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怎么想?——《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读书笔记

前几天和同事聊天,问她最近读什么书,她说在读《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我在豆瓣搜了一下,评价还可以,也抱着对“有钱人”的好奇,把书借过来了。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图片来自网络)

1

作者是美国人哈维·艾克,据书中简介,从小家境窘困,十三岁开始打工,曾经送报、卖冰激凌、摆摊卖货。后在约克大学读了一年书之后,觉得全心追求他的致富梦想,创业十几次都未成功。但他没有放弃,后来开了一家贩售体育用品的公司,两年半时间设了十家分店,卖出后赚了“第一桶金”。然而,好景不长,错误投资和大肆挥霍,让他不到两年花完了所有的钱。

然后,他痛定思痛,回顾成长背景和金钱观,分析各种与财富有关的内在思维,发现了“金钱蓝图”这个赚钱的秘诀。通过修改自己的金钱蓝图,他最终成为了超级富翁,并致力于帮助更多人实现致富梦想。

看完这个简介,明显就是一个励志传奇故事,真假难辨,且先把这放一边,继续读书。

2

这个书名,一个“你”,把读者定位为了“没钱人”,因为“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你”成了有钱人,估计也不会看这类书了。但是,这么做假设,给了作者足够的空间去发挥,毕竟作为“没钱人”,谁知道“有钱人”的想法啊。

3

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财富蓝图”,其实就是心理学原理,作者称为致富法则:想法产生感觉,感觉产生行动,行动产生结果。在这个基础上,他又加了一步“设定”,设定产生想法,并把这个“设定”称为“财富蓝图”,也就是心理学上的“心理模式”。

致富法则(图片来自网络)

在确定这个后,他又把“设定”分为三类:语言设定、模仿、特殊事件,都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这与潜意识的理论有些相像,童年经历深藏潜意识,但是对一个人的行为有重大影响。作者的建议是,认识到这些“设定”的存在,在理解的基础上与之划清界限,并逐步改变。

第二部分,也是全书的大头儿,讲了“有钱人”与“穷人”不一样的十七种思考方式和行为。

这十七种思考方式和行为可以大致分为4类:

1.人生态度类。主动还是被动(相信“我创造我的人生”,还是“人生发生在我身上”),做还是想(努力让自己有钱,还是一直想着要变得有钱),大还是小(自我愿景是大还是小),开放还是局限(想“如何两个都要”,还是“如何二选一”),成长还是禁锢(持续学习成长,还是认为已经知道一切)。

2.人际关系类。对有钱和成功的人是欣赏还是讨厌,交往对象是积极的成功人士还是消极的或不成功的人,乐意向人宣传自己的价值观还是不喜欢推销和宣传,是乐于接受还是抗拒接受。

3.面对困难类。专注于机会还是障碍,比问题大还是小,恐惧下是选择行动还是放弃。

4.金钱观类。想赢还是想怕输(玩金钱游戏的目的),酬劳标准是结果还是时间,专注于净值还是工作收入,对金钱是管理还是搞丢,让钱工作还是辛苦赚钱。

这十七种思考方式和行为的前者为“有钱人”的,后者为“穷人”的。细细想想,自己是后者的居多,这就是没有进入“有钱人”行列的原因。

4

书中给出了“财富蓝图”的原理,分析了有钱人与穷人“财富蓝图”的区别,但并没有给出如何修改“财富蓝图”的路径。修改“财富蓝图”决不是简单的不那么想就行了,如果那么简单,大家早就都是“有钱人”的思维方式了。

如此看来,本书相当于给了一个有钱人的心理画像,并告诉你照着这个画像来,你也可以摆脱贫困的窘境,步入有钱人的行列。至于怎么才能慢慢变成那个样子,全在自己摸索吧,或许也可以参照身边人的做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钱人怎么想?——《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