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力者无力,让无力者悲哀

让有力者无力,让无力者悲哀

这是我第三次读《围城》。

第一次读它的时候,是初中二年级,懵懵懂懂,只知道方鸿渐风流多情,喜欢三个女人;第二次是在高考之后,经历了人生第一个重大转折点,有了一定经历,再读《围城》,终于有了自己的一点想法。书中的人物之于那时的我来说就像是一个个小丑;第三次读《围城》,是在去年的暑假,因为疫情,我百无聊赖,重读《围城》,竟觉得钱钟书先生不是在写方鸿渐、唐晓芙,而是在写我自己。

或者说,他是在写我们每一个人。

《围城》借苏文纨之口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朔源的话,出自一句英国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优秀长篇,也是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小说中,主要讲了留学生方鸿渐为讨老人欢心,在毕业前夕制造了一个子虚乌有的“克莱登大学”博士学位证书并与众多学生回国。他在船上与鲍小姐有过一夜风流,但事后被冷淡。而此时同行的苏文纨对方产生好感。到了上海后,方鸿渐在银行工作,对苏的表妹唐晓芙一见倾心,期间认识了苏的追求者赵辛楣。方鸿渐最终没能得到唐晓芙,苏嫁给了曹元朗,赵辛楣也明白方并非自己的情敌,两人成为知己。后来为躲避战事,两人同孙柔嘉、李梅婷等人去往三闾大学任教,因为种种原因,方被复杂的人际关系困扰,同时被外表柔弱实则工于心计的孙柔嘉迷惑,最终两人离开三闾大学并组建家庭。方走进了婚姻的“围城”,与孙的矛盾愈加激化,最终对生活失去了热爱的故事。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惊讶于方鸿渐这一人物形象的生动、逼真,甚至有时会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方鸿渐。书中的方鸿渐,不是纯粹的好人,也不是彻底的坏人,他有些虚伪、软弱,和有时候的我多么相像啊!刚开始很疑惑作者为什么要选方鸿渐作主人公,现在想想,是我肤浅不明白了。想必方鸿渐代表的是社会上的大多数群体,普普通通但心中仍有诗和远方,不好不坏,但最终都逃不过一座座的“围城”。

唐晓芙应该是这本书里被作者注入的温情最多的人物形象了,她正如周敦颐所描述的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她“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新鲜得使人见了忘掉口渴而又嘴馋,仿佛是好水果。”她纯洁而美好,和方鸿渐一样,是理想型的青年。原本以为二人会成为夫妻,但唐晓芙追求的是女性彻底的独立与解放,要“占领他整个生命”,要留着空白等待她。这实在是一种过于理想的爱情观。最终两人只能转喜为悲,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

小说中的比喻等手法的运用让人惊喜。如开头:“夜仿佛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很好地把黎明的状态表现了出来。当方鸿渐去学校“做演讲”时,因为内容有些敏感,从而“有几个教师皱着眉头,那记录的女生涨红脸停笔不写,仿佛听了鸿渐的最后一句,处女的耳朵已经当众失去贞操。”单说涨红脸是苍白无力的,无法说服读者,但最后一句把少女的害羞、脸红刻画地淋漓尽致。化无形为有形,使人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类似的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同时小说诙谐幽默的风格也是可圈可点,虽然可能没有鲁迅先生那么犀利的文笔,但同样有着发人深思的效果。比如方鸿渐在准备演讲时临时抱佛脚,“他醉眼迷离,翻了三五本历史教科书,凑满一千多字的讲稿,插穿了两个笑话。这种预备并不费心血,身血倒赔了些,因为蚊子多。”仿佛眼前立马浮现了一个因为没有真才实学而不得不劳神劳力,维持“博士”形象的那个方鸿渐。而这种状态又是多少当代大学生在考试之前的真实写照呢?可见,一部作品之所以有魅力,不仅仅是那个时代的映射,也是后世的一面镜子呢。

这本书取名《围城》,作者借苏文纨之口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只是朦胧地感觉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是一座“围城”,他们没有结婚的时候,双方的感情是朦胧的、若即若离的。与其说方喜欢孙柔嘉,倒不如说方喜欢的是孙身上的那种需要他保护的感觉。但组建家庭之后,孙的本性逐渐显露,这使方鸿渐痛苦不已,活在婚姻的围城里。但重温一遍之后,发觉“围城”是无处不在的。方出国留学,他的学校是一座围城,方在这所围城里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他的父母的封建保守的观念是一座围城,制约着方鸿渐在国外的私人生活以及家里的弟弟、弟媳;三闾大学也可以说是围城,方在这里面受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困扰,最终逃脱了这一座围城。

也就是说,人生而自由,却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之中。整本书中,方鸿渐真心爱慕的第一个人是苏文执的表妹唐晓芙。他会因为与唐晓芙的约会开心不已、彻夜难眠,会因为唐晓芙的一句话反复琢磨,生怕自己的回复不够聪明体面,也会因为唐晓芙的冷淡暗自伤神甚至痛哭流涕。在对唐晓芙的爱情面前,钱老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幼稚的、对爱情充满非理性向往的方鸿渐。此时的婚姻对方鸿渐而言,正是那座迫不及待要冲进去的围城。作为书中“平庸”的典型,方鸿渐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他还代表了万千在时代动荡的背景下,虚荣学历且胸无大志的年轻人。面对残酷的生存竞争,这群人虽然并非卑鄙之徒,也不做偷鸡摸狗之事,但却缺乏与这场危机与淘汰对抗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在社会中处于不上不下位置的尴尬。方鸿渐想过冲破围城,决定离开定居之地去重庆闯荡,可惜动荡之下哪有安生之地,悲剧的结局仿佛已成必然,他只是从一座围城走向另一座围城而已。

所以,钱老的《围城》被奉为经典绝非偶然。通过精妙的言语描写琐碎的情节,钱老将书中那一时代的“浮世相”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看似轻巧的戏谑,却充满了“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处于枷锁之中”的讽刺。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围城》能够让有力者无力,让无力者悲哀的原因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有力者无力,让无力者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