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勤奋都成白搭,是思维上懒惰造成的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创作者

人间是一个大道场。

人人都在其中修行。

每个人都在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只不过有些人活得更清醒,对生活的本质理解得更透彻。

有些人只看表面,活得云里雾里,过得浑浑噩噩。


仔细观摩后,你会发现:

他(她)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在思维上。


要知道:

生活从来都是公平的。

你未来的模样,

都藏在你不断迭代、升级的思维认知里。


想一想:

我的思维停留在几维空间?

是什么原因它没能保持更新升级?


                  “懒蚂蚁效应”

有所大学的进化生物研究小组,

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把蚂蚁分成3组,每组30只。

分别对这3组蚂蚁蚁群进行追踪,观察它们的分工情况。


结果发现,大多的蚂蚁都非常勤快。

它们搬运食物,照顾幼蚁,清理巢穴,忙得没有停歇。

但是,很奇怪,有少部分的蚂蚁,却整天都在蚁群周围东游西逛,无所事事。


这部分蚂蚁从不工作。


做研究的生物学家把这群少数的蚂蚁称为“懒蚂蚁”。

并且还在它们身上做了不同的记号。


有趣的事发生了。

当研究小组阻隔断绝掉蚂蚁群的食物来源时,那些勤快的蚂蚁们立马乱成一团。

而懒蚂蚁们却沉着冷静,不慌不忙。

它们带领群蚁向新的食物源转移而去。


原来,懒蚂蚁们不是懒,而是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侦察上。

它们看起来游手好闲,但脑子里没有停止过思考。


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


天有不测风云,何况漫漫人生路?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永远都要走在思维最前端!


工作、生活中,多勤于思考,总结,能帮助自己,沉着冷静的应对不断出现的各类挑战。

现代社会,生存、生活环境复杂,意外和风险更是无处不在。

在意外或风险来临之前,不断启动人体隐藏“雷达”,探索新的机会与方向,提前行动。

让家人安心、安定,才有继续拥有幸福人生的可能。


做一只勤奋、

更勤于思考的“懒蚂蚁”吧!


风雨交加时,

方能有新的方向,令自己笃定前行!



            低质量的勤奋,阻碍人生进阶

图片来源于网络创作者

世界上,第一个以心理学家的身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一书中,


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爱好写作的年轻人。

他每天勤奋的奋笔疾书,孜孜不倦,想要成为优秀的小说家。


但是他写出来的小说总是没人看,没人买。

他特别苦恼,就去到教堂请教神父。


“为什么我夜以继日的笔耕不止,但是作品却没有任何进步呢?”


神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他:

“你早上都做些什么?”


年轻人不解的说:

“我一大早就开始写小说啊。”


神父又问:“上午呢?”

“也在写小说。”他答到。


神父继续问:“下午呢?”

听到这话,年轻人开始有点不耐烦了:

“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用在写小说!”


“那你什么时间在思考呢?”

神父温和地再次问到。


看到丝毫不知道自己问题出在哪的年轻人,

神父耐心地继续引导:

“你所谓的勤奋,不过是重复而且长时间的无尽忙碌。这并没有什么难的。只要条件具备,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


难的是思考。

没有思考,你的小说就没有灵魂。

没有思考,你的勤奋就没有意义。”


年轻人听完神父的话,若有所思的回去了。


是的,如果只是将埋头苦写,

当做唯一的创作手段,

不去思考总结,凭什么去提升?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大部分人看似勤奋,不过是思维上的懒惰导致的。

如果看书到天亮、几个通宵,这些都值得自我夸耀,那流水线上的工人更是努力多得多。

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只是在温饱线附近上下徘徊,大部分人很难使自己人生进阶。


我们发现:

沉于杂物懒于思考的人,

注定会陷入平庸的困境而难自拔,也不自知。


放弃低质量的勤奋,养成思考的习惯,

才是我们人生进阶的,重要的第一步。



        人与人巨大差异,受思维深度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创作者

我姨妈的儿子小翔,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单位实习。

小翔喜欢这家发展前景很好的公司,很想实习结束时能留在这里工作。

他每天早早去到实习单位,然后一天都在忙碌的工作中。常常晚上九、十点才下班。

特别勤奋卖力。


和小翔一同分来的,还有一位实习生程柏涛。

同为实习生的程柏涛,每天早上踩着点来上班,下午到点就下班。

小翔看着这位新同僚,想着实习结束,这样工作状态的程柏涛,一定不会有机会留下来工作。


自己会被留用,小翔信心满满。


谁知,实习期满,程柏涛被公司留用,小翔成了出局者。


小翔内心强烈不满,在朋友圈发文吐槽,3个月的努力不过就是个笑话,抱怨天道不公。


实习单位的直接领导看到后,回了一封邮件给小翔。并附上了被留用程柏涛的实习业务总结。


程柏涛的业务总结重点突出,逻辑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最重要的是在战略分析上。

程柏涛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公司的优劣势,市场中潜藏的机会和风险,以及自己的应对建议选项。

虽然只有不到两千字,却能直指公司在意的核心。


小翔反观自己的实习业务总结。

洋洋洒洒大几千字,却多是流于表面的浅层次内容。

这份业务总结,对于公司来说,没有能带来启示或能拿来就用的价值。

原来,程柏涛在小翔忙得脚不着地的时候,已经把公司策略层面的东西研究透彻了。

而小翔被自己表面的努力麻痹住了,一叶障目。


将勤奋肤浅的理解,就是每天工作到很晚,而忽视了自己思维上的迭代精进。


最后发现,

自己不过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

不是努力的程度,

而是思维的深度。


机械式努力的背后,

不过是一种肌肉的习惯性运动。

这看起来是勤奋,

其实是脑子的偷懒。




写在最后的话

我常常想:

为什么古人喜欢仰望星空?

为什么提倡我们要有仰望星空的时间?


今天,我们是否明白:

人生需要流白。

人人都需要进行深度思考。

仰望星空有原因。


没有什么东西的价值是一成不变的。
即便是黄金钻石,也可能贬值。
以前看起来非常贵重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变得一钱不值。
一个人即便一时获得了一笔财富,也算不上什么。
因为有可能被收割,有可能被挥霍。
所以,人生不在于你现在有多少财富,而是自己有多大的能力,有多少改变的意愿。


让自己的能力跟得上时代的进步。

让勤于思考的大脑驰骋趋势变化的轨道。


有了深度思考,

所有的勤奋才不会白搭。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人们常常会让自己,沉浸在某一场景里不知道出来。

但只要你愿意去动一动脚,向上踮起脚尖。

就可以触碰到阳光射线,就能被阳光带动离开自己人生的底部,起底。

指尖的温度沿着最微小的触点,逐步传遍全身,并直达脑部。


思维开始转动。

眼前显现不一样的斑斓。

境随心转。


思维一变,收获一片。

人生就此转变,直至被改写。


仰望星空,让自己放空。

让自己思考。

让自己有方向。


让自己明智,升为自己。

让自己有新的人生路。


仰望星空,与自己对话。

同古圣先贤互动。

同频共振高维者,

静听灵魂深处的声音,

踏上人生最有价值的路径。


愿我们的思想深邃,浩瀚无垠!

愿我们的未来璀璨,繁花似锦!


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所有勤奋都成白搭,是思维上懒惰造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