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7.14子闻《韶》,很兴奋?错了!

第七篇第14章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韶》:虞舜乐也!从音从召。“音”指音乐、器乐、奏乐。“召”意为“引导”、“呼唤”。“音”与“召”联合起来表示“用乐曲欢迎宾客”、“用乐声招引人们上前”。

    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一般在各种比较大型的宴会,都会设乐队奏迎宾曲。热闹街头民间艺人在杂耍表演开始前,也会大肆吹打,用吹奏打击器乐声招引人群围观。

    这两种情况下演奏的乐曲都是“韶”乐。韶也指中国古乐曲。产生于约公元前23世纪舜时代乐舞。后来又先后被称作《箫韶》、《大韶》、《九招》、《九辩》、《九歌》等。

    据说舜帝南巡时,曾在今天湖南的一座山上演奏《韶》乐,后来这山就叫做“韶山”。

  《韶》乐只能在天子的朝堂里演奏,在别的地方演奏是违礼的,不过,鲁国宫廷可以演奏《韶》乐,因为鲁国是周公的封国,被特别允许可以享受周天子同等待遇。

      战国末期的楚国诗人屈原的《楚辞》中,也有一篇叫《九歌》的篇名,和上面提到的《九歌》不同,屈原的《九歌》是屈原在楚地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九歌》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多数篇章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国殇》一篇,则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所以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

三月:指很长时间,其中的“三”是虚数。

图:图,画计难也,会意字。从囗( wéi)从啚( bǐ)。囗表示范围。啚,“鄙”的本字,表示艰难。

      囗啚合起来表示规划一件事,需慎重考虑,非常艰难。本义:谋划、反复考虑。如《战国策》:“而天下可图也。”

      图后延伸为图谋,谋取等意,如韩愈的《原毁》:“如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

      由于谋划时需要用笔画图写字,所以后又引申为描画出来的形象化的作品、文件等,如图画。

      图还有“度”的意思,即“想到”,“度量”等意。如《诗·小雅》:“是究是图,亶(dǎn,诚)其然乎。”

为乐:创作的音乐。

全文理解为:

      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之后,心情沉重,许多天都尝不出肉味来,并说:“没想到礼乐沦落到了这种地步。”

      孔子的音乐造诣是非常深的,他不但自己能演奏多种乐器,还会作曲,他周游列国结束之后,回到鲁国,发现他离开了14年后,鲁国不但礼崩了,乐也坏了,《诗经》里的诗和曲已经乱套了,所以他决定为《诗经》乐正。

      孔子的音乐鉴赏能力也非常高,他曾点评《韶》乐:“尽善尽美。”《武》乐:“尽美不尽善。”孔子还指导过鲁国宫廷乐师演奏音乐。

      有人把这章内容理解为孔子在齐国听到《韶》  乐后,兴奋地三个月吃不出肉味。这样的理解是非常错误的。理由如下:

1,孔子没听过《韶》乐吗?怎么可能?鲁国可以享受周天子同等待遇,鲁国宫廷演奏《韶》乐是件很平常的事。

2,《论语》有记载,鲁国宫廷乐师由于内乱而解散,比如太师挚去了齐国,击磬的师襄子(孔子的老师)去了海岛隐居。孔子能在齐国听到《韶》乐,很可能是太师挚带过去的。

3,孔子在高昭子家听到的《韶》乐,说明这种高规格的乐舞竟然沦落到大夫家里都可以演奏,所以孔子非常痛心,感慨“礼崩乐坏”竟然到了这个地步。

    孔子曾对鲁国“三桓”在祭祀时使用《雍》诗而提出了严厉批评,没想到,在齐国,“礼崩乐坏”更加严重,竟然在大夫家能听到《韶》乐,他怎么能不心痛?

