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一直认为宋朝是个神奇的朝代——一边是忠臣良将层出不穷,一边是奸臣坏蛋遍地开花,夹在中间的皇帝永远是个糊涂虫,经常被坏蛋糊弄得跟个二傻子似的。比如在评书《杨家将》中,大奸臣潘仁美与辽国相勾结害死了杨老令公,为了掩盖真相,他还杀死了杨七郎、呼延赞,又栽赃杨六郎。幸好有八贤王和寇凖联手查案才使得潘仁美阴谋败露,为杨家将沉冤昭雪。
不过潘仁美在我儿时的宋朝奸臣榜上的排名还在陈平(评书《曹家将》中的大奸臣)、张邦昌、秦桧等人之下。当然,将上述几个坏蛋打包放一块,也比不上宋朝的终极大反派“庞太师”的分量重。
庞太师有时叫庞吉,有时叫庞集,大多数时间干脆就顶着个“庞太师”的名头闪亮登场——只要大宋朝冒出一个忠良他就陷害一个,绝对是有杀错没放过。更神奇的是,上至宋太祖赵匡胤、下至宋仁宗赵祯,庞太师横跨四朝、专注干坏事一百多年,一点不见老、半分不嫌累,其耍奸使坏的矫健身影堪称无处不在——跟杨家将作对的是庞太师(而且从杨老令公一口气陷害到他的曾孙杨文广),跟呼家将作对的还是庞太师;跟少年包青天斗的是庞太师,跟成年包青天斗的也是庞太师,跟老年包青天斗的还是永远不老而且斗志昂扬的庞太师;当然,偶尔庞太师也会放下架子、深入基层,跟展昭、白玉堂等江湖好汉切磋几手,以体现他的亲民精神;而且庞太师也丝毫不放松对接班人的培养,比如说他的那个也不知道嫁给过几任皇帝的女儿庞妃就深得其真传,害死了呼家300余口,还成天帮着老爹斗包拯(不是庞飞燕哈)。不过庞太师的儿子就比较差劲了,基本跟《三国》中的“上将潘凤”一样都是欠宰的货,像庞昱、庞黑虎以及什么“庞氏四虎”之流的,都早早的被八贤王、包青天之类的忠良拿来祭刀。
说到“八贤王”,这也是个神奇的人物——只要有庞太师出现的地方,必有八贤王与其作对的正义身影,戏份比包青天还足,论寿命起码得活到150……
“庞太师”当然是个虚构的人物,小说家言也不必当真。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中,庞太师确有其原型,而且说起来也是一笔糊涂账。
“庞太师”的原型,不是名相也是能吏,反正都算不上坏蛋。
现在总有人说“庞太师”的原型人物是张尧佐,其实这事委实是有些冤枉老张了。
人家张尧佐可是正牌子的进士出身,早年在州县做官,也是“破案小能手”一枚,治理地方算得上政绩卓著,堪称小有名望:
“举进士,历宪州、筠州推官。吉州有道士与商人夜饮,商人暴死,道士惧而遁……转运使命尧佐覆治,尽得其冤……知犀浦县,犀浦地狭民繁,多田讼。尧佐正其疆界,条众敝以晓之,讼遂简。”(《宋史·卷四百六十三·列传第二百二十二》)
老张的名声变差是在他的侄女、也就是后来温成皇后得宋仁宗赵祯宠爱以后的事情。赵祯爱屋及乌,便给老张火箭式升官,遂引起对外戚势力十分反感的士大夫们的警惕(或者说嫉妒)。于是像余靖、陈升之、包拯等名臣就成天拿张尧佐当棉花弹,弹劾得老张浑身是窟窿,以至于赵祯也经常护不住他。于是在仁宗一朝老张的官职忽高忽低、在中央和地方间来回流窜,直到死后才被追赠为太师。
张尧佐是个能吏,至于人品嘛,捞钱争权、任用私人之类的污点肯定是有的。但跟北宋的大部分官员相比,不见得比他们好,但也坏不到哪儿去,跟作恶多端的“庞太师”相比绝对称得上善良正直……比如说老张跟那些闲着没事就上表弹他几章的“名臣”们关系肯定不会很融洽,但要说他陷害过谁,那纯属是子虚乌有。至于说老张跟他那位身为宠妃的大侄女相互勾结、谋害忠良的事迹,我找了半天也没发现一桩——话说这位温成皇后的口碑还是不错的。
除了被冤枉的张尧佐,“庞太师”的原型人物还能跟谁扯上关系?
