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微革命”》18

摘录:
        语文教育如何回到起点
169-175

        没有读过、更没有教过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无法作出评判。有时候更是怨恨,怨恨自己没有教过语文。只能通过阅读,弥补这方面的缺憾。

        只摘录文中部分字句,便于更深入的学习。

        英国诗人柯尔律治说,诗是“最妥当的字句放在最妥当的地位”,而散文只是“把字句放在最妥当的地位”。有了诗歌的训练,写起散文来自然更得心应手,或者说更能变化自如。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每次阅读经典实际上都是一种重读。

        余光中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批评了常见的三种散文:“学者的散文”,掉书袋而冗长难读;“花花公子的散文”,伤感说教;还有一种是如有洁癖的洗衣妇一样,把一切尘土连同服装上的花纹一起磨洗殆尽而寡淡乏味的“浣衣妇的散文”。

        他提出优秀散文需具备的三个特点是,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

        碰到有难度的课文,就想起孙绍振老师说的,遇到有难度的课文时,你不妨满堂灌,把你的理解、你的阅历、你的经验、你的学识、你所获得的所融解的一切,都摊开来交给学生。

        余光中强调,文字中最重要的是引人入胜的感性的诗意表达。他总说,好散文一定要有最好的现代诗那种莽莽苍苍的感性,这是文学性和想象的前提。他说过:“仅有感性当然不足以成为散文大家,但是笔下如果去感性贫乏,写山而不见其峥嵘,写水而不觉其灵动,却无论如何成不了散文家。”

        如果从我们这个民族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说,语文课堂应该做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唤起学生对美和生活的向往,每一篇文章的教学都下这样的功夫,使学生明白最好的书是帮助他们生活的,任何的阅读行动都是一种精神的行善,他首先针对着自己。

        这是人类最美好的宿命之一,他们必须不断进入真正的学习,要不然只能日渐粗鄙和怯懦,根本难以体会文字传达出的良善与真性,他们的世界也因此敞亮,可以通达。

        一个好的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人,坚定的阅读者,他最要紧的功夫要下在这里。阅读其实也是一种经历,只有美好的思想和良善生活的经历,才可能使一个人免于庸俗、粗鄙与肤浅,他更应该“不同于其他人,因为他的童年没有结束,他终生在自己身上保存了某种儿童的东西”。

        这种“儿童”状态,意味着不竭的天真与好奇,也意味着心灵的开放,它“终身未成年”——阅读、书写、思考、想象、推绎……以无限密度、无限缠绵的方式,包裹着自己,推动着自己。

        也许我们因此可以说,所有伟大的教师都是始终葆有童心的人,他们的成长具有持久性,他们总是能从最广泛的阅读中,不止息的形塑自己,由此也才可能真正成为自己。

读后反思:

        张老师在文中说,语文课堂应该做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唤醒学生对美和生活的向往。

        其他课堂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是要唤醒学生对美和生活的向往,并不是单纯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是单纯的为了考高分,不是单纯的为了考某所学校。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最好的书是帮他们生活的,要让孩子们不断进入真正的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探究欲和学习欲,这样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有所发展。

        作为一个老师,必须是一个读书人,一个坚定读书者。

        正如张老师所说的那样,老师不同于其他人,因为他的童年没有结束,终生都在自己身上保存着某种儿童的东西。终身未成年,阅读、写作、思考、想象,始终葆有一颗童心。

        教师是幸福的,不需要敏感,不需要戒备、防范,不需要心机,不需要盘算,因为他始终是在和孩子们打交道。

        作为一个教书人,一定要静下心来,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很多时候,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惰性使然,懈怠情绪时刻困扰着自己。家里书架上的书并不少,但是能真正静下来走进一本书真的很困难,这需要有坚定的毅力。

        我们可以想象,作为教师的我们都无法真正走进书本,又怎能培养热爱读书的孩子呢?

        用读书来丰富我们的涵养,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增添点底色。没有专业的打底的书籍做铺垫,我们哪儿来的优秀?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的“微革命”》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