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文艺青年,为什么没那么酷了……

我想先提一个灵魂问题:“你觉得‘文艺青年’”这四个字,究竟是酷,还是平淡无奇?

答案并不重要,但假如你没有条件反射地选择“酷”这个选项,而是真的开始用心思考超过5秒钟,这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了。

说不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文艺”这个词所蕴含的许多概念与精神,确实好像慢慢地被消解了。

当代的文艺青年,好像没有那么酷了。

01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文艺”曾经意味着“先锋”、“自由”、“思想”或者任何一个让沉沦在平庸生活里的人能肃然起敬的词汇。

而文艺青年,可能是那个时代里,最让年轻人羡慕的一种身份。

1986年,四川办过一次“中国诗歌节”,邀请了顾城、北岛、舒婷等当年评选出来的中国十大青年诗人。

在成都,诗人们受到了只有现在的流量明星们才能获得的待遇,买不到票的狂热粉丝们爬墙翻窗也要挤进会场里,诗人们的朗诵和演讲不断被台下的欢呼声打断,每个人都被粉丝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在后来关于这场活动的回忆录里,有人写道:因为当时的场面实在热情得太过激烈,北岛他们只能悄悄躲进更衣室里,关掉灯光,一声不吭地等待寻找他们的人潮自行散去。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这些朦胧诗人会在当时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是因为那个年代正巧是文学最后的黄金时代吗?

我想,应该不完全是。

看过一篇对“80年代老文青”的采访,当问及为什么在那个时候,每个人都在写诗(虽然绝大多数的诗,和我们现在敲一段很长的文字然后用回车键分出无数行来的那种“诗”并没有差别),一个人回答道:

“以前没见过这么写诗的,不用规规矩矩,想写啥就写啥,太带劲儿了。”

因为他们的诗性与韵律,在那个时代足够新鲜,足够少见。

而当所有人都开始写诗,当所有人都开始用记在笔记本上,带着韵律的长短句来表达自我的时候,朦胧诗的罗曼蒂克也就开始了自我消解。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当每个人都开始自称是诗人的时候,诗人的神圣性,也就仿佛大厦崩塌一般,彻底瓦解。文艺青年其实也是这样的道理。

当代文艺青年的入行门槛,确实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低,互联网无限度地拓展了我们能够阅读到文本的边界,无限度地扩展了我们能够表达的边界,热爱文艺从一件崇高的事情,俨然变成了一种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日常。

阅读一本小众的书?看一部冷门的文艺电影?学一门已经没有“活人”在用的语言……这些事依旧很文艺,只是一点都不酷。

特别是当你好不容易读完之后发现豆瓣上居然已经有了几百条短评时。

02

在一个人均文学、语言和艺术水平都变高了的时代,想要继续做一名很酷的文艺青年,我觉得,可能需要再读点儿文艺之外的东西,特别是那些可能看起来和文艺毫无关联的事情。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关于“如何文艺地向女生表达爱意”的提问,有一个回答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生在给女朋友庆生时,送给了她一张打印出来的行星光谱图。

女孩一脸疑惑地看着这张除了密集的波峰之外什么都没有的图片,男生说:

“这是猎户座的Tabit的光谱,一颗可以在夜晚看到的行星。它距离地球刚好26光年。你出生的时候,光刚刚离开这颗恒星。每次我看到这颗星,都会想起你。”

在那个问题底下,毫无例外地有很多人写了“今晚的月色真美”、“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这些回答和这张光谱图比起来,竟反而显得平庸得没有一点文艺气息。

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文艺青年”,最缺乏的一种东西吧。

文艺,不应该是寻章摘句,也不应该是故弄玄虚,不在于究竟行了多少路、看过了多少云,在于到底是不是真的有浪漫的精神,在于是不是真的能在”套话“里找得到全新的表达。

在于是不是能够看到一些别人可能从未看到的东西。

今晚的月色很美,可是顺着月光往更远处看,月球也不过是一颗围绕地球的卫星,在它四周无限远的空间里,星河的色彩也许比月色更美。

03

我有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

坏消息是,想要看得更远,看到那些别人可能从未看到的事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特别对于成年人来说,它甚至可能意味着你需要重塑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

但好消息是,重塑对于世界的认知这件事,却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也许,只需要读完一本书。

豆瓣上有这样一本书,它的一个很老的版本下面,累积了7000多条高分评论, 多数评论的主题类似的让人不禁怀疑它是不是被刷出来的:

“如果我在儿时读到这本经典,是否我的人生轨迹会大大不同呢?”

