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给孩子们的阅读写作课》 练习写作,也是为了和世界更好的沟通


作文绝对是大多数人最头疼的问题,抓不住中心点,拿不到高分;写不出自己脑袋里的画面,就算情感再澎湃,就算自己觉得点子很棒,找不到切入点,找不到方法,最后写出来的东西混乱无章。现在学校对作文都很重视,我侄子的学校还会教“如何写作”。但是仅仅是“听”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阅读好的作品和练习。

这几天在b站上看到了戴建业老师的视频,他就提到,世界上没有过目不忘的天才,有的只是努力努力再努力。

想要掌握一项技能,最好的办法就是多使用它。

这套《给孩子们的阅读课》,有写人状物、写景、记事、游记、生活启示,每一册的文章都值得孩子们多读。

作为点评的张伟锋老师语言通俗易懂,还带有他自己的见解,文字不刻板。更重要是书后还有练习题和孩子们互动,书中还有丰子恺先生画的图画,让孩子们在有趣的解读中更加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管是物,还是人,用细节让他们立体起来,或者抓住最大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个特征也可以成为物品或人物的代名词。

说到人物,我首先想起来的,就是《写人物状卷》里的《五爹爹》,五爹爹这个人物唯一的特点就是:达观。然后写了他生活中的不如意,包括自身命运坎坷,还有他的孩子们,可是五爹爹最后享年八十六。这个结局,更加突出了他的特点,不然这样命苦的人怎么能活得这么久呢?

这就是写作的结构——前后呼应。

《记事卷》中告诉我们,要知道抓重点来突出你的中心思想,作我们喜欢从头开始叙事,恨不得把每一件事都记下来,从而让文章显得很挤,又散乱。所以这一卷,主要是体现了结构和选素材上的重要性。

有了好结构,哪件事安排在哪一个段落才能起到最大的作用就有了依靠。选了好的素材,好的结构才能发挥作用。两者缺一不可。

一个好的结构,能让人意犹未尽,也能让故事更加意味深长。上学的时候老师会教很多种作文结构,在名家的作品中结构的存在感更强,虽然他们是随性而为,但是写得多了,他们脑袋里早就把”结构“摸得滚瓜烂熟。

素材则可以从身边获取,《生活启示录》中就都是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发散思想:我们身边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很多事情,一只飞过的鸟,一只爬过的蚂蚁,在它们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当你回忆起从前时,有没有区别于当时的感想?我们应该享受生活,从生活中学习,生活中的常识,你知道吗?知道怎么样才能擦掉油渍,怎么做才能让米饭煮得软硬适中?我们总不喜欢和大人们交流,认为他们的生活太庸俗,只有柴米油盐,我们所盼望的生活应当是风花雪月不停,月亮永挂天空。

实际在这些事情上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不单单是技能,还能看到这件事背后伟大的知识。

小孩能在大人身上学习,大人也和小孩学习。

而说到写景,身边处处是风景,但是又觉得很难写下来,一是太常见了,二是因为就是些花花草草有什么可写的呢?

但其实花长得都不一样,草也有粗细,想要写好,就需要多看看别人的文章。

丰子恺先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他能从树联想到人,又能从人联想到树,还能结合时代背景,同时结构严谨。

写景的散文,最容易写偏题,所以以前常听说一句话:形散而神不散。

对于小朋友来说,深奥的文章不一定能看得明白,出版这个系列书籍的时候,他们肯定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以点评的方式做了一个合集,选取认为比较典型的文章,来让大家知道一篇好的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从各个方面去分析。还会点出作者怎么样构成这个意境,用了什么文字和手法。

而写作方法有很多,想让文章生动就多用修辞手法,描写人物或者景色不要一昧的横刀直入,要懂得从侧面烘托。

不要写:秋天到了。

要写:树叶都落了。

你想写什么,反而不要出现那个词。

这就是技巧,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领悟。

现在的世界我们更倾向去表达自己,也鼓励表达自己,学会写作不仅是为了写好作文,更重要的是学会怎么和这个世界沟通。而多看好的文章,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才会知道怎么表达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丰子恺:给孩子们的阅读写作课》 练习写作,也是为了和世界更好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