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昭君,我想记录我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是我每日一篇文章的第1152天。
今天分享《海蒂》。
文学史上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比如明知道大侦探福尔摩斯是虚构的人物,人们去伦敦旅游却少不了拜访贝克街221B。同样,许多人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旅游,正是为了这本书的主人公海蒂。
《海蒂》是瑞士女作家约翰娜·斯必丽的代表作,至今被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上广泛传播。美国著名童星秀兰·邓波尔在1937年扮演了有声电影里的第一个海蒂,2015年版《海蒂与爷爷》更是获得了第66届德国电影界的杰出儿童或青少年电影奖。
约翰娜·斯必丽于1827年生于瑞士苏黎世附近的村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则是一位诗人。她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后来到苏黎世求学。从1879年开始陆续写了《海蒂》《在弗里尼坎上的一片叶子》《没有故乡》《格里特利的孩子们》等儿童书籍。
书中的故事多半是真实的,可以算是作者的童年回忆录。乡村美丽的自然景物,良好的人文环境给了作者很大的影响,为其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
据说作者写这些儿童书籍,最先是用来引导小儿子的,她希望能够陪孩子一起度过童年中最快乐的时光,让儿童天性充分发挥,也希望能够起到合理的教育作用,帮助孩子逐渐转变和进步。
因此这些故事的书名都冠以,献给孩子以及那些热爱孩子的人们的故事,以强调书籍给孩子的引导作用。所以《海蒂》是一部适合孩子和大人共读的治愈类教育书籍。它向我们展示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个人和环境的对照关系,表明人不是一个孤独的个体。只有学会与大自然沟通,与人沟通,才会获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成长。
前苏联女作家尼古拉耶娃曾指出,海蒂身上体现出一种对人类文明的疏离和与大自然的契合,小说也是围绕着以大山为象征的,大自然以城市为象征的现代文明之间的对比和冲突来建构情节。
小说里描述的阿尔卑斯山,处处充满了大自然的魅力。无论是对鲜羊奶、干酪、圆面包等食物的描写,还是对山上牧场纯真美好的放牧生活描写,都展现了一个仙境般的自然环境。
这种环境充满自由与爱,是每个儿童与生俱来的心之所向。相比之下,城市的生活充满了繁文缛节。埃斯曼先生家严苛至极的规矩,养成了女儿克拉拉柔弱安静的性格。海蒂望向窗口也只能看到鳞次栉比的房屋,熙熙攘攘的人群。看不到青草和鲜花,杉树和群山。
这样的家庭像是一个笼子,把自由与爱完全隔绝在外。海蒂的思乡情正是表现当代受礼节约束的都市人,对于田园牧歌般大自然的向往。除了大自然和都市的对比,《海蒂》还突出了人性具备的两面,一个是代表先天天性的动物性,一个是代表后天教育的伦理性。
小说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部分,海蒂在爷爷家,在埃斯曼先生家和海蒂重温爷爷家的时光。在海蒂初遇爷爷的日子里,儿童身上的自然天性占据了主导。
彼得就是一个完全按照自然天性,发展长大的孩子。他每天在牧场过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并不喜欢学堂的识字教育,所以他也很容易让感性战胜理性。他偷吃海蒂的奶酪,他因为嫉妒而把克拉拉的轮椅丢下山崖。如果他稍微学习一些伦理知识,接受更多的学校教育,就会意识到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海蒂在埃斯曼和克拉拉家里伴读时,儿童的伦理教育占据主导。女管家提倡礼仪知识教育,却过于严厉。她把孩子本来喜欢玩闹的自然天性、呵斥成粗野,又定下太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
克拉拉就是一个完全在伦理教育家庭成长的孩子。她温柔优雅却身体柔弱,在海蒂到来之前,缺少一个孩子应有的快乐。一旦她在课堂上打哈欠,就会被女管家当作是身体不好,然后被迫吃下很多补品,所以她的神经是时刻紧绷的,是一个没有体验过儿童天性的精神残疾者。
也正是这样,克拉拉对海蒂的友情格外珍惜。所以这本书其实想表达的是一种自然天性和教育伦理的平衡。以前的海蒂充分展现了自然的天性,但当她学会识字重回阿尔卑斯山时,海蒂开始有了自己的梦想,写一个自己的故事。
她可以既快乐地在牧场上玩耍,又可以依偎在彼得奶奶身边读赞美诗。她的心中有了光明模糊的影子“上帝”,在上帝的指引下,海蒂每一天的快乐不再是懵懂的无忧无虑,而是完善和充实自己的一种方式。
同样,克拉拉最后竟然能够奇迹般地站起来,也要归于这两者的平衡。来到了阿尔卑斯山之后,她有了海蒂一样的好胃口,也让她感到自己是一只自由的鸟儿,而不是被关在一个精致的笼子里。
伦理教育和复燃的儿童天性相结合。克拉的心结由此被打开,她也就愿意面对和希望已经残疾的腿能够好起来。可见孩子的天性固然要充分发挥,但这里面也少不了伦理教育的引导。只有依靠教育,让孩子的天性寻找到目标,一切才会如有源之水绵绵不绝。
