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者该具备的必要心态

记得在课上陈老师提到一个隐喻:“想象你在一片广袤的原始森林里,在一块林间空地上有一所独立的房子,周围什么都没有。你有机会住在那里,并且享有完全的自由。对你的要求只有一个:屋子里有一口架在火上的大锅,你需要让里面的物质一直保持在沸点。你对锅里的物质一无所知。你需要做的事就是从森林里找到木头来添火。这物质的沸腾状态绝对不能停下来。没有人来检查你的工作,你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有人来接替你。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我已经忘记因何提起以及要传递什么信息,只是清晰记得这个隐喻。当时我想只有傻瓜才这样做吧?他们只需要机械重复,不问结果和期限,不求认可和督促。如果单凭这个故事,让我遵守这样约定去做,我会陷入浪费时间和结果未知的虚空深渊,心收紧,赶紧逃!

昨天不小心翻看有关葛吉夫的资料又读到,却豁然明白。葛吉夫说“每个修行者应抱持的心态要根据他自身的情况来定,没有一定之规”,“想要客观地判定好与坏或对与错就一定要视具体情况来定夺。最重要的是修习者能够锻炼出某些品质,以便能够使他保持必要的心态。我来打个比方来帮助你们理解那些所需的品质以及在这些灵性学校里学习的微妙规律。只有那些可以理解、接受和承受下述条件的人,才有前进的可能。”这里提到的条件就是指隐喻故事里的规则。

作为害怕经受过去慢性和急性困苦的我,一直不敢放松疗愈和修行。结合我的体会写写我认为真正修行者该具备的必要心态吧。

1.受苦受够了,心甘情愿臣服下来跟随导师修习。我一直在助教班和第九期学员群,并认真阅读和体会每位学员的觉察日记。我发现很多人是来找止痛药的,又相当一部分人是学习方法内容直接成事的(特别是有生存危机的人)。没几个我受苦受够了,从自己心智模式入手决定捯饬清楚,跳出旧有模式。努力跳脱的人,不足十分之一。不过也好,陈老师也教大家成事的方法技巧。各得其所,只不过仍然受模式牵绊而已。

2.只耕耘不问收获。在葛吉夫的隐喻里,只烧火,不停歇。对于我这样似乎什么都想明白、做事必求结果的人来说,挺困难的事。因而在体验课上,我发现本体是个好“东东”,得搞明白就有出路。可是陈老师没有回答或者给到我头脑里设定的语言对接上,这让我高度怀疑老师。我停滞学习一年多后,发现我已有的知识和处理问题模式完全无效,解决不了我的痛苦。必须放下自我,虔诚追随一位才可能有希望。所以,我不管结果,就是耕耘,不断写觉察,听老师步骤去做去体验。

3.保持觉醒状态。其实,只要我们发现自己在某件事上是自己恐惧制约,是幻象。你的灵魂就被震动,醒来。但是很多人又被生活杂务琐事淹没,继续重复模式而不多问多思一下。即继续灵魂沉睡。保持觉醒的状态就是心灵之眼睁开,放慢生活,时刻观察惯性处事的方式和心路历程。持续的观察,最终形成自动化,达到恒定的觉醒,从而超脱。在葛吉夫的隐喻里就是保持锅的沸腾状态。

4.真正的修行者,是自律。没有人盯着你功课做的怎样?没人监督。更没有人关心你修行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真正的修行不是为了认可,必须是主动行为。就像傻瓜一样,乐观而盲目似的相信有个好东东。问她好东东是什么样?她说不上来。修行的结果确实是未知的,不确定的。其实这是一种信仰!机缘不同,修行达到的境界自然不同。这就是锅里最终练出什么不知。但是在遵守规则中就炼出个人非凡品质,成为开悟者具备的特质。

5.真正修行者必然承受得住寂寞。一开始修行路上人群乌泱泱,随着深进,有些人掉队,到后面达到开悟者状态寥寥无几了。开悟者有时候是孤独的,放眼望去,太多被模式羁绊而原地打转转。你点点对方,对方会恼怨即无缘。这就是葛吉夫隐喻里是在广袤的原始森林里,孤立的一所房子。可能从未有人来访,即同是修行的开悟者来访。那些迷失世俗物质世界的人,若来怕是开着伐木机器、铲车和耕地机器,不由分说原始森林消失,房子被铲倒,修行者孤零零地站在荒原。

希望对大家有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的修行者该具备的必要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