      清嘉庆年间,山东省临淄县齐都镇韶院村,村民掘地时发现了一幢古碑,上面写着“孔子闻《韶》处”,后又在附近地下出土数枚石磐(一种打击乐)。

    公元前517年,孔子(时年35岁)为避鲁国“斗鸡之变”,来到齐都临淄,投奔到齐国大臣高张(谥号“昭”,又称“高昭子”)的门下,做了家臣。

    据考证,今韶院村即为当年高昭子府邸所在,为孔子闻《韶》之处。

      韶院村附近曾出土过著名文物——“乐室磬”,可为孔子闻《韶》的重要物证。 1982年7月,此磬由韶院村某农民捐赠给临淄区文博部门。鼓上边长13.3厘米,鼓博残长9厘米,厚2.2厘米。鼓博处阴刻铭文两字,为“乐室”。

    经考证,“乐室”为齐国宫廷内掌管音乐歌舞的机关。此磬标明“乐室”,当属齐国宫廷乐队演奏专用,为齐《韶》演奏乐器无疑。

      这个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论语》内容的真实性。

                      季札观乐

    吴国公子季札被称为南方第一圣人,同时,他又是外交家、政治家、预言家,也是个音乐鉴赏家。

    有一次,季札前来鲁国访问,请求观赏周朝的音乐和舞蹈。鲁国人让乐工为他歌唱《周南》和《召南》。季礼说:“美好啊!教化开始奠基了,但还没有完成,然而百姓辛劳而不怨恨了。”

      乐工们又为他歌唱了《邶风》、《庸风》和《卫风》。季礼说:“美好啊,多深厚啊!虽然有忧思,却不至于困窘。我听说卫国的康叔、武公的德行就像这个样子,这大概是《卫风》吧!”

    乐工为他歌唱《王风》,季札说:“美好啊!有忧思却没有恐惧,这大概是周室东迁之后的乐歌吧!”

    乐工为他歌唱《郑风》,季札说:“美好啊!但它太烦琐了,百姓忍受不了,这大概会最先亡国吧(预言很准)。”

    乐工为他歌唱《齐风》,季礼说:“美好啊,宏大而深远,这是大国的乐歌啊!可以成为东海诸国表率的,大概就是太公的国家吧?国运真是不可限量啊!”

      乐工为他歌唱《南风》,季札说:“美好啊,博大坦荡!欢乐却不放纵,大概是周公东征时的乐歌吧!”

      乐工为他歌唱《秦风》,季礼说:“这乐歌就叫做正声。能作正声自然宏大,宏大到了极点,大概是周室故地的乐歌吧!”

      乐工为他歌唱《魏风》,季礼说:“美好啊,轻飘浮动!粗扩而又婉转,变化曲折却又易于流转,加上德行的辅助,就可以成为贤明的君主了”。

    乐工为他歌唱《唐风》,季礼说:“思虑深远啊!大概是帝尧的后代吧!如果不是这样,忧思为什么会这样深远呢?如果不是有美德者的后代,谁能像这样呢?”

    乐工为他歌唱《陈风》,季札说:“国家没有主人,难道能够长久吗?”再歌唱《郐风》以下的乐歌,季礼就不作评论了。

    乐工为季札歌唱《小雅》,季礼说:“美好啊!有忧思而没有二心,有怨恨而不言说,这大概是周朝德政衰微时的乐歌吧?还是有先王的遗民在啊!”

      乐工为他歌唱《大雅》,季礼说:“广阔啊!乐工为他歌唱《颂》。季礼说:“好到极点了!正直而不傲慢,委曲而不厌倦,哀伤而不忧愁,欢乐而不荒淫,利用而不匮乏,宽广而不张扬,施予而不耗损,收取而不贪求,安守而不停滞,流行而不泛滥。五声和谐,八音协调,节拍有法度,乐器先后有序。这都是拥有大德大行的人共有的品格啊!”

      季札看见跳《象箫》和《南龠》两种乐舞后说:“美好啊,但还有美中不足!”看到跳《大武》时说:“美好啊,周朝兴盛的时候,大概就是这样子吧。”看到跳《陬》时说:“圣人如此伟大,仍然有不足之处,做圣人实不容易啊!”

      看到跳《大夏》时说:“美好啊!勤于民事而不自以为有功。除了夏禹外,谁还能作这样的乐舞呢!”

      看到跳《陬箫》时说:“德行达到顶点了!伟大啊,就像上天无所不覆盖一样,像大地无所不容纳一样!虽然有超过大德大行的,恐怕也超不过这个了。观赏达到止境了!如果还有其它乐舞,我也不敢再请求观赏了!”

      季札对音乐的鉴赏能力确实了得,他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国家的兴衰。孔子非常敬重季札,曾跟他探讨过礼乐文化,所以有人把季札当成孔子的老师之一。

    相传,季札去世后,孔子为他的墓碑题字:“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7.14子闻《韶》,很兴奋?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