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长会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程中,在学习、生活、人际环境方面都面临着重大变化,包括心理上的需求,才能完成入学适应,实现平稳过渡。今天我想从两个方面进行分享,首先是孩子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心理体验,其次是面对幼小衔接,家长们可以做些什么。

第一部分是幼儿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心理体验

第一阶段  兴奋期

幼儿园里的孩子对上小学都有一种渴望,看到邻居的大哥哥大姐姐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去上学,总是会心生羡慕。

到了大班,孩子们的这种渴望心理会随着家长和幼儿园不断地给孩子做的学前准备而不断增加。如:经常告诉孩子你就要读小学了,成为一年级小学生了;幼儿园老师或家长带孩子们到小学去参观,带孩子去小学报名等,都会不断激发孩子们做一年级小学生的渴望心理。

随着入学的临近,他们心情激动,甚至兴奋得睡不着觉,坐不住,充满自豪感。这个时期,为了实现做小学生的愿望,孩子往往很听大人的话,家长提出的以前孩子无法达到的要求,这时孩子都可能会做到,都有当个好学生的愿望。

第二阶段  压力期

开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由于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的约束和学习上的紧张,对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内容感到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容易,与轻松快乐的幼儿园生活相比,孩子通常会感受到幼儿园和小学在五个方面的差异和变化问题:

1. 人际关系、社会结构的变化

入小学后,孩子要与幼儿园原来熟悉的老师、小朋友分离,逐步适应新老师,建立新的同伴关系,在新的班集体里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2.学习环境和方式的变化

在幼儿园里,孩子们是在轻松、活泼、自由的环境下、以游戏为主开展活动,而小学则是以学为主的系统学习阶段,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不能乱动,孩子容易产生疲惫感,有抵触情绪。

3.行为规范的变化

在幼儿园,孩子行为规范相对比较自由;而在小学,行为规范比较严格和制度化、秩序化。

4. 期望水平的变化

在幼儿园,家长和老师对幼儿都是以维护快乐和兴趣为主,没有硬性的学习要求;而对小学生来说,则有一定的学习目标,自由玩耍的时间少了,孩子会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会感到约束太多、不够自由、学习负担重,容易产生怕吃苦、不想上学的压力和厌倦心理。

如果此时家长了解不到孩子的心理不适应,缺乏对孩子的鼓励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孩子长期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会身心疲惫,甚至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或学习障碍。

第三阶段  适应期

两个月后,如果学校与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喜欢学校生活,从此高兴起来,逢人就夸老师如何如何,同学如何如何,初步懂得了爱校,爱学习,努力上进,争当好学生。至此,孩子的幼小衔接基本宣告完成。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一年级的核心任务,是孩子跟学习这件事去建立一个关系。他了解并且接纳自己是一个小学生的身份,从懵懂接触、有了第一手经验到慢慢去融入自主学习,开始享受其中的乐趣,逐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围绕让孩子爱上学习这件事,我们可以这么做。

1.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就像我们刚刚入职的那会儿,总会觉得焦虑和不安。孩子的焦虑和不安需要家长的支持,家长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好我们自己的情绪稳定,给与孩子更好的支持

2. 生活节奏上的准备

一年级小学生的父母,一定要提前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时间节奏做出新的安排,力求“准时接送”。

千万不能觉得,孩子晚到几分钟没啥要紧,晚接一会儿也不影响啥。为什么要强调这两个“准时”非常重要呢?

因为上学的时候迟到,在全班同学和老师的注目下进教室,孩子心里必然会不自在;有时候,还需要向老师解释自己晚到的原因——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对这个“迟到”到底该做什么样的解释、负多少的责任,往往就会讷讷不知所言,或心怀愧疚。在不安的情绪中,孩子一天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

放学接孩子更不要迟到。对于孩子来说,小学还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每天放学,一站到校门口就能够看见父母迎向自己的笑脸,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欢喜,孩子往往就会兴奋地和你分享他一天的校园生活中的所见所闻。

如果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全班同学都快被接光的情况下姗姗来迟,孩子会在等待的过程中怀疑父母对自己的重视程度,担心父母还会不会来接自己,担心是不是自己做了什么让父母会生气以至于不出现的事情……这些想法都能让孩子垂头丧气。

所以,在一年级准时接送,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是很有帮助的。

3.让入学更有仪式感

有的家长习惯称呼孩子的小名。从即将升入小学开始,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称呼孩子的大名,告诉孩子,你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你会拥有学籍卡、学生证——也就是说,你将会拥有你的第一个社会身份。那么,你和那些还在被妈妈爸爸叫作“宝宝、妮妮、玲玲、冬冬……”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大不一样了。

这是对你的尊重,更是认可和期许。孩子,从名字上你就是独立的,你将是一个独立的人。

除此之外,在孩子入学前可以找个时间,带着孩子到照相馆去照一张标准的入学照片。

如果校服已经发下来,就让孩子穿着校服,拍一张正正经经的照片,留下自己作为小学生的第一个形象,也可以备用于入学后的各种证件照片。

这样的照片,会让孩子最直接地感受到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是多么地不同于以往,从而在心里就先庄严以待起来。

4.生活习惯上的准备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进入一种新的生活形态,兴奋、紧张、好奇……多种情绪丛生;他们尤其需要按时作息,晚上的休息时间要在9点以前。

晚上8点30分洗漱完毕,然后留出一小段自由阅读或者亲子阅读的时间,9点熄灯入睡。这样才能够保证第二天上学有充沛精力和良好状态。如果引导得当,孩子不反感的话,把一些需要背诵的英语或者诗词在临睡前过一遍,会记得更牢。

大家可以算一下:晚上9点入睡,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刚刚睡够10个小时。这是小学生需要保障的睡眠时间。不可以存着“就晚一小会儿”“反正孩子以前也睡得晚”“这个点,反正也睡不着吧”的想法,和孩子一起拖延时间。

无论孩子之前的睡眠习惯是怎样的,他都要从现在开始,每天按时到学校开始学习。

5.好的家庭氛围很重要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有运动进取型的,就有书香沉静型的;有欢乐搞怪型的,也有宽厚沉稳型的……父母的气质类型相宜相彰或者互相磨砺着搭出了一个家庭气质的基调,然后孩子带着自己的天生气质加入其中,带来冲击的同时,更多地在被熏陶,潜移默化。

在家庭里,好的学习氛围,就是孩子能够自然而然地看到:每个人都在专注做自己的事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才做娱乐自己的事情。

每个人的任务不同,可以是学习工作,也可能是整理烹饪。没有哪个妈妈会在一下班回家,先追两集美剧再开始安排一家的晚饭,我们的孩子也同样需要明确学习和娱乐的关系和排序。

完成当天的学习再娱乐,这个标准,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一样的。

6.多和老师沟通交流。家长多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希望各位家长宽心,静心,尽心,愉快的陪伴孩子度过幼小衔接,帮助孩子成为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年级家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