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老太炒股爆仓 倒欠券商超千万 背后的心理机制

Part1 事件概述

近日,广州69岁独居老人苏玉甫加3000多万杠杆炒股爆仓,倒欠券商1000多万的消息引起全网热议。

图片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抛开专业术语,事情概括起来并不复杂:苏玉甫前后向券商借了3335.5万元炒股,结果自己的本金全亏了不说,还倒欠券商1000多万。

 

人们惊讶于老人如此有钱,更惊讶于老人如此激进。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越老越谨慎,年轻时还有可能多冒险,毕竟失去了可以重来,机会尚多,但老人一般会守紧自己的积蓄,不会轻易把钱投到高风险的地方。所以我们看到老人更喜欢把钱存银行,买国债的都已经算比较有理财意识的了。

像苏玉甫这样将巨额资金投入股市,并且敢于加那么大杠杆的,在老年人群体中,实属少见。

这已经有点赌博的性质了。

 

我们听到过无数投资高手死于高杠杆的故事。

2017年,一位有着20多年投资经验的老期货人付晓军因橡胶爆仓跳楼身亡,生前满仓持杠杆交易,短短10个交易日便巨亏1.1亿。

2019年,比特易创始人惠轶因百倍杠杆比特币空单巨亏自杀,年仅42岁,亏损额折合人民币约1.2亿。

苏玉甫老人虽性命无忧,但巨额亏损和债务,显然境况也不乐观。根据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裁定,目前苏玉甫的养老金账户被冻结,每月仅可提取1010元用于最低生活保障。

 

Part2 原因分析

 

为什么有些人炒股会炒到像赌博一样,疯狂上瘾?

 

一、生理原因

1.炒股是一种能神经高度紧张的活动,尤其对于喜欢盯盘的人来说,每一点上涨、下跌,盈亏金额都会实时地显示,这种实时反馈,会使情绪一直处于高兴奋状态,导致内分泌加速,进一步刺激神经,参与者会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刺激感,令人欲罢不能。兴奋时体内分泌的内啡肽(号称人体内的天然ya片)会让人上瘾,不断寻求这种刺激状态。

 

2.我们做成功一件事时,大脑的奖励中枢会迅速释放多巴胺,这种物质能让人感觉到兴奋、开心,它会促使人更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为了鼓励生物体继续努力,多巴胺也会在“接近成功”的时候释放,比如已经连续29天读书打卡,只差最后一天,则第30天打卡的概率极高。然而,赌博时骰子差一点就赢,或者股票只要再涨一点就能解套赚钱时,这些多释放的多巴胺却会成为人们不甘心、不服输、想回本的罪魁祸首。

 

二、心理原因

1.迷恋小概率事件:人类具有强调小概率事件的倾向。面对小概率的盈利,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面对小概率的损失,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

只要曾经盈利,人就会抱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就是那个幸运儿,什么时候撞上一只妖股,就能发大财了,高估盈利的概率,低估亏损的概率。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大多数的结果是单车和摩托两大皆空。

 

2.一线光明法则:一个大的损失之后,一个小小的收益也能让人感到慰藉和希望,不至于绝望离场。

买的股票多了,一定有盈利赚钱的时候。如果一直亏,从来没有盈利过,大多数人也就不坚持了。但这种情况极少,所以人们总会将亏损归结于运气不好,下次再来。

 

3.变比率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间断强化方式的一种。与“定比率强化”相对,个体得到两次强化之间的间隔不确定的强化方式。

心理学研究发现,相比于可预期的持续奖励,意料之外的惊喜会给人更强烈的正强化。

偶然买到大涨甚至翻几倍的股票,会更加强化人们炒股的意愿。

不确定的奖励,会激励人们一直去做这件事,许多年轻人陷于盲盒游戏,也是同理。

 

4.控制幻觉:指在完全不可控或部分不可控的情境下,个体由于不合理地高估自己对环境或事件结果的控制力而产生的一种判断偏差。

很多炒股的人相信,通过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内幕消息等,可以大幅提高盈利能力。学的越多,越觉得自己可以控制,尤其是某种模式曾经帮助他赚过大钱。然而,影响市场涨跌的因素非常多,极其复杂,并不是简单几个指标就可以搞定的。如果过于自信,大力加杠杆,当遭遇不可控的风险时,便会损失惨重。

 

5.损失厌恶&沉没成本:前景理论指出,在盈利框架下,人们是风险厌恶的,而在损失框架下,人们是风险寻求的,也就是说,人本质厌恶的不是风险,而是损失。丢失一块钱的痛苦,可能需要捡到十块钱才能弥补回来。

股票套住了,人会感觉前面的时间和金钱似乎都成为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强烈的损失厌恶会让人不断在下跌中“补仓摊平”,期望着成本摊薄后只要涨一点就能回本,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加大了整体损失,而下跌何时停止,谁也无法预料,很可能在还没到底的时候资金已经用光了。

如果只是自有资金,那也不至于血本无归,但加了杠杆,可能还没跌多少,就已经把本金亏光了,再跌就该倒欠券商的钱了。

 

6.翻本效应:面对已有的损失和可能的高额收益,“翻本效应”让人们变得更加爱冒险。

妖股的存在,让人们在大量投入无果之后,更期待“踩中一次,全局翻盘”。几个月翻十倍,只要满仓踩中一只,便足以挽回所有损失并大赚。更刺激的币圈,流传着更多这样的故事:李笑来、孙宇晨……以及无数草根一夜暴富,令无数想要逆袭的人前仆后继。

 

7.赌徒谬误:是一种错误的推理方式,认为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率与之前发生的事件有关,即认为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会随着之前没有发生该事件的次数而上升。例如,“久输必赢”、“风水轮流转”,都体现了这种错误的信念。

多次亏损后,人会觉得,已经亏了这么多次了,这次一定能赚钱。

 

Part3 预防措施

 

现在网上开户非常方便,也有许多老人会买一点股票,作为日常消遣,顺便赚点小钱,但很少有人会把大额资金投入进去。

人到老年,攒点养老钱不容易,想要避免赌徒式投资,可以这么做:

1.做好资金规划,首先把大比例的钱放到低风险资产里,如定存、国债等。

2.牢牢记住:不要借钱炒股!想借钱之前,先往最坏的情况想,多看看前人的悲惨案例。

3.开设不同的账户,专款专用,避免太容易补仓。

4.结交良友,避免独居被洗脑。

5.多参加广场舞、书画等文娱活动,少看盘,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做出错误决策。

 

投资,表面上门槛很低,开户很容易、买卖也很容易;但真正的门槛其实很高,能做到长期持续稳定盈利的人,寥寥无几。“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虽老生常谈,却永不过时。我是爱读书的宝妈北冀小棠,关注我一起成长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69岁老太炒股爆仓 倒欠券商超千万 背后的心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