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同学们,如果说第4部分是从民族感请的角度审视邓稼先,那第5部分是从什么角度?

这一部分聚焦于邓稼先面对困难的态度,强调“我不能走”这样从容背后的担当,他的精神力量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男儿志向。这就是把邓稼先这位两弹元勋放在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来关照,因此这部分是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审视邓稼先。

大家也可以把这个结论记在第5部分的小标题旁边。

我们刚才解读了第4部分和第5部分,分别从民族感情和传统文化角度来写邓稼先,那么这两部分内容和第3部分的内容的内在关系呢?

老师先给大家一个提示: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除了可以关注前后相呼应的句子,关注直接点明关系的句子之外,我们还可以关注称呼的变化,大家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来分析第345部分的关系。

大家发现了称呼有什么变化吗?

在第3部分中,大多数都称呼邓稼先。而第4、5部分中,全部改成稼先。这两个称呼。一个郑重,一个亲切,背后反映的是作者写作的视角的变化。第3部分作者以一位物理学家的身份来关注邓稼先,将邓稼先放在国际舞台上,和核武器研究领域的知名科学家进行对比和评价,所以这部分称邓稼先,表现出对伟大科学家的敬重。而能够站在世界科学发展的角度上审视同行,也表现了作者的全球视野。第4、5部分则分别从民族感情和传统文化的角度来审视邓稼先。这3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叙写邓稼先的事迹,彰显邓稼先纯真朴实、无私奉献的精神气质,并揭示了这种精神气质的形成缘由。

在理清这部分的关系后,同学们还要进一步思考:这三部分与第2个部分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2部分两弹元勋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和功绩,而第345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他的个性气质和精神品质,揭示邓稼先为什么会成为两弹元勋的根本原因。所以,第2部分是第345部分的统领,而第345部分是第2部分的支撑。作者这样安排材料可以带领读者一步一步深入了解邓稼先。

最后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6部分,看看这部分写了什么?

这部分作者没有记叙具体的事件,而是引用了他给邓稼先夫人书信中的4段话。

先听老师读一读。

请大家纵观全文来思考:这4段话与前面5个部分有什么联系呢?

这部分是对前文的一个总结,比如:为人忠诚纯正,呼应了第3部分的内容,无私的精神和巨大的贡献呼应了第1、2部分。没有彷徨,没有矛盾呼应的是第5部分邓稼先面对困难的态度,当然这部分也是作者情感的升华。

文中两次出现永恒这一词语,并将永恒的骄傲作为这部分内容的小标题。那作者想要表达的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思考下这个问题。

这里面的永恒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理解:同窗、同行和同胞。在这里,既有对同窗深沈的怀念,半个世纪的友情,作者将永远珍藏在记忆里,邓稼先在作者的记忆里永恒。这里也有对同行的高度评价,面对困难毫无彷徨,以迎难而上的勇气向着自己的目标有意识地前进,作者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并举,意味着他在科学上也将是一个不朽的名字。这里还有对同胞的无比崇敬,他的贡献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使民族获得了新生,他的生命将在民族史上永恒。如果可以再一次选择,他依然会选择这条全然奉献和自我牺牲的道路,这是由他的性格和品质决定的,而他性格和品质的源头正是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这4段引文饱含了同学的情谊、同胞的民族情节和来自同行的高度认可,也展现了作者作为国际知名科学家的文化眼光、历史视野和全球胸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上海语文网课实录—《邓稼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