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07 宋宋
【简述】
《天鹅》是一本人物传记绘本,讲述的是俄罗斯芭蕾舞女皇安娜 · 巴甫洛娃因为一场芭蕾舞剧,爱上芭蕾,孜孜不倦追逐梦想的故事。作者劳雷尔· 斯奈德是绘本、小说以及诗集的作者,目前定居在亚特兰大,直到现在还坚持跳舞。绘画作者朱莉· 莫斯塔德是一位插画家、艺术家,现居温哥华。余治莹老师翻译。海豚传媒出品。
故事以时间为序,从安娜小时候讲起,芭蕾贯穿一生,直到人生落幕。画者用简洁的笔触,表达了唯美、清新的风格。
故事从护封就开始了。
一位身穿粉色连衣裙的女孩,左脚脚尖着地,右脚轻轻抬起;右手高高抬起,掠过头顶,左右展开身后的羽翼,面庞安静、满足,长发飞扬,一副享受其中的感觉。细看,我们也会发现她没有芭蕾舞鞋,没有优雅的芭蕾舞裙,甚至裙摆上还有一块补丁……
为什么是这样呢?
【人物原型】
安娜·巴甫洛娃是20世纪初芭蕾舞坛的一颗巨星,她为芭蕾作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
安娜·巴甫洛娃1881年1月31日生于圣彼得堡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农民出身的士兵,很早就过世了;母亲以帮别人洗衣服维持生活,十分贫苦。巴甫洛娃10岁时考进圣彼得堡舞蹈学校,经过九年的艰苦训练进入马林斯基歌剧院芭蕾舞团并迅速升为该团首席女演员。1910年她组织了自己的小型芭蕾舞团开始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在长达二十年之久的旅行演出中,她到过中国、埃及、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亚等44个国家,行程约50万英里,演出数千场,观众不计其数,所到之处给予许多人激励和鼓舞。所以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怀念,还有感谢。
安娜坐在一把椅子前端,身体前倾,趴在窗台上,看着漫天飞雪,她在想什么呢?(想出去玩?憧憬未来?)
当我们把视线移回室内,为什么房间挂满了衣服?(妈妈以帮别人洗衣为生)
在这个房间我们还看到一张家庭合影,为什么只有妈妈和安娜?(父亲很早就过世了,现在是她与妈妈相依为命)
在这个跨页上,视觉由远及近,往远,我们看到了大雪纷飞,很多城市里的楼房;往近,我们看到一个雪橇车,上面坐着安娜和她的妈妈(还有车夫),我们能够看出来雪橇车从画面的左侧驶来,正在前往一个地方……画面在这里是有交待的(那个绿色的建筑物)。与搭配文字共同阅读,我们能够感受到偌大城市里普通家庭里的母亲给孩子的爱。
画面中,高大的楼房、暗黑的夜、漫天的雪,都在对比着左下方这个小小的女孩儿,此时我们再读出画面中跳跃的文字:
“突然……啊!
灯光。
灯亮了!
即将发生什么事……
弦乐响起,
舞裙翻飞,
咝咝声和嗡嗡声……
嘘!
一切开始了!”
“一切开始了”,一语双关,既说明了芭蕾舞剧《睡美人》即将开始,也说明了安娜的舞蹈人生即将开始。
跨页表现了舞台的全景,画面仿佛镜头一样跟随安娜的目光在一步步的拉近……让我们这些读者也来感受芭蕾的优雅和艺术的美感,此时我们似乎能听到柴可夫斯基《睡美人》的乐曲……
又是一个跨页,带我们来到观众席。
仔细观察,这些观众似乎并不是都在专心而陶醉的看剧,他们在做什么呢?(窃窃私语、打瞌睡……)安娜呢?(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舞台上发生的一切,她是那么专注,那么投入)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有钱人很容易去看剧,他们习惯了;他们只是为了凸显身份才参与高雅的艺术活动;小安娜第一次看就爱上了芭蕾舞……根据听者年龄段提问,给与回应)
安娜现在在哪里了?(家里)怎么看出来的?(挂满衣服,还有妈妈在晾衣服)
从剧院回到家里的安娜在做什么?(跳芭蕾、模仿芭蕾)她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喜欢。询问听者:你有过这样的时候吗?)
