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人情社会中留一个位置给自己》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小时候,我们一旦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就总能听到父母跟我们说:“一定要听话,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于是我们开始不断的迎合父母的期待,学着父母认为我们应该学的爱好,写着一道道枯燥无味的奥数题,渐渐的,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

                          (一)

  虽然这个人情社会很容易让人迷失,但,我们真的没有办法找回自己了吗?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你的原则,要有分寸的说出来》刚好分析了这个问题。

  这本书的作者榎本博明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还是大阪大学的副教,现在在MP人类科学研究所担任所长一职。起初,我只是被这本书的名字和作者所吸引,后来我发现它是一本可读性非常强的书。

  书中的内容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关于人际交往方面的疑惑,前几天跟一个高中同学出来吃饭,他跟我说最近挺压抑的,他总是小心翼翼的对待身边的朋友,恐怕说错话得罪了谁,有什么难过的事也是憋在心里,从不向身边的朋友倾诉,我很惊讶:“他们可都是你的朋友啊!”他失落的说:“就是因为朋友,所以才小心翼翼啊,总是一味的顺从他们,压抑自己的想法,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二)

  是啊,我们到底为什么会迷失自己呢?《你的原则,要有分寸的说出来》这本书的作者深入浅出的帮我们分析了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包含“吃亏是福”“谦恭有礼”“不否定别人”“不想让对方失望”“不给对方添麻烦”等词的“人情文化”,我们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养成了做事或说话之前总是会下意识的去考虑对方和周围的人的心情与立场的习惯,甚至会误认为这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

  我们真的无法找回自己了吗?在这里列举书中提到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让自己的温柔伴随着严苛。我们或许都认为说不否定、伤害别人的言辞就是温柔的表现,但这其实是一种纵容,对此,作者表示“真正的温柔往往都伴随着严苛”,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你的一个朋友结婚之后出轨了来向你寻求建议,你如果抱着“纵容”的态度时就会说“如果不是认真的应该没关系吧,别陷的太深就行了”之类不想否定朋友的话,而抱有“严苛”的态度时会说“你这样下去会很危险,虽然你们真心相爱,但这么做是不对的”等直言不讳的话。

                          (三)                                                     

  很多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冒着被扣上“说话太直”“不通人情”帽子的风险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让自己的温柔伴随着严苛,可能刚开始身边的朋友都会不适应,甚至会感到反感,但慢慢适应了之后他们会理解你,感激你。

  当今,似乎每个人都在为了不伤害别人而煞费苦心。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勇气去做自己,去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有时候我们很容易被“人情”这两个字给束缚住,对父母一味顺从,对朋友小心翼翼,对恋人遮遮掩掩……面对这些行为,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这是真实的自己想做的吗?

  既然我们都无法脱离这个人情社会,不如从现在开始腾出一个位置留给自己。

愿我们都活的轻松自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在人情社会中留一个位置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