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秋游”(一)

 

              童年趣事(秋游)

我小学初小(1958一1962)就读于醴陵第三小学,学校位于城区东正街先农坛内(现醴陵博物馆)。那个时候的先农坛蔚为壮观,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屋顶上各种琉璃制成的吉祥花鸟兽栩栩如生。可惜文革时期破四旧全给毁掉了。后来虽然补上去了,但全然不是原来的样子。

    学校门前就是淥江河,原先下到河边就可以看到一道用枞树桩筑成的拦河坝。拦河坝对岸有一座很大的水筒车每天吱吱呀呀不停地转动着,将河水引上岸,灌溉着泉湖垅里的百亩大丘。

    原先的东正街,路中间是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的,人行道是青砖铺成的。

    小学期间,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去春游、秋游。我是比较喜欢秋游的,因为,秋高气爽不会下雨,山路不湿滑可以走得更远,还可以在山上釆摘野果有更多的乐趣。

    每当学校通知组织秋游活动时,我们这些小学生都是欢呼雀跃,迫不及待的跑回家把消息告诉自己的父母,为的是让父母帮我们准备好参加秋游活动的用品。其实,那个时候也没啥准备的,就是把秋游当天的午饭准备好就行了,什么零食、水果在那个年代基本都没有,就连水也不准备,因为那时候河水、山溪水都是可以喝的。

    大部分同学带饭都是用一只碗,盛上饭后上面盖一个碟子,再用一条方手帕扎紧可以了。我经常是用哥哥们带饭的一只锡合,可以分开盛饭盛菜感觉比其他同学要好一点。大多数同学带的饭就是白米饭加一点咸菜,这在当年也算是不错的了。

    那时候我们学校组织秋游活动一般都会去西山。从东门上学校出发到西门渡口过河,从淥江书院旁边登山。西门汽车轮渡大约位于现在的书院吊桥附近,当时所有经过醴陵南来北往的汽车都必须从西门轮渡过河,是106、320国道的必经之路。过河后沿着小路从淥江书院的两棵参天大樟树中间穿过(二棵大树已成为醴陵的网红),拐上山路,一条小溪从路边潺潺流过,小溪旁边有一块平整的石头人们叫它马蹄石,因为石头上有二个非常明显的马蹄掌印而得名,我现在仍依稀记得那块石头的模样。可惜这些景象早已消失了。

    正式登山秋游的路线是从淥江书院上山后,经过红拂墓、三姊妹、最后到水濂洞。

    红拂墓大家对它的历史典故都比较熟悉,流传千百年来都没有改变。

    “三姊妹”很可能很多年青人就不一定知道它的传说了。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据传,很早以前山里有一财主家中小姐与她的相公分别了,因相公外出谋生是走水路从淥江河中和码头(现星火瓷厂一带)坐船顺江而下的。相公外出后很久都没有信息,小姐思念相公每天都带着二个丫环、小猫小狗和女工织筐坐在山顶朝着相公回来的江边眺望,盼着相公早日归来。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姐始终没能等相公归来,最终小姐、丫鬟、小猫小狗、女工织筐都变成了石头成了永远的等待。最大的一块石头是小姐,其次二块是丫环,散落在附近的是小猫小狗和女工织筐,先人们给它取名叫“三姊妹”。具体方位就是金盆亭上山往望江楼方向中间路旁,由于一位非本土名人一时兴起给它取了一个“五老峰”的雅号,把“三姊妹”原名給盖去了。所以,现在大多数年青人都只知“五老峰”而不知“三姊妹”。

    唉!扯远了,还是来说说秋游的趣事吧。

  那时候秋天的西山,林木茂密、色彩斑斓景色迷人,灌木丛中随处可见各种成熟的野果挂满枝头。有板栗、毛栗、苦居子、尖栗子、阳冬办(本地土语).…。我们这些毛头小孩不怕荆棘,不怕毛毛蟲,划破手脚不怕,挂烂衣服不要紧,只为了能摘到几个野果。满山都是同学们的叫喊声,惊喜的笑声,为了几个野果在树从中奔来跑去。“阳冬办”摘了就往口里塞,吃得满嘴乌黑,你指着我笑、我指着你笑天真可爱。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一边摘野果一边朝水濂洞方向走(低年级的学生一般不会去水濂洞),日过中午才能到达水濂洞。

    水濂洞在山㘭底下,是一个天然洞穴,洞穴不深也不大,能容纳几十个人,洞内冬暧夏凉。一股溪流在洞口上方变成一濂水幕从洞顶洒下,水雾拂面清爽舒服,水花溅落在洞口形成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水池。口渴的掬一掌溪水解渴,脸脏的捧一把清凉溪水洗净摘野果粘满的灰尘。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叫累,只有欢笑与欢乐。每个同学都是带着釆摘来的胜利果实,唱着歌返回自己的家。

  60年前 ,那时候的我们没有骄气,没有顾虑,家长放心,老师放心,自由自在、天真烂漫,多么美好的童年学生时代啊!

       


                      英姿哥

            于2020年中秋国庆双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趣事“秋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