孩子们模仿能力很强,也只有孩子会因为喜欢而发自内心的模仿。她妈妈对此的态度是这样的呢?看着图画,读者文字,我们知道了:安娜有一位真正爱她也支持她的妈妈,没有因为生活贫困去限制孩子,也没有因为生活奔忙而去阻止孩子……你也一定提到了妈妈的哼唱……安娜的生活环境充满爱。
此次画者还用两只松鼠来烘托气氛,画面更加充满温情。
两页画面,环境一样,人物们却是一进一出。预示着安娜梦想的进进出出。
配合文字,我们知道了:原来妈妈终于同意了她去参加皇家芭蕾舞学校的考试,安娜兴高采烈的进去了(左边),后来呢?安娜低着头,落寞跟在妈妈的身后……为什么是这样?(没有被录取。录取年龄是10岁,安娜此时8岁)
安娜在等待的时光里都在做什么呢?(帮着妈妈洗衣服,联系跳舞)
这一页,小松鼠在干嘛?(互相玩着,不再理会安娜)为什么是这样呢?(练习基本动作是枯燥乏味的;每天的动作都是一样的,没有新鲜感……)
这样日复一日的练习会有什么结果呢?(翻页之后会有一个惊喜出现!)
两年后,安娜又一次来参加考试了。老师和同学远远的观看,目不转睛的观看……
结果怎么样呢?配合文字,喜悦的表达“太棒了!”
画面中各个人物的形象、神态似乎都在认可安娜的表现。
这一页,一个个芭蕾舞蹈动作顺序排列着,当转身一次,再一次,我们能够感受到安娜录取后的学习是怎样的,每一个动作她会认真练习,每一天的功课她会认真对待,即便发现自己的弓形足并不适合跳芭蕾,她也没有放弃,而是自己想办法,亲手缝制适合自己脚型的舞蹈鞋(现在的足尖鞋就是以安娜的舞鞋为原型制作的,足尖鞋采用较硬的材料制成,前脚掌和脚跟支撑足弓。鞋子顶部的一部分,即鞋头,采用硬质材料,以支持脚趾和脚掌。)
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安娜登上了舞台,看舞台上的的安娜、台下观众的背影、舞台边的同学……再读着旁边的文字,我们能够强烈的感受到周围人对安娜的欣赏和质疑,但是舞台上的安娜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光有梦想是不够的,你必须刻苦努力,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绩。她从不因获得荣誉而停步不前。
即便获得了周围人的认可和欣赏,安娜仍旧很谦虚,她在不断的取得成绩:她跳得最好的就是天鹅,“安娜是一只天鹅。”
图文合奏出这个故事的又一个高潮。
安娜不仅是一位突出不凡的舞者,她最大的贡献在于她相信芭蕾是适合任何人的舞蹈。因为芭蕾改变了安娜的生活,她相信芭蕾也能改变其他人的生活。她不仅将她的舞蹈表演给有钱人看,也分享给贫穷的人欣赏,所以她巡回世界各地的演出,给到许多人激励和鼓舞。
那个年代的芭蕾舞者多少运动型的身材,而安娜纤瘦、脆弱,腰部柔软,弓形足严重(没办法做好踮脚尖的动作),但是安娜凭借聪颖的天分和持续不断的努力,毕业的时候已经将自己的弱点转化为傲人的优点。安娜成功的塑造了很多形象,在这个跨页上就是一个整体亮相:她表演过吉赛尔、仙女、睡美人,尤其是天鹅……
由于战争安娜没有再回到故乡圣彼得堡,她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生活:饲养天鹅,教授孩子们芭蕾舞……
1931年,这位曾为世人倾倒的"天鹅",在一次旅欧演出途径荷兰海牙时,感染风寒,一病不起……
病床上的安娜仍旧念念不忘芭蕾舞步,念念不忘她的芭蕾舞裙…… "请把我的天鹅服装准备好!" 便是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
跨页又是一个拉开帷幕的舞台,空无一人,只有几根羽毛飘落……
安娜溘然逝去的这天,英国皇家芭蕾舞团正在进行演出,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后,乐队指挥宣布由安娜·巴甫洛娃表演《天鹅之死》—— 帷幕徐徐拉开,乐队奏起圣·桑的乐曲,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束追光在缓缓移动……巴甫洛娃虽然离去,但她像一只不朽的天鹅永远为人们所怀念。
绘画作者巧妙的运用了“雪天”这个场景,憧憬未来看向窗外是下雪天,第一次去看芭蕾舞剧《睡美人》是个下雪天,去参加考试是一个下雪天,……感人风寒、溘然逝去都是在雪天……这一页,天鹅的双翅和雪花呼应,安娜对芭蕾舞、对天鹅舞有着深深的眷恋。
晾衣绳上悬挂的几条芭蕾舞裙、一张安娜·巴甫洛娃的剧照,还有一把椅子……(这把椅子我们也可以从开篇再看一遍,它在哪几处出现过?)此时,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这么几样东西,既是怀念,也是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