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主任王春生:心脏瓣膜外科的发展历程

瓣膜网:心脏瓣膜外科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王春生主任:心脏瓣膜外科是成人心脏外科一个最主要的病种,特别是在中国,发病率非常高。伴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种人造瓣膜的不断发展,从无到有,心脏瓣膜外科是心脏外科的一个基石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因为没有体外循环,就有医生在心脏跳的情况下,通过用手指在里面探查一下,用手指给它扩一下,也能改善,这个叫闭式分离。就是说我看不见,摸着瓣膜给他扩一下有所改善,这就是最开始的心脏外科,这个技术,事实上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还在用。


随着五十年代后期,体外循环的发展可以让心脏停下来,用体外循环、人工心肺机来替代,然后才能够更精确地去做瓣膜的修复,换瓣等等。但是瓣膜实在坏得厉害,可能修不好,就要换一个。


最开始的人造瓣膜在1968年。工程师和外科医生共同研发了球笼瓣,相当于现在工程上的球阀,让流体朝一个定向运动。一个地方过去开,一个地方回来就关,就是瓣膜的作用,像乒乓球一样。血流顶出来之后是开,要倒过去把它自动挡上,这种瓣膜用了将近二十几年。但是因为它有不完美的地方,所以不断地在改变。


然后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研发出来,一直用到现在的这种蝶瓣双叶的瓣膜,材料都是热解碳。所以最先有的人造瓣膜是机械瓣。后来因为机械瓣容易形成血栓,可能要抗凝,不然会卡住,所以就开始使用动物的材料,这种叫生物瓣。七十年代后就广泛研发了生物瓣。


到现在几十年过去,市场上经过实践考验下来,有上千万的病人使用下来,越来越趋向于年纪大一点的,用生物瓣,年轻的用机械瓣。

这两种瓣膜现在在市场上还是在广泛使用。


专家介绍

王春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复旦大学器官移植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心脏瓣膜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胸心外科临床质控中心主任。



版权声明

凡原创文章版权属瓣膜网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内容须提前联系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专家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主任王春生:心脏瓣膜外科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