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请回答1988》:父亲表达爱的方式影响孩子的一生

电影《请回答1988》有句经典台词:“爸爸对不起你,爸爸也是头一次学当爸爸。”让众多人泪目。

艺术没有边界,有价值的艺术影片总能让人产生共鸣。如果我们都能成长在一个被爱包裹的家庭里,人就会进化成更完美的人。


善于表达爱的父亲对孩子而言是福气

德善出生一个普通的家庭,母亲养育有3个孩子,德善排行老二,上有姐姐宝拉,下有弟弟余晖。德善是一个乐观懂事的孩子,在家中总是不争不抢。有次姐姐的钱包弄丢了,姐姐怀疑是德善,她拿起德善钱包要翻来检查。这次她崩溃了为什么姐姐要翻她的钱包而不是余晖的。被妈妈安抚“就算是余晖做的也不要说他什么,他会闹情绪。”但是却从没有人在意过她的情绪,她也有自尊心,也会闹情绪,妈妈却一直在忽略她的感受。不仅如此,父亲也一直忽略她的感受,父亲总是偏爱余晖,每次下班后都会偷偷给他买冰淇淋,德善似乎从没有体会过被偏爱的滋味。不单是吃的,穿的也是姐姐宝拉剩下的衣服,连过生日都被要求一起过。德善极力要求单独过生日,可父亲却不以为意拒绝了。她终于崩溃了“我是可以随便对待也无所谓的人吗?”她本以为自己的懂事和谦让会换来父母的疼爱,可最后却只是被一次次的忽视,直到这一次的哭闹,父母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忽略这个善良懂事的女儿已经太久了。

在德善生日这一天,爸爸偷偷把她拉到一旁,为她庆生,爸爸认真对女儿说:”爸爸,对不起你,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所以我的女儿稍微体谅一下。”那一刻德善感动得哭了。



可长年累月的习惯更是难改,有次家里煤气泄漏,爸爸妈妈带着一大一小仓皇而逃,待反应过来时,德善又被落下。

德善的父亲早些年在银行上班,给人家做担保因为背上了债务家里过的十分拮据,他们全家住在地下室,尽管一家人其乐融融,却也改变不了父亲好实施穷人的习惯。他从老奶奶手里买回一大堆的土豆还有蕨菜。平时母亲的乳霜没有了都舍不得买,而父亲却为远方破产亲戚买了一盒昂贵的磁带。父亲穷且好施的习惯让这个原本拮据的家雪上加霜,他们不得不向邻居借钱。不小心听到同学喊余晖“半地下室”感到万分内疚,尽管如此他喝酒时看到老人谋生还是于心不忍买下老人的物品。

明明过得不尽人意,却仍看不的世间疾苦。

有天他得知自己背负的债务终于还清了,难熬的日子总算到了头。父亲圆了女儿宝拉考司法的梦想,父亲早些年因为背负债务无法提供女儿完成学业心有愧疚,所以对宝拉总是有求必应,这一次,父母一一满足了孩子的需求。“作为父母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实现梦想,爸爸觉得很对不起。”善于表达的父亲,和敢于去争取爱的德善,他们一家过着简单幸福生活。

正如德善父亲说的“爸爸,这会的梦想就是,我家宝拉,我家德善,我家余晖,没病痛,健健康康的。”这是多数父母的梦想,作为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子女平安,家庭和睦,而作为子女的我们更要得懂得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尽力去成为他们的依靠。




父亲敢于表达爱影响女儿一生

电影中全程的泪点就是父亲温暖的话,“爸爸对不起你,也是头一次当爸爸。”这是多少身为子女最期盼从父母口中说出的话。我们终其一生都在等待那句话,可终究还是等不来。大部分的家庭没有德善那样的幸运,有一个能理解孩子情绪的父亲。

中国的父爱是沉重而含蓄的,这一点就和国外的不同。大部分的家庭都会有共同的特征,一个焦虑的母亲和一个缺席的父亲。父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父亲是孩子的领路人,父亲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榜样。父亲的言行和爱会影响孩子一生。如有幸能遇到这样敢于表达爱的父亲,是孩子一生的福气。孩子从一出生就能感受到父母的存在,而父亲缺席孩子的成长,将会造成孩子严重缺爱的心理。

生活中我们总会轻易得到父母的爱,但却难以换来父亲的一句道歉“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子女从一出生似乎就亏欠着父母的,长大要为家里分担家务,要听父母的话,即便渴望爱也不敢去争取。有人说,会哭闹的孩子有糖吃。但事实并不是。我的表妹曾在父亲前哭闹,自己得不到偏爱,心理有些扭曲。而她的父亲不以为然,自认为很了解孩子,父亲变本加厉打骂她,在父亲的观念里,孩子不听话就要挨打。孩子的不到父亲的爱转身离开那一刻,心伤透了。打是疼,骂是爱是多少父母持有的错误的观念。女孩身上心上到处是躲不掉的伤,后来我表妹离家出走了好几年,结婚也从未回过家。而我从小也很少得到父爱,从小父亲忙碌的身影,很少陪伴我,后来造成我过早的恋爱和产生了严重的抑郁情绪。长期得不到爱的孩子没有生机和活力。没有爱的孩子,内在活力无法流动,涌现出爱,会造成爱的堵塞,没有爱人的能力,更难以接受被爱。反观那些得到爱的孩子,魅力四射,充满生机活力,他们聪明伶俐,大方自信,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父亲不善表达爱会造成孩子严重缺爱,一生都在寻找爱,极少能体验到活在的意义。

