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读第96条《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有感

莱州市文峰中学  程挺模

我们经常告诫家长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阅读了苏霍的第96条建议,我突然意识到,针对学习最差的学生,这句话对教师同样适用。

苏霍一开始寻求教育学习最差学生的切入点是提升学生的记忆。他发现强迫儿童背诵和知识再现,反而使学生更加疲劳,记忆变得更坏;他还实验用化学手段来刺激学生记忆,结果也是暂时性的,也不能长期保持识记水平。他关注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再结合他用35年时间跟踪教育的107个智力较差孩子的研究情况,他总结出这样一个重要结论:“以人为手段来促使记忆积极化,并不能保证大脑的完善的机能性活动,离开对人的整个心理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影响,发展就是不可能的”。

我注意到这个结论的关键词是“和谐影响”。关于和谐的教育思想,是苏霍在第93条《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提出的,原来苏霍的“和谐教育”是指,“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第一种职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即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第二种职能“人的自我表现”是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主动表现自己,通过自我教育,把个人自尊和荣誉相融合,利用道德的力量,激发学生要做一个好人的愿望。苏霍在此文中再提“人的心理和精神生活对其发展的和谐影响”,是他长期研究和论证的结果,这个结果正好印证了苏霍关于“和谐教育”的思想。

实际上,关于学困生的教育策略,苏霍在前面的多篇文章中都有建议,譬如针对费佳的习题集(第6条)、尼古拉的正字法词汇本(第53条)、尤拉(第54条)和别特里克(第77条)的解答应用题,巴甫里克的园艺动手能力(78条)等都是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辅导,当时主要是从方式方法上提出教学建议的,并没有说明其中的理论支撑和教育思想。当苏霍在第76条《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一文中提到的学困生彼嘉,苏霍开始从儿童发展的心理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了教师的人道主义的补救措施,受此启发,我当时还撰写了一篇《用心对待学困生》的感悟文章。

到了第96条建议,苏霍全面论述了他对学困生的研究经历和认识结论,找到了学困生的成绩落后一般原因,提供了相关的教育教学方法。

苏霍35年研究学困生的经验发现,儿童智力不正常的原因,对个体来说,好像是一层一层地累积起来的:最初是一个原因在起作用,后来又加上第二个原因。这个特点我们是好理解的,“虱子多了不怕咬”,不良影响造成恶性循环。他还发现了来自家庭教育失误的三个主要原因:一是不和谐的家庭关系,像是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家长的酒精中毒症;二是家庭生活不丰富,像是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贫乏性;三是缺乏家庭关爱教育,就是儿童在出生后的最初两三年里没有受到完满的母亲教育。这三个原因我们也好理解,但从没有系统性地组合在一起。特别是关于“母亲教育学”是个新概念,苏霍认为,母亲对于两三岁儿童的关爱和启智是非常重要的。三个原因合起来看,还是验证了一个基本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今天,我们常说,“父母的陪伴就是的教育”,那么如何陪伴?我想苏霍告诉我们的答案是:首先提供和谐的家庭环境,培育孩子正常的人格规范;再是提供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开阔孩子的认识眼界,丰富认识储备;三是父母的关爱和引导,让孩子既有情感,还有理性。

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苏霍认为改进学困生教学的任务是:对不同的学困生,要进行适当的教学,有点因材施教的意思。苏霍提供的教学基本原则是要同时使用记忆和思考。为此,他在管理评价上,尝试了动态进步评价法;在数学教学上,编制了专门习题集,独立解答习题等;在语文教学上,感悟用词、丰富语言认识,让儿童阅读,听故事、编故事等;在劳动技术上,带领儿童进行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时,他和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开设了“思维课”,丰富了学生情感表达和智力生活。费佳、尼古拉、阿拉等学习困难的学生后来都学有所成,应该得益于苏霍的因材施教的恰当的教学法。

近几年,我校一直在推行思维导图教学,因为它有利于让学生对知识形成结构化。我个人一直认为,思维导图是学困生梳理知识的一种较好方法,借鉴苏霍的建议,我推荐的做法是:每节课让学困生勾画知识结构图,把每一个知识要点能够按纵线思维递推下去,这样,学生的头脑里就能够形成对知识理解的因果关系,把记忆变成了有价值的思考。如果学生掌握了这种画图技能,我们继续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纵线上增添不同关键词之间的横向连接,拓展学生对重点概念之间的关联认识,为变式教学做好认识铺垫。同时,增加学困生展示思维导图的机会,表达出自己的认识,倾听其他同学的点评和建议,感受学习的进步和增强表达的自信。

苏霍一直坚信,当儿童有了求知的愿望时,另外一个强有力的心理学手段——丰富儿童的智力生活和情感生活——就能发生作用。  我想,对待学困生的学习策略,应该分成三个步骤:一是因材施教: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二是自我表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自信和自尊;三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应当关心爱护学困生,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是费佳,苏霍教费佳从三年级到七年级一共是五年,直到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机床调整技师。 从这层意义上讲,教师应该学会陪伴学困生。

由此可见,对家庭和学校而言,陪伴都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