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18.4:受女乐三日不朝,道不行孔子去鲁

「微子篇第十八」4

【原文】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译文】

齐国赠送了一批歌舞姬(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君臣耽于享乐),连续多日不上朝理政。孔子于是离开了鲁国。

【注释】

“齐人”,指齐君、齐国为政者。“人”,此处指“君”,如《尚书·吕刑》中的“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归”,此处音义皆同“馈”,赠送。

“女乐”,歌舞姬。

“季桓子”,鲁国三桓中的季氏宗主兼鲁国执政。季平子之子,季康子之父。

“三日”,此处应泛指多日。

“朝”,此处指上朝理政。

【评析】

上一章我们说到,37岁的孔子因齐景公“不能用”而返鲁。直到十四年后,51岁的孔子才受鲁定公之聘出任中都宰。治理中都仅一年,便政绩斐然、四方仿效;52岁升小司空,随定公会盟齐侯,破齐国劫持定公之谋,使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之地;53岁时,以功升为鲁司寇,鲁国大治。这时,孔子开始谋划解决长期困扰鲁国的权力失衡问题。

按《周礼》,周天子封地给诸侯建“国”,诸侯再封地给卿大夫立“家”,是为“封建”。诸侯以卿大夫为国臣,有直属的田地、人民和军队。而卿大夫在其“家”内则为一“家”之主,拥有“家”臣和军队,掌握所属封地的军政大权。比如鲁国的季氏便有私属甲士七千余人,这在当时是一支相当可观的军事力量。所以古时的“家”,实际相当于国中之“国”;而邦国之政,实际上亦由君臣共治。若君臣势力失衡,便会形成强势一方的专制。鲁国的问题,便出在三桓专权僭越、侵夺公权。

按周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故鲁有三军。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三桓便瓜分了鲁君的三军,每家各主一军之征赋,三家由此强于公室;鲁襄公十二年,三家“十二分其国民,三家得七,公得五,国民不尽属公,公室已是卑矣”;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三家四分公室,季氏得其二。自此以后,“三家自取其税”,而“国民不复属于公,公室弥益卑矣”。

三家的僭越违礼,为其家臣们做了极坏的榜样,鲁国因而陷入了国君被逐、“陪臣执国命”等一系列乱局之中。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54岁的孔子决心以“隳三都”来削弱三桓的势力,匡正鲁国朝政,解决鲁国君弱臣强的权力失衡问题。

所谓“隳(音“灰”)”,即毁坏城墙;所谓“三都”,即三桓的封地费(音“必”)邑、郕(音“成”)邑和郈(音“后”)邑。封邑的城墙建造规模按周制是有一定限制的,但“三都”城墙高大坚固,远超周礼的规定,成为三桓的主要根据地。古代是冷兵器时代,缺乏攻城利器,依托城墙可以形成强大的攻击和防御力。因此,城墙在古代是最为重要的军事设施,修建长城便说明了这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说,“隳三都”很有些类似于现代的“核裁军”。如果“隳三都”能够成功,就可以大大削弱三桓的势力,进而逐渐扭转鲁国君弱臣强的局面。

“隳三都”开始还算顺利,季孙和叔孙两家为削弱家臣的势力都很配合。虽然季氏家臣费邑宰公山不狃起兵反叛,但被孔子派兵击败。只有孟孙暗中支持其家臣郕邑宰公敛处父据城抵抗。鲁定公率师围攻不下,“隳三都”遂暂告失利。这一结果,更加说明了“隳三都”的必要。

“隳三都”虽然只三成其二,并未完全成功,但孔子自出仕以来的一系列为政之举还是令齐国大感紧张,因为齐国的当权者并不愿意自己身边有一个强大的邻国。于是便设计以“女乐”迷惑鲁君,破坏孔子为政,阻断鲁国崛起。据《史记》记载:“鲁定公十年,孔子为鲁司寇。方当政,齐人谋沮之,馈鲁以女乐。定公与季孙君臣相与观之,废朝礼三日,孔子遂行”。

孔子眼见鲁政长期为季氏把持,自己虽有匡扶之志,但定公却稍遇挫折即不思进取,反与季氏相携作乐、耽于声色、怠于政事、不理朝政。孔子曰:“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16.5),故知定公终非行道之君。于是便与众弟子一起离开鲁国,开始了历时十三年之久的周游列国之旅。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论语」18.4:受女乐三日不朝,道不行孔子去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