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是一门一生都无法完成的答卷(上)

很快,我即将迎来30岁生日,各种自媒体口中焦虑的年纪,相对于社会属性里对“成功”“这个年纪该做的事情”的要求,我反而更恐慌完不成“告别”这份答卷。

"告别____",你的空格里填写的是什么?

告别什么?后面的空格里会填写什么,又在未来即将会填写什么。也许是某个具体的人,某种生活状态,甚至曾经的岁月以及过去的自己。


生离死别:被死神切断的关系,是被动的离别。

一般来讲,首先告别的是某个人,人的背后其实是一段关系的结束或重生。

最常见便是生离死别,外地求学的时候爷爷患重病趋势,家人迟迟未告诉我噩耗,至今我都难以回忆自己得知消息的心理状态。后来想想,实际上我与老人家并不亲密,但是这种被剥夺了告别的权利,实在令人窒息,仿佛突然生活中某个人影被掏空了,被切断了联系,甚至有很多话想问清楚,答案也无从知晓。

似乎一些人总是觉得死了便是结束了,对于死去的人而言有什么意义,却忽略了这意义是给活着的人。就如James blunt 的“monster”里的歌词(这里的father换成任何一个家人都是一样的)

“SO here it is.

I'm not your son,Youre not my father,

we're just two grown men saying goodbye.

No need to forgive,No need to forget”

monsters-与你告别

告别 时候的一句“goodbye”是所有情感和回忆凝结而成的句号,哪怕是亲人也是在互相爱与伤害中走过一段路程,只是一个小小的句号,对活着的人也是极其重要的,代表可以转头迈向别处,而不带遗憾和愧疚。


父母:本就是一场告别,不要用爱去束缚/索求对方

龙应台曾经在《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中写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对于双方都是一种告别,子女的心中也未必有过一丝愧疚和回头,可是年轻的时候更向往远方,想停下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与父母已经被时代或者经历划上了深深的鸿沟。

可是双方都从未好好告别过,仿佛是客厅中的大象,双方都知道这段感情早已不是依赖与被依赖,可是新的亲密关系又是什么,变成了什么样子,彼此对对方的预设是什么,没有人敢打开这个话题,因为开始便意味着过去娴熟关系的结束,告别,在此刻没有人敢提及。

其实每一次离别,都是父母最大的功课

他乡求学,异地求职。身为子女的我总是残酷的做着决定,从未给她一个过渡,过于决绝的开启自己的生活,初入社会,碰的头破血流,也倔强的不肯低头,不愿意向她寻求安慰,

像极了那愣头青,急切的,笨拙的要构建自己的世界。

背对着她,故意忽略她,仿佛这样才能证明什么,可是证明什么呢?自己也不曾知道。

慢慢的自己的生活有点起色时,又哭笑不得得发现,那桌角的布置,那阳台的花草,那厨房的调料罐,那早餐的香气,全是母亲的影子,我在传承她对生活的诠释,对生命的热爱,对自己的证明。

看到这一切,先是一丝失落,仿佛自己败下阵,转念又是对她的愧疚,我希望她能看到这一切,希望她能看到这些传承能给予她一丝安慰,能弥补我过于倔强的背影,能补偿我不曾回应她的挽留。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纪伯伦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你可能感兴趣的:(告别,是一门一生都无法完成的答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