我们从人和人的角度来看待海蒂的故事。德国人一向有写教育小说的传统,这些小说往往是一个由不懂到懂的过程,一个顽皮的小孩通过他人的引导,对世间万物有了真、善、美的发现。在自我与他人的对照和沟通当中,逐渐弥补了自己的缺点,学会了以更好的方式面对社会和人生,从而得到了心灵的净化。
外在表现为自身的成长,从这个角度上看,《海蒂》就像一剂教导人们回归人性的良药。它教会我们如何向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人,正视自我。书中几乎没有一个人物是反面形象,也没有一个人会伤心寂寞。
所有人都在相互陪伴当中得到了发展,完善了他们不擅长的那一面。海蒂在克拉拉家的学习,明确了自身的梦想。爷爷被海蒂感染,走出孤僻,得到大家的认可。克拉拉、彼得也在海蒂的影响下成长为健康而礼貌的小孩。
每个人都在寻觅更完美的自己。海蒂以她天使般的人物性格感染和打动了每一个人。她就像一个魔法镜,吸收每个人性格当中残缺的部分,回报以善良纯真和爱。所以被海蒂照耀的人,也都走向了更美好的未来。
爷爷一开始面对新来的孙女是充满着怯弱和质疑的,他的不善言辞甚至让他看上去很凶,也给村里人造成了这个人是个杀人犯的坏印象,但海蒂首先对爷爷抛出了自己的橄榄枝。面对自我封闭的人,主动关怀是最好的攻破途径。
果然,爷爷逐渐显露出外表下真实的一面,温柔细心。他遗失的真实自我被海蒂找回来了,海蒂融化他的内心。同样海蒂自身的成长也离不开爷爷,克拉拉,甚至是克拉拉家人的影响。他们将从海蒂身上获得的善良和爱,回照到海蒂身上,为海蒂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完成了相互促进,相互鼓励这样一个生生不息的大循环。
这本书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它创造了一个能够治愈人心的“伊甸园”,海蒂不像《绿山墙的安妮》中安妮经历过许多不同的人生时期,每个时期都在收获不同的成长。而海蒂近乎是一个西方宗教世界里面天使的代表,永远善良、纯真、快乐,单凭她乐观的精神就可以感染,拯救无数人。
唯一在她身上的变化,就是更加坚定了自我的信念。这种信念影响了其他人对希望的不懈追求。爷爷曾经自我封闭,不接受别人的爱,也很难尝试爱人,但海蒂点燃了阿尔卑斯山的真诚和希望。她用对待生活的乐观与热情感染了爷爷,于是爷爷渐渐尝试与更多人沟通,甚至愿意抛弃成见回到村里陪海蒂“过冬”。
这其实也是爷爷对于过往孤僻性格的忏悔,也代表他的心中种下了希望之光。克拉拉之前对自己能够治愈腿疾,没有坚定的信念。虽然每天吃着补品,接受教育,她却只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来到大山之后,她的笑容变了,梦想坚实了,她渴望能像其他女孩一样健康而自由,会奔跑,能给予别人帮助,而不止是永远坐在那里接受别人的帮助。
她最后能够站立甚至行走,不仅代表了身体的治愈,更是心灵的升华。鲁迅先生在《破恶声论》中批判过,打着信仰旗号实际却处处为自己的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精致利己主义,他呼吁每一个人都能够发其心声,观其内曜,找到自己心中的真切情感,并让它的光芒覆盖自己,成为心中有坚定希望之光的人。
这与海蒂正好有异曲同工之妙,大山是爷爷和克拉拉最好的教堂,也是我们最好的心灵花园。因为有了希望,所以爱有了坚定基础,它们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海蒂如一团火,燃烧着永恒的光与热。这团火不是兀自燃烧的,它需要众人拾柴。
正如海蒂从不是孤独的个体,她需要与大自然接触,与更多人接触,从他者获得爱的能量。这才能让伊甸园生机勃勃,让希望与梦想保持恒定的温度,让真诚与勇敢贯穿人生。
如果说爱是文学永恒的话题,那海蒂就是始终保持爱的人,她相信只要有爱存在,一切都会变好。这种人可以无关宗教,无关利弊,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心呼唤。
书里的每个人其实更渴望爱,海蒂是一个孤儿,却并没有像一般孤儿一样自怜于身世,她乐于幻想,把大风想象成魔鬼,和杉树做游戏,和山羊们愉快地对话。即便如此乐观,她也会在埃斯曼先生家,表露出无比思念爷爷和家乡的一面,她身上具有自我独立和寻求依靠的双重性。就像爷爷在小说里和海蒂的对话一样,海蒂问这些花本来不是这样的,为什么现在变成这样子。
爷爷回答说,花喜欢在阳光下展示它的风姿,而不愿意捂在你的围裙里。这种诗意的带着些俏皮的语言,也展现了别人眼里的怪爷爷,内心深处潜藏的爱。
爱在小说中不是一个空洞的话题,而是贯穿全文脉络显露出来了一股柔情。如果可以超越对自然和都市的局限,那么爱可以藏在每一个细节里。很少有作品可以带有温度地描写爱与自然,也很少有作品可以以天然的语言表达希望与信仰。但是《海蒂》做到了。
如作者所言,这是一部献给孩子以及那些热爱孩子的人们的故事。每个人书里都会找到自己最快乐的那一面,收获最诚挚的温情。这既是海蒂在与书中的世界沟通,也是海蒂在与书外的我们沟通。读者去阅读书籍,像是在与书中的人物聊天。
海蒂治愈了爷爷和克拉拉,也会一样地治愈读者的心灵。如果想让小朋友走入书中爱的世界,学习爱人或弥补生活中缺失爱的遗憾,《海蒂》无疑是一本很棒的书,因为它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首很长的叙事赞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