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史(四)

这些方法,现在看来,用上“不人道”这个词也不为怪。常见的就是体罚。事事用体罚,处处用体罚,有的是变相体罚,用得心安理得,用得随心应手。

读了那本事,明白了一个事理。体罚与变相体罚,实则是一把双刃剑。

之所以体罚,可能是被学生惹生气了,又或许是高高在上的心里在作祟。

学生或许被你的气势所吓倒,长久了,学生又如何看待你呢?除了鄙夷,可能也没有什么了。

变相体罚中最常见的抄写,抄得太多,老师也不看,想看也看不过来。这样一种状况,久了,学生又如何看待呢?除了鄙夷,可能也没有什么了。

种种“不人道”的措施,不但伤害了学生,还害了自己,如同“七伤拳”。

读了那本书,明白了要尊重生命,要遵循规律,面对学生问题,要不急不躁,找寻办法。这样做,于学生于自己,百利而无一害。

以后的日子,断断续续还读了一些书,但都非常零碎,得其表,从未尝其髓。

真正实现阅读常态化,还是在2011年。这一年,可以看作是我阅读史的第三阶段开始年。

那一年,大宝上中学,早出晚归,我呀闲得,唉,真没有什么事可做。从哪里寻找长久的乐趣呢?东寻西找,还是读书这条路最易走。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真的切实可行。

阿莫纳什维利的《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所展示的无微不至的爱心感染着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史(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