当然就只有庞籍了——只要看到“庞吉”或是“庞集”这样的名字,就知道其中的暗示是多么的赤裸裸了。
不过相比张尧佐,庞籍就更冤枉了。他既没有女儿或是侄女嫁给皇帝,自然跟外戚扯不上关系,而且生前死后都没上过太师。更重要的是,庞籍非但不是个大奸臣,而且在北宋星光熠熠的文官队伍中,无论才具、作为还是品德都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
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今山东成武)人,出身官宦家庭。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庞籍进士及第,官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司理参军,正式进入仕途。
庞籍很快就在黄州显示出他出众的才能,深受时任知州、后来也当上了宰相的夏竦的赏识,“以为(庞籍)有宰相器”(《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列传第七十》)。于是,庞籍很快就因为夏竦的举荐得以入京为官,任开封府兵曹参军事。此后,才华横溢的庞籍又受到时任权知开封府的名臣薛奎的青睐,升任大理寺丞、知襄邑县,从此踏上了仕途的快车道,成为北宋文官队伍中又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话说夏竦跟薛奎虽然都是大人物,但在政见、德行、品性等方面并非一途,甚至颇有隔阂。庞籍能同时得到这两人的赏识,除了出众得令人无法忽视的才华以外,也证明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有着独到的智慧,而这其实才是这真正的“宰相器”。
不过,很多智商与情商出众的人最终都混成了官场老油条,甚至是佞臣。而庞籍却并非这样的人,在必须坚守的原则与大义面前,他甘冒风险也寸步不让,表现出了一名士大夫应有的操守。
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宋真宗赵恒驾崩,年仅13岁的太子赵祯即位。但这位后来的宋仁宗尚未成年,所以由太后刘娥临朝称制。这位刘太后在真宗执政末年就借后者多病之机逐步接管朝权,成为太后之后更是权势滔天,无人能制。她不仅在朝会上与小皇帝同坐(赵祯坐左边,刘娥坐右边),还给自己上尊号、公然穿上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着的兖服去祭祀宗庙。同时她还打算给自己立家庙、处处以武则天自比,简直离一脚踢掉赵祯、自立为女帝仅一步之遥。
可惜刘娥的自立之举遭到了整个文官集团的坚决抵制,她也很快因病郁郁而终。不过在临死前刘娥还不死心,遗诏由章惠太后杨氏参议军国大事,就是不让赵祯亲政。在这关键的时刻,时任侍御史的庞籍站了出来,要求阁门(北宋负责官员朝参、礼仪等事宜的机构)将太后临朝称制的礼仪制度全部烧掉,坚决主张让赵祯亲政。庞籍此举让他名声大噪,获赞“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引用同上)
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已经24岁了的赵祯终于亲政。可以说他能够最终真正掌权,并创下后来的“仁宗盛治”,包括庞籍在内的文官集团居功至伟:
“富弼上疏曰:昔庄献(刘娥)临朝,陛下受制,事体太弱,而庄献不敢行武后故事者,葢赖一二忠臣救护之,使庄献不得纵其欲,陛下可以保其位,实忠臣之力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十三·明道二年》)
此后庞籍一直在中枢任职,官至刑部员外郎、知杂事,判大理寺、天章阁待制。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李元昊自称皇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北宋的西北边疆形势骤然紧张。尤其是宋军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连续三战惨败之后,宋夏之间的矛盾已然超越宋辽,成为北宋最大的外患。
赵祯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启用庞籍来安定西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庞籍授任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不久又兼任鄜延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成为西北方面的封疆大吏。庞籍到任后,并不急于反攻,而是重在整军治民:针对宋军军纪败坏、畏敌如虎而残民之害不亚于西贼的现状,他在军中行酷法,“军中有犯,或断斩刳磔,或累笞至死”(《宋史·卷三百一十一·列传第七十》)——貌似北宋文官治军都喜欢玩这一手,韩琦、夏竦等人都这么干过,不过效果还不错,“故士卒畏服”;同时他采取了精兵简政、减轻百姓负担等措施,获得了很高的声望。庞籍在西北任职5年,政绩斐然,使得北宋在连续大败之后渐渐稳定了局面,与西夏恢复了对峙的态势。因此在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庞籍被召回中枢,先后出任参知政事和枢密使,6年后,赵祯拜庞籍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也就是说庞籍终于当上了宰相。
但庞籍这个宰相可不一般!
