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图片发自App

看印度连续剧《佛陀》,里面台词常常提到坚守中道,我一直以为,这中道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然后,突然没事干,想一证究竟,于是在百度查获:中庸之道的总原则:

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

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而后,又看了一下老子解释的道:

道是天下万物的起始,是万物运行的规则,是宇宙和人都必须遵循的真理

中道有没有解释呢?

解释似乎不明确: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无为而治、以雌守雄、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原谅我,对老祖宗的精粹知之甚少,若不是有百度,我估计写文不会这么容易,且通畅。倘若用毛笔抄袭,我宁可去菜园子种菜。

然而,收集到这些解释,总觉得还不是太满足,毕竟这“中道”二字是佛陀说的,不是孔子说的。于是,再查佛教术语:

不堕极端,脱离二边。

觉得太深奥,还不是我所要的那个意思,再查……

却发现有一篇文字,写得不错。至少,能让我对《心经》的深刻哲理进一步理解。决定不管那些了,先分享如下:

《心经》中所说的自在之行,其实指的就是有往有来,不住心不住境而已。因为本心原本就是无滞无碍,本心原本就是自然通达。

在《心经》之中,色就是我见,空也是我见,才有“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因而色非色,空非空。因色空皆是我见,所以有色空之见时,所见在色上时,所见也是空,所见空时也就是见色。

观自在的人一旦自觉,就是得道。

也就是说,只有我见,没有色空,于是知道空色一体,其实是同一个东西。“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不是只见空,否则就着了空相。

所以,很多修行之人都在空上解、在空上悟,不知着空相就是着色相,这时他说的空,其实就是色。

而色空一体,其实没有空也没有色,如果有,那么色即空,空即色,因为空色都不立。

不立色空之见而见,才是色空 一体,才是道见。 色空一体,这是自见。因此于生见时必然是活见。如果你想把它解成定说,你就落在分别见上了,就失道了。

到了这个时候,才会知道:色也非色,空也不空;有也是不有, 无也是不无。于是他既不住色,也不住空。

生见而不执于见,有见而不住于见。他在见上就活了,也就不落在见上了。不落在见上,见无所住,当然见色亦是见空,见空亦是见色,色空一体,不过是见。

而这样的见就是道,能觉知这样的见就是见道,能这样见就是行道。

因此,《心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所表达的真正境界就是道见、觉悟之见。

可我觉得这还是太小,不能解释我理解的中道。感觉中道,即是站在一定高度客观看待一切事物,不以偏概全,不似盲人摸象一般执我见。故而,只有因果,没有对错。

站在每一个人个人角度,看待问题,其实都对,而真理只有一个,它与日月一般,永远不会因为谁的评判而失去光明。

中道即真理,它不偏不倚,只有坚守,没有颠覆。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