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的小说结构简单明了,包括序言、三篇手记和后记三部分。今天重读第一篇手记,并搜集查阅了太宰治的许多资料。
了解了太宰治的一生,尤其童年经历后,唯有一声长长的叹息。原以为小说主人公已够惨,谁知太宰治真实的生活更为惨烈。小说中的“我”与太宰治在我心里融合为一,难分彼此。
《人间失格》是他晚期作品,写完后几个月便自杀身亡,尸首被发现的那天正好是他三十九岁的生日。
此前他四次自杀未遂,晚期又患肺结核吐血,身体极度衰弱,《人间失格》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写就的。
这哪是小说,分明是以笔为刀,把自己的心一点一点剜出来,血流遍地,沁红读者的心,他却丝毫不以为意。
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发生的,于他已经无所谓幸福还是不幸了。
追溯太宰治短暂惨烈的人生悲剧之因,就不能不提到他那一半天堂一半地狱的血色童年。
让我们来一起走进他的第一篇手记,去看看这个不被上帝悲悯眷顾的苦命孩子都经历了什么。
起初太宰是幸运的,原名津岛修治。太宰治是他的笔名之一。他是典型的富二代+官二代,身体虽病弱不堪,却酷爱读书学业优异,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小学毕业以第一名考取中学,后上了东京大学法文系。
他的家虽在东北乡下,但父亲是明治维新时代的地主政治家,他家是津轻地区首屈一指的豪门。
他的父亲津岛原右卫门,曾任众议院议员、贵族院议员,同时经营银行与铁路. 他的家虽在乡下,但家里一切需要应有尽有,比如他经常让用人弹钢琴自己跳印第安舞逗大家开心。
他一出生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知饥饿为何物的优越生活,家里仆佣成群。他是典型的豪门小少爷。
这就是他童年生活近于天堂的一面。 这也就是自打小起他就被称为幸福的孩子的原因。
然而,仅靠物质的充裕就可以幸福吗?事实上,他凄苦悲惨的童年与张爱玲的童年处境颇为相似,它对作者的影响深重长远,并奠定了作者一生的悲凉基调。
世人崇拜金钱看重权势,所以看他身在天堂,说他幸福,岂不知身处其中的太宰治却是夜夜身心惊恐不安,犹如身处地狱,备受摧残与煎熬。
这是为什么呢?小说通过“我”第一人称视角给我们揭示了世间的众生真相。
优越充足的物质生活给了他一双纯净早熟的眼睛,他过早地就洞察到世人都是崇尚实用 彻底的利己主义者,虚伪、冷漠、趋炎附势(父亲的同事来家乡演讲,人们的互骗互捧心知肚明却相安无事)。
他无法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感到自己的价值观与世人格格不入,感到身处人群之中却恍若旷世独行,孑孓一人,他因自己成了这世上独一无二的一个而痛苦不安,绝望发狂。
在这关键时刻,需要家人关爱、引导的太宰治,面临的却是具有浓厚封建地主色彩,古板、严厉的旧式家庭。
小说里这个家孩子众多,饭时自己总被安排在餐厅的最边沿。全家十几人都板着脸一声不吭的咀嚼,哪怕你没有胃口。
事实上,太宰治是家里的第十个孩子,上面有五哥四姐,加之他身体孱弱多病,自己一直未受到父母的重视与关爱。
饭时,父亲和被定为家族继承人的哥哥在另一大房间吃饭,他在距离这个房间十厘米远且低的另一小房间吃饭。有次他不小心跑进大房间,被狠狠地训斥。这小小的十厘米,在封建等级分明的社会里却是他一辈子无法越过的鸿沟。后来他的哥哥成为了议员,他自己却被家庭遗弃,陷入穷困潦倒之中。
更为悲惨的是他从小缺失母爱,这简直是他的灭顶之灾。他这样写到,“吃着乳母的乳汁,在姨娘怀中长大的我,直到小学二年级才知道母亲的存在。”
这种自幼严重匮乏的母爱使得他在与别的女性交往时,都力求在她人身上寻找他渴望着母爱,甚至在与妓女交往中“我没有一夜是为了享乐,我是为了寻求母爱而去,是为了寻求母亲的乳房而去”。
太宰治就这样被父母忽略甚至遗弃,加之体弱多病,常卧床不起,这就导致了他高度敏感、多愁善感、孤僻、总喜欢讨好别人的个性。
西方文论史说:性格即命运。所以家人说什么他从不顶嘴,对自己的言行毫无自信。遇到责备就如晴天霹雳却不抗争不辩解,只能在绝望中默默承受,他把内心的痛苦忧郁绝望都深藏在胸中的小匣子,每天强颜欢笑伪装天真无邪,以搞笑来迎合讨好周围的人,包括家里那些男女用人。
这已经够惨了,然而这个没有爱滋养呵护的苦命孩子在幼年竟然被男女用人侵犯。他写到“这无疑是人类所能犯下的罪孽中最丑恶最卑劣的行径。”
然而,一个从来没父母的爱与暖滋养的孩子,在长久的被忽略遗弃中,早已失去卫护自我的信心和能力,他无声而软弱地忍受了这腌臜龌龊,没有向父母控告仆人令人发指的罪行。
这就是太宰治一半天堂一半地狱的血色童年。一颗自小便严重匮乏缺爱、千疮百孔的心,长大了也学不会疼爱自己照顾自己,而以后短暂人生里自贬自毁,五次自杀也就有情可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