北宋宰相的相权被皇帝削得厉害,不但有“两府三司制”分权,而且实行多相制导致称相者多如牛毛(即便不算参政知事、门下侍郎之类的副相,北宋165年间仅正相就搞出了93个)。同时北宋的皇帝还特别喜欢玩一个叫“闲着没事换宰相”的游戏,宰相新官上任屁股还没坐热就被撵下台的情况司空见惯,能在相位上坐满一年的,都堪称老资格。
而且宋沿唐制设昭文馆、史馆和集贤殿书院,称之为“三馆”,通常以兼昭文馆大学士者为首相,监修国史(执史馆)者为次相,兼集贤殿大学士者为末相——庞籍身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意味着什么?那就是独相,而且这一“独”就是3年之久。
在北宋能够享受这一待遇的宰相不过十一之数,而且都是赵普、吕夷简、王安石、章惇、蔡京、王黼这种无论忠奸、皆为大名鼎鼎之辈。更何况赵祯在位42年换了23个宰相,享受到这一待遇的仅庞籍一人而已。
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赵祯换宰相的瘾又犯了,于是授意韩绛等人揪住老庞的小辫子猛弹一气。然后赵祯顺势罢相,将庞籍贬为郓州知州,仍兼观文殿大学士。不久后又授职昭德军节度使、知永兴军,改任并州知州——先贬后褒、出任地方大员,这是北宋处理前任宰相的常规操作。
此后庞籍一直在地方蹉跎,直到嘉祐五年(1060年)被召还京时,以老病为由上书致仕,晋太子太保,封颖国公。3年后,庞籍病逝,享年76岁,追赠司空、加侍中,谥号庄敏。
为啥北宋的名臣、忠良总是被泼一身的脏水?
其实在民间传说中的那些两宋大坏蛋们,除了那个完全虚构出来的陈平以外,也就秦桧名副其实。连张邦昌都很冤枉——话说老张当上那个伪楚的皇帝完全是被逼无奈的结果(女真人以屠城相威胁),而且要不是他主动退位并坚决拥立赵构,老赵家能否靠南宋再续命152年,可能还是个未知数。
再说张邦昌回头就被赵构“恩将仇报”的干掉了,他就算是想祸害岳飞也没机会啊?
再比如说潘仁美的原型潘美。
宋太祖赵匡胤能够黄袍加身,继而扫平江南半壁、几乎一统天下所依靠的两大打手,一为曹彬,另一个就是潘美。史载“潘美素厚太祖,信任于得位之初,遂受征讨之托”(《宋史·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在北宋灭南汉、南唐、北汉等战役中居功至伟,并长期驻守河北,成为抵御契丹南侵的中流砥柱。
在小说中,潘仁美因为在征北汉时被杨继业两口子轮番暴打,所以怀恨在心、公报私仇,害死了杨继业——这当然是虚构的故事,因为在现实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前边说过,潘美是北宋军中与曹彬齐名的两大巨头之一,而且深得赵匡胤兄弟的信重,位高而权重,根本不是杨业一介降将可堪比的。而且潘美就算忌恨杨业,要杀他也无需假契丹人之手,还累得那么多兵马陪葬,很可能一刀就砍了——史载“美好乘怒杀人”,看样子也是个直肠子军人,应该不屑于用这种龌龊手段。
事实上在杨业死后,宋太宗赵炅对于潘美的处分也就是敷衍了事——削秩三等,降为检校太保,次年就官复原职。而且此后老潘不断加官进爵,官至同平章事,死后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年间因章怀皇后故(潘美的女儿)追封为郑王、配太宗庙附祀;宋哲宗年间受供奉于“宋八贤堂”,宋徽宗年间配享功臣之位,潘美高举次席;赵构建南宋以后,又绘辅弼勋劳之臣像于景灵宫之壁,潘美仍列其间。
无论是生前功还是身后名,把杨家将打包到一块,其分量也较潘美也差之甚远,潘美根本没有阴谋陷害杨家的动机和必要。
而且潘美的人品也是靠谱的,哪怕在后世也有口皆碑,还因此在明朝时祀于帝庙:
“如汉陈平、冯异,宋潘美皆节义,兼善始终,可以庙祀。”(《明太祖宝训·卷二》)
再比如说庞籍。跟小说中的那个“庞太师”专注害人一百多年不同,庞籍不但跟“死对头”包拯同殿为臣,而且关系不错,跟另两位仁宗朝名臣范仲淹、韩琦更是关系莫逆。同时,身为宰相的庞籍也非常重视选拔人才,比如司马光就是通过庞籍的赏识任用才脱颖而出的。
同时,庞籍的眼光、胸怀和度量也非一般人可比。比如他被罢相以后,赵祯打算任命文彦博和富弼为相,不过文彦博私心较重而且贪财,富弼则因为个性的问题也饱受非议。赵祯一时犹豫不决,便征求庞籍的意见,而后者的一番谏言终于使前者下定了决心,任命文、富二人为相:
“且陛下既知二臣之贤而用之,用之则当信之坚,任之久,然后可以责成功。若以一人言进之,未几又以一人言疑之,臣恐太平之功,未易猝致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八十·至和二年》)
庞籍的意见其实就是我们熟知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原则——这才是真正的宰相胸襟,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一肚子坏水、成天以害人为乐?
