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文茶席》有感

 “一人一汤便是当下,茶汤子口入心,落至江河湖海,人却安稳如山。气韵天成之时,似乎也不必谈什么以茶修行,以茶修心。无意识修为,才是真修”

       四月沐风,万物复苏,疫情的阴霾渐渐消散,城市在慢慢苏醒,清冷的街道开始车水马龙,朋友说:“现在觉得堵车才是太平盛世”,所言极是,疫情改变了我们许多。对于我而言,学会抛开浮躁静心能审视生活,比如宅家做一顿简餐、读一本好书、打扫一天的屋子又或者和亲人促膝品一杯香茶。而这些日子里,不得不提的是这本打开我新世界的好书——王迎新老师著作的《人文茶席》。

“想象一下,一个从未接触过茶,或对喝茶只有一个初步了解的人,觉得茶是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事情”

     去年夏末,接到好友邀请参加了一个茶会,确切点说是一个企业给员工举办的生日茶会,晚上七时我们来到了茶会地点,走在过道间听到远处传来的悠扬的音乐声,顺着音乐往前走,拐弯后,眼前是一个敞开的露台,格栅木地板,上面放置了一个个小茶桌,每桌都是精心布置的茶席,这是我和“茶席”的第一次接触。入席后,席主给我们盛上茶汤,她说“晚上就喝点熟茶吧”。我端起杯子,心想喝茶也要这般隆重么。


     随后,音乐声响起,一个别开生面的生日茶会开始了,所有这个月份的员工不论你的职务、身份都一起上台接受了大家的生日祝福,同时获取了为他们精心定制的生日礼物,台下的同事们在送出祝福的同时品尝着生日蛋糕、茶饮,随后就是闲聊,席间我还发现了每一桌都有老人小孩,席主介绍到,这样的茶会每个月都会举办,还会邀请家属到场参加,温馨而和谐。

      还记得那天晚上的月亮特别圆,微风扑面,树影跟着风微微地晃动,一切恰到好处,不做作也不生疏。我们作为“外人”邀请参加到这样的茶会,顿时觉得尤感尊荣,分享别人的喜悦也是一种幸福。淡淡烛光和月光交错的瞬间,品一口好茶,身心得以放松,融入其中,感受当下。于是和好友便不约而同发出了感慨,生活中的仪式感多么重要,这跟矫情无关,而是关于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敏感,乃至有时候它也许仅仅只是一个瞬间。

“在某一个时间,这个从未接触过茶的人,当他踏进了茶空间,看见里面的花花草草、听到里面的音乐,看到茶人专注的布一茶席。一张精致细长茶桌、一条质地细腻的席布,此时,顺口而下的茶汤不仅仅是感官体会,而会由因境而生的心神之美,这个人也许就会被茶人对茶的爱和专注而感动”

      夏末第一次遇见茶席,难以描述的心境,读过《人文茶席》后豁然开朗。而再一次坐在“茶席”,时隔半年,这一次我来到了“普洱茶” 的故乡西双版纳勐海县,这里也是中国产茶最早之地,有着1700年前的野生“茶树王”以及星罗棋布的古茶树群。泡茶喝茶说来简单,实际是门内容深厚并值得尊重的学问,勐海一行让我深刻理解到,有的茶,你一定要走到它生长的土地上才会了解,一定要看过他制作的过程才会理解,要喝过当地人泡的这款茶你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理解茶。


      这个茶会,也是“侨礼”的品鉴会,我们被邀请到大益庄园翠茗湖旁的小阁楼里,一群身着白色茶服的茶艺师,娴熟的给我们泡着茶,精美的茶席吸引同行的伙伴们纷纷掏出手机拍照留念,到底茶和茶席有什么关系,侨礼的品鉴,我们是否可以在会议室里完成?可以在餐厅里完成?我想答案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要费心做茶会,布茶席呢?《人文茶席》里面也给到我了答案,茶和茶席就如同书本和学校的关系。我们读书不一定要在学校里面,但学校一定是给书本仪式感的地方,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经由外相,我们达到内核,到达茶汤最美的核心。没有茶席我们一样可以喝茶,有了茶席我们给茶更细致体贴的关照,其实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偶尔浮动的心性,这让我们更为尊重实物、尊重茶,从而尊重自己。“遇你与千里,匠心于侨礼”——在生长这片叶子的土地上,我们凝心感受,的确是对“侨礼”最好的尊重。

      “树木生长于大地,得阳光雨露厚爱,得土壤养分滋养,十年树木,伟岸成材,可谓养成;茶人在尘世中,承古纳今,在茶之内习听自我清净之音,在茶之外体悟世界万物之和谐合奏,亦如树木于山野中的生发成长,需要在漫长的时日中成熟完满自我,同时需要保有独立、谦虚、博闻、包容之品格”

这是茶人的标准,也是做人的标准。吃茶择友同样重要。

      再一次遇见“茶席”,是公司2020年的新年茶话会了,早早到了会场,碰到正在布席的茶师,她拿起一根树枝,上面星星点点有些粉色的花苞,微笑说这是梅花枝,然后指指茶台上一个50公分的树根说,这个是她们昨天去山里找来的,很漂亮造型。她淡淡的说道,自然界中的植物并不会生长的规规矩矩,都各自生长,更有甚者,形状古怪,别有一番意趣,比如这个枯根,可以用它浑然天成的造型,作为高山、群峰当作花器使用,让梅花、松枝等其他花材融入,更加贴近大自然,彰显岁寒三友的特色,经她一调整,插花作品瞬间就有了生气,雅致有格调。


      茶会上,一桌好几人,台上表演着茶艺,古乐声中茶师优雅的泡茶手法引人注目,然而还是有人很难在茶席间安静地坐下来,静心看你煎水泡茶,即使茶汤摆在了面前,她也会和你讨论者毫不相干的事情,抱怨着茶艺的繁琐和过程的漫长,不知觉之间,茶汤在话语中凉了,失去了应有的韵味。诚然,我们是生活在红尘世俗里的凡人,在茶席之外面临着无数要处理的事物,但是在茶席上,是否可以将自己的世界缩小在一席茶间,静心享受。

    所以,和你一起吃茶的人,真的很重要,它甚至能决定我们这席茶的成功与否。喝茶如此,择友亦如此,人生那么短,我们为什么要急着奔向重点?人生那么长,为什么要吝啬给自己一盏茶汤的时间。或许,我们许久没有静默地倾听壶中水鸣的声音,就如同清风梳过竹林,那么纯粹而美好,于是乎恍然明白,两千多年庄子“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一句话早已告诉世人,择友便是要找能见过海的人谈论大海,和见过冰雪的人讨论雪景,也就是要找有共同经历共同语言的人作为朋友,否则你的奇妙感受和心得,那些人却是无法体会的。


     三遇茶席后,有幸读到了这本《人文茶席》,如同醍醐灌顶,细细反复体会,让我再次对茶、茶事、茶人肃然起敬,也有了深刻的理解。茶是一个安静的事物,可以处处用心、也可以随心而动。处处用心就在于亲自动手挑选茶品、精心挑选每一个物件装饰自己的茶席迎接茶客、茶友;随心而动在于把握茶的核心和本质后,你就能舍弃许多不必要的华丽与装饰,留下最核心的部分,达到“坐忘”——忘器、忘茶、忘他、忘我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不再纠结于形式、不再纠结于茶器的好坏、不再纠结于茶的贵贱,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许这就是真正追寻的意义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人文茶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