“多么希望自己在高中时就看过这本书来满足我自己的好奇心。”

“看完这本书后,我感觉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

“希望能早点接触的一本书,当看到所有知识构成人类的伟大图景的时候,我觉得就是:哇——”

“读完书觉得,当你的眼光投向更大更远处的时候,当下的情绪简直不值得一提。”

在这个也许是中文世界里对于读书最苛刻的社区,几乎每隔一两条就有读者在扼腕叹息,恨读到这本书实在太晚。

这本书,叫做《从一到无穷大》,一本曾经影响了两代中国人的科普神作。

04

《从一到无穷大》初版写于1947年,但直到30年后,它才终于发行了第一个中文版,著名科学史研究者,清华大学教授刘兵当时正在北大物理系读一年级,一位教微积分的数学老师认真地向他们推荐了《从一到无穷大》。

回忆起当时,刘兵说:“拿到书后,在一个晚上就手不释卷地一口气将此书匆匆地读了一遍,没有想到一本科普书竟会如此吸引人,几乎就像是在读侦探小说一般。”

在那个真理终于露出曙光的年代,《从一到无穷大》鼓舞了无数像刘兵这样的年轻人,让他们最终走上了一条从未想象过的道路。

这些人里,有腾讯原副总裁吴军博士、中山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淼、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何帆、《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国盛……

《从一到无穷大》的作者,是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宇宙学家乔治·伽莫夫,他可以说是整个西方世界最会写作科普的一位作者,先后出过十几本科普著作,笔下漫游物理世界的霍普金斯先生,是一代西方人记忆里“科学”的象征。

这本《从一到无穷大》是他所有科普作品里最重要的一本。

就像书名里写的那样,它从一粒原子写到无穷宇宙,用数学的发展和公式的演进为线索,从数学的诞生写到生命的起源、宇宙的开始,它汇集了人类认识世界、探索宇宙的方方面面:数论、世界线、相对论、量子力学、核物理、遗传学……

伽莫夫本身是个极会讲故事的人,复杂的科学演讲过程被他解释的无限直观,比如在讲述如何理解光速时,他会说:

假定一个人乘坐近似光速的飞船到距离我们9光年的行星上去,人们大概会认为,往返一趟至少要18年。

事实上,如果飞船的速度达到光速的99.99999999%,你的手表、心脏、呼吸、消化和思维都将减慢7万倍,因此往返一趟所花费的18年(从地球上的人看来),在你看来只不过是几小时而已。

如果你吃过早饭便从地球出发,那么当降落在目的地星球表面的时候,正好可以吃午饭。吃过午饭后马上返航,就可以赶回地球吃晚饭。而你到家时,你的亲友们已经自顾自的吃过6750顿晚饭了。

《从一到无穷大》果麦文化,2019.9.

更何况,除了特别会讲故事,伽莫夫还是一个“灵魂画手”,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他总会手绘出一副带着一点美式冷幽默的插画,比如下面这幅用来说明“如何将三维物体展现在二维空间”的画。

05

回到最开始的话题,这本“硬核科普”究竟和文艺有什么关系呢?

的确,它里面确实不可能提供给你任何能直接用到的“金句”,或者什么一眼就能感知到文艺气息的存在。

这本书,其实就像是一架梯子,你攀登的时候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当你攀登了一段时间,转身下望,你会发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已经不自觉地到了常人所不能及的高度了。

那时的你,也许就会真正地写出这样的句子:

其实分别也没那么可怕\65万个小时后,当我们氧化成风\就能变成同一杯啤酒上两朵相邻的泡沫\就能变成同一盏路灯下两粒依偎的尘埃\宇宙中的原子并不会湮灭

\而我们也终究会在一起。

— THE END —

MORE

灼见热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在的文艺青年,为什么没那么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