庞籍当然没有陷害过杨家将(庞籍跟杨业的孙子杨文广是同代人)和呼家将,更没有凄惨的被呼延庆施醢刑(即剁成肉酱之刑)于大庭广众之下。相反,北宋最著名的武将狄青还是他亲手提拔并力荐才得以重用的:
“青之讨智高也,朝臣谓青武人,不足独任,宜以重臣统之。独庞籍力言青可用,且谓委任不专,将致偾事。帝用其言,青以成功。”(《史传三编·卷四十八·名臣续传第五》清·朱轼)
可为啥像潘美、庞籍(甚至可以加上张尧佐和张邦昌)等名臣,偏偏在民间和小说中被泼了一身的脏水?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两宋在历史上的“正朔”王朝中以军事实力孱弱、被各种蛮夷轮番暴打而“驰名遐迩”。民间的士人与百姓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余,身为“天朝上国”的子民又不愿意承认敌人的强大,这样一来失败的原因只能归咎于“内鬼”了。
于是一个个或现实、或虚构的大奸贼便在民间传说以及通俗小说中闪亮登场了。
其实两宋的问题出在哪儿,大家心知肚明——罪魁祸首当然是皇帝无疑。
在晚唐及五代之后立国的宋朝皇帝,彻底的被那一幕幕君权旁落、武将篡国的乱世景象吓破了胆。为了不重蹈覆辙,他们坚定不移的推行中央集权、偃武修文的治国方略,一方面不惜以削弱军队战斗力为代价限制武将的权力,另一方面在剥夺大臣政治权力的同时,在经济上对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因此在对外战争中,一心只顾着发财还生怕建功立业引起皇帝猜忌的将领,率领着那些被克扣军饷、饱受剥削而毫无士气的士兵,怎么可能打胜仗?在国内,两宋不禁土地兼并,在事实上不禁官员经商,甚至鼓励奢靡之风,导致吏治败坏是普遍的现象,百姓生活困苦,民变、叛乱始终不绝。
可是谁敢向皇帝追究责任?所以这一口口的黑锅只能找像庞籍、潘美这样的倒霉蛋来背。
之所以是这几个家伙成为“背锅侠”,也不能说他们是完全无辜的。
像张邦昌毕竟当过伪楚的皇帝,无论如何都属于严重的历史污点,所以往他身上泼脏水属于是让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至于张尧佐,别说这货本来手脚就不干净,单就他身上挂着的那个外戚的标签,在那个时代天然就是个大靶子,不受攻击才有鬼;至于庞籍之所以能成为“庞太师”的代言人,也是因为他的政治观点比较模糊,在政见上属于骑墙派。这种事往好听了说是为相者当持之以中,不营私结党,以国事为重;但要往坏了说就是个官场老油条、滑不留手,很容易让人往“奸佞”的方向去想象。
至于潘美陷害杨业之事,其实罪魁祸首依然是皇帝赵炅——正是他下令孤军奋战的杨业必须携四县百姓一起撤退,才导致其身陷绝境而死。而当时潘美与杨业在具体战术实施上意见是一致的,但遭到了监军王侁的反对,潘美只是没有坚持立场,应负“领导责任”。
而明末史家王夫之则认为,潘美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功高而担心遭到猜忌,才甘愿做“背锅侠”的:
“潘美之陷杨业而不肯救,以避功也。将避权而与士卒不亲;将避功而败可无咎,胜乃自危;贸士卒之死以自全,而无有不败者矣。”(《宋论·卷二·太宗》)
无论潘美也好、庞籍也罢,本来就都是以忠臣自居的。忠臣嘛,君要臣死,臣都不得不死,背几口黑锅又算个什么事?
所以潘美变成了潘仁美,庞籍变成了庞太师,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求仁得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