电影《被嫌弃松子一生》里的松子父亲是不懂表达爱的,在松子给妹妹分享自己遇到新欢时,松子单纯想到就是和妹妹分享喜悦。纯粹为传递愉快的情绪,而在父亲看来松子却是一种自私的表现。父亲指责她自私,原因是“妹妹生病无法获得像她一样的幸福人生。”这让极度渴望得到父亲认可和爱的松子伤心透了。有人认为,松子一生里遇到各种糟糕的恋人与父亲相关。

父亲死后,松子在父亲的日记中看到每一封信后,父亲总会写到“没有松子的消息。”这时的松子才发现父亲的爱隐蔽不见光。只是未被证明的爱,再也不可弥补

父亲在生活中扮演着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角色。轻易说出爱似乎很艰难。但不代表父亲不爱孩子,哪个父亲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

多么羡慕德善父亲,懂得在适合时机表达爱,用爱的语言去包裹孩子,真正能满足孩子渴望被爱的心,一句“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希望女儿能稍微的体谅爸爸。”足够让孩子有力量去对抗生活,减少受伤,会遇见更美好的恋人。因为孩子知道外面再多风雨家里都会有这样一个人默默的爱着自己。这样的人怎能不幸运?


常常被忽视的孩子会有怎样的一生

被忽视的孩子会有怎样的体验?随着二胎的开放,父母的教养也变得越加重要。我常看到二胎的妈妈因为二胎的出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老二身上而忽略了老大的感受。别看孩子小,其实孩子在幼儿时期就能敏锐的察觉到父母的偏爱了。孩子会认为父母有了第二个孩子就会不再爱自己这样的执念。

如果德善没有遇到这样的父亲,而是选择在宝拉生日时情绪崩溃大哭大闹而换来父亲的一扇耳光会是什么样的?父亲是孩子的整个世界,假如连父母都不再爱自己了,活着又还能指望得到谁的偏爱?

我记得一则小故事,一只小蚂蚁对妈妈说:“妈妈,我们那么的渺小,没有人在意我们。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蚂蚁妈妈对小蚂蚁说:“孩子,我们尽管很渺小也有人在乎你。爸爸妈妈在意你。”

长期被忽略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不顺,他们遇到挫折容易被打败,生活变得麻木。他们无法从他人身上获得爱,因为他们从不懂爱。

爱贯穿人的一生,人总是需要爱与被爱,不管在任何时期,爱总是生命的主题。

《被嫌弃松子一生》里面的松子童年是不被爱的,他有一个不苟言笑的父亲,和一个生病的妹妹。但是父亲却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妹妹身上,长期缺乏关注以至于松子总是很难过,看见爸爸郁郁寡欢还会做鬼脸逗爸爸开心,但这样的她形成了讨好型人格。造成松子离家出走是一次与妹妹分享自己偶遇新欢的趣事,本以为父亲会理解,却没想到换来父亲指责,这伤透了松子的心,此后她离家出走,遇到挫折也总是把所有问题怪罪到自己身上。离家出走多年,她遇到穷困潦倒的作家,背叛他的男人,以暴力为生的男人,她渴望从那样的人身上获得爱,然而童年长久空洞缺乏爱的她用尽一生都弥补不上。她想要的爱,男人都无法给予。直到听说父亲因脑溢血死去的消息,才真正感到释怀,原来她这辈子最想要获得认可的人死了。

松子终期一生都在寻找爱,却一直被嫌弃,被亏待,被伤害。

缺爱的人有会有两种极端的行为,要么极度渴望得到恋人的爱,变成偏执狂人像松子一样。要么是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生活平庸却没爱的能力人,像松子遇到的第一个男人一个穷困潦倒的作家一样,始终无法去爱人。他把自己困在文学的边缘,不去爱也不懂接受被爱,唯有自我了结才能解脱。

爱是一生的信仰,每个人都需要爱。但成年后的我们多数徘徊在爱的门外踌躇不前,没有勇气去爱,也不敢去冒险争取爱。或许我们应该像德善那样去争取,去赢得爱。一个得到爱与被爱的孩子一定是活得快乐而骄傲。

请不要忽视身边需要你的爱的人,要珍惜爱你的人,也一定不要忘记,好好爱自己。

生而为人,来人世间值得体验爱与被爱。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影《请回答1988》:父亲表达爱的方式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