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信任

“教育的圣经”

在师生关系中,信任是前提。没有信任,教育将无从发生。

在缺乏信任的教室里,教学将成为一场交易。纵然,这种交易会被披上一些诸如“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之类的外衣,但这种“为了”,是市场交换意义上的“为了”,是片面地视学生及家长为消费者的“为了”,是丧失了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功利主义的“为了”,为害甚大。

在这种功利主义教育背景下,学生被分为好学生和坏学生,好学生是“值得信任的”,坏学生是“不值得信任的”,不值得信任,必须要持续不断地给予相应的惩罚以使之遵守规则。

但教室毕竟不是市场,教师不是商人。商人可以因为对方的违约而放弃交易,但教育活动中,教师却无法也不能因为学生的错误而放弃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同时无条件地信任学生或曰无限信任,一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有限信任都必须建立在无限信任的基石之上。

无限信任,一言以蔽之:教师必须坚定地无条件地信任学生!纵然学生一直遭遇失败,这种信任仍然存在并且根深蒂固。

无限信任本质上是一种抽象信任或曰绝对信任,即这种信任并不落实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上,而是体现于对学生的发展可能性的信任,或者说,是对学生力量的信任,未来的信任,对生命本身的信任,是岁月对种子的信任!教师要使这种信任逐渐转化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信念;这种信任,是教师这一职业所必需的绝对律令。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任何学生可以说“已经达到极限,从他身上再也得不到更多的东西了”。教师对于某些学生的判断,往往基于学生此刻落后的现实,而不是基于对学生潜在能力的敏锐判断。如果教师轻率地产生这种认为学生“无可救药”的判断并维系这种判断,那么这种对学生潜在的可能性的不信任就会被强化。

换句话说,教师不能因为学生在某一领域或某几个领域中的暂时失败,就宣判这个学生为不可救药的。

应该承认,基于某种原因,教育是有可能失败的,或者所达到的高度极其有限。然而越是如此,教师的信任越重要,信任之,则一切尚有可能;不信任,则一切皆无可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绝不是事实,到这句话却表达出了一种对于教育而言至关重要的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辅导过的许多差生,都是经过数年的细致努力,如果没有无限信任,这一切如何可能?教育者的神圣伟大便在于此。

如果没有无限信任而只有有限信任,将有可能产生非常糟糕的结果。相反,教师如果对学生具有无限信任,那么学生就会感到,自己的落后只是暂时的,自己的人生并非一无是处,学生就有勇气面对挑战并越来越不惧怕失败。

无限信任与有限信任的区别在哪里?

无限信任,是对人的信任,有限信任,是对事的信任。对人的信任意味着,教师要相信每个生命,无论他现在处于何等落后的地位,以后必将获得深刻的发展,即使不知道他将如何发展。对事的信任意味着,教师必须在事务上提出适合学生的标准并苛刻地要求学生,学生能够持续达到目标,则加强信任,反之,则削弱信任。要防止这种情形出现,即总是将人与事捆绑在一起,对事的批评演变为对人的否定,“你这件事做错了”变成了“你不行”。用干国祥老师的话来说,即“对灵魂无限信任,对错误零度宽容”。

除此以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必须言行一致并发挥榜样作用,让儿童感到自己是可靠的,值得信任的。

“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你必须严格地、坚定地关注儿童,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儿童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

“在学校里,不应当搞空洞词句和空洞思想。要珍惜词句!当要求儿童说出自己的思想的时候,要保持审慎而细心的态度。不要让那些高尚而神圣的词句,特别是关于热爱祖国的话,变成了磨光了的旧分币!真正的爱是不必声张的。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去讨论爱。”

要与儿童建立信任,必须努力做到:不用欺骗的方法教育儿童;不承诺做不到的事,一旦承诺,就要尽力兑现;不要鼓励儿童说大话、空话、仅仅只为讨老师喜欢的话,以及许多注定无法兑现的话;不强迫儿童说违心话;耐心地倾听儿童,向儿童表达老师对他的信任,以及显示老师是可以信任的……

除此以外,还要防止对学生的假信任。即并非真正的信任,而只是以信任为手段企图获得教育效果。甚至可以说,许多劝告教师要信任学生的文章或书籍,都因为忽略根本而导致假信任。以至于许多教师天真的认为,只要告诉学生“老师信任你”,就可以产生神奇的效果。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甚至许多时候,教师以为自己真的信任学生,但如果探究根源,仍然是假信任。

因为真信任不仅仅是个表态的问题,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1.教师是否热爱学生?

这种热爱意味着,在任何教育教学中,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根本的出发点。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在许多时候,学生的发展,会与学校的行政决策、学校对老师的要求尤其是短期成绩的要求等因素发生冲突,特别是可能与教师的利益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抉择权变,将是教师是否热爱学生的试金石。

2.教师是否有足够的专业能力?

极少有人意识到,信任的同时,甚至于更主要的是个能力问题。如果你骨子里无法相信一个学生的未来,那么无论你重复说多少遍“我信任”也无济于事。无限信任的增强,往往离不开教室指导下学生的点滴进步甚至不期而遇的飞跃。这种时刻出现的越频繁,教师越容易产生无限信任,这显然非常需要专业理解力和指导力。其中最困难的是,纵然学生一直落后,教师仍然坚信不疑。

仍然可以用罗曼罗兰的那句话来结束:即便我对这世界已看的透彻,但我仍然深爱着这个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