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而生气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遇事冷静,不生气,是一种本事,更是一种人生格局。
生活,不是用来生气的
不生气,就是对生活最好的反击。
有一位禅师,平时诵经佛法之外,还侍弄了很多兰花。一次云游四海前,禅师特意嘱咐弟子,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
弟子谨记在心,一直悉心照料,可有天浇水时,弟子一不小心打翻了花架,花盆尽碎,兰花撒了一地。
弟子诚惶诚恐,只能等师父回来后领罚。
禅师回来知晓了此事,召集弟子说,“我种兰花,是用来供佛和美化寺庙的,不是为了生气的。”
是啊,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我们拥有的每一刻都不可复制。生活,不是用来生气的。
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是对生活最无意义的消耗。不较真,不纠缠,淡看得失。不生气,就是尊重自己生命的每一分钟。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效应叫“野马结局”:
非洲草原上的野马,经常被吸血蝙蝠攻击,进而死去。
可是,动物学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这不足以使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是它的暴怒和狂奔。也就是说,野马是“气死的”。
生气,既伤心又伤身。三国时期雅量高致的周瑜,一生运筹帷幄,最终却落得被气死的名声;才华横溢的林黛玉,经常因为芝麻小事“使小性儿”,最终香消玉殒。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爱生气、社会关系紧张,会增加中年人早亡风险,其中男性更甚。所以,“气大伤身”并非空穴来风。
生气,相当于慢性自杀;豁达,才是长寿的秘诀。
在生活的纷纷杂杂中,被误解、被中伤、被算计是难免的事,不如“糊涂”一点,“健忘”一点,活得也会更健康、更丰盛一点。
不跟别人生气
古人有云“文人相轻”,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李敖尤甚。
狂人李敖爱骂人,他与余光中的骂战更是为人所津津乐道:一个狂骂不止,一个沉默不语。
李敖评价余光中:“文高于学,学高于诗,诗高于品,一软骨文人耳,吟风弄月、咏表妹、拉朋党、媚权贵、抢交椅、争职位、无狼心、有狗肺者也”。
在蒋经国去世后,余光中作了一首《送别》。李敖看到之后,马上跳出来破口大骂,称其为“台湾十四大不要脸之一”,还在原诗上后续了几句:
悲哀的马屁/臭臭的马屁/为你而拍
悲哀的新诗/无耻的新诗/为你而写
亲爱的朋友/辛苦的领袖/慢慢的走
快了我跟不上/因为我是你的狗
李敖已经骂到这个份上,连旁观者都快看不下去了,余光中却仍像个没事人一样,既不生气,也不反讦,悠悠然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后来,曹可凡在采访他的时候道出疑惑,余光中这才徐徐道出他的真实想法:“他一直骂我,我则保持沉默。这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不生气,让余光中在面对对方泼来一桶桶脏水的时候,仍然能保持一身清爽的体面。
他开玩笑说,这是跟老师梁实秋学的,“中年以后不接招。”
当年,梁实秋身处“骂战”时,余光中写了一首诗《闻梁实秋被骂》。他把骂人者比作弄堂里流鼻涕的小孩,时间到了,自然会偃旗息鼓。
而这,或许也是余光中在置身骂战时的内心想法,不理攻讦,我自自在地过生活。
身处在这个世界,不可能事事皆顺我心,难免会被误解、被中伤、被猜疑。
但在这种时候,越是生气解释,战火越是难以平息,反而给自己添堵。
“私德有如内衣,脏不脏自己知道;声名有如外套,美不美他人评定”,不是不能生气,而是没必要生气。
不生气,不是为了给外人一副“脾气好”、“好欺负”的假象,而是为了不让自己因为别人的不理解而添堵,从而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
不跟自己生气
事实上,一个人生气不单是因为别人,更多时候是在跟自己较劲,生闷气。
有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只骆驼走在沙漠里,口干舌燥,心里焦躁不安。
正在这时,它踩在一块玻璃上,硌疼了它的脚掌。它气不打一处来,于是用另一只脚狠狠地把玻璃碎片踢了出去,没想到把自己的脚给划伤了。
结果,鲜血止不住地流,在沙漠里拖出了一条长长的血染的沙路。
在沙漠这样险峻的环境里,一只受伤的生物,无疑会被视为一个绝佳的猎物。
很快,鲜血的味道引来了天上的秃鹫,以及从远处赶来的沙漠狼,它们亦步亦趋地跟在骆驼附近,随时等待着捕食的机会。
骆驼心里害怕极了,可因为失血过多和长时间的跋涉,它早已筋疲力尽,只能跌跌撞撞地盲目乱闯,企图摆脱那两个捕食者。
仓皇之中,它竟走到了一个食人蚁的巢穴附近。闻到血腥味的食人蚁倾巢而出,瞬间就把受伤的骆驼覆盖得严严实实。
骆驼后悔莫及:“我为什么要跟一块小小的碎玻璃生气呢?”
与其说骆驼是在跟那一小块碎玻璃生气,倒不如说它是在跟自己较劲。一块小小的碎玻璃本身并没有什么过错,真正把骆驼推向绝境的,是它自己和自己生气。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那一只骆驼,因为一点细枝末节的小事而大动干戈。
一个人和自己生气,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对自己不满,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达到要求而心生怨怼。
然而不公平的是,我们却常常让身边的人为我们的情绪买单,消耗彼此之间的情感。
所以,与其自顾自地生气,不如思考解决的办法,而不是把别人当做情绪的发泄口。
正如胡适所说:“世间最可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
生气,是对自己的一种消耗,把所有元气都浪费在情绪上,就会失去很多能让自己活得更开心的时间,甚至还影响到其他人。
对此,涂磊说过一句话:“在情绪上做文章,这是对自己的浪费,而且是很坏的浪费。”不和自己生气,让自己,也让别人活得更自在。
在生活中,不生气就是最大的本事。
只有懂得心平,才能气和。放过别人,其实就是放过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