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读书时的四大恶习,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读不完一本书了!

总有朋友和我抱怨,我怎么就读不下去书呢?要么就是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要么就是被读完什么东西都没记住全白读了...

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

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读书中的一些坏习惯,帮你解决读书难的问题。

一、不看目录,看到书名或作者是谁就直接读

很多朋友都不喜欢看目录,看到喜欢的书名,或者喜欢的读者,就直接点开看了。

但是读了一段时间了,发现这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味同嚼蜡,可读起来了又不忍放弃,实在难受;

或者读了一半了,感受干货很多,但是思绪很乱,跟不上作者的思路,脑子一团浆糊。

所以,读一本书之前,一定要看一下目录,了解这本书写的是什么,整体的框架结构如何,方便自己跟上作者思路,与作者同频。

二、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书中提到的资料,停下来去查阅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说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是说读书不必在意一字一句的含义,通读下来能理解文中意思就可以,遇到有感悟的句子,甚至会高兴的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便是读书的乐趣。

如果读书时,每次遇到不认识的字,便停下来去查阅,等你找到字典查到这个字的含义时,早已不记得当时语境了,哪里又有读书的乐趣呢?

甚至你在找字典的时候寻到了其他东西吸了你的注意力,你连找字典这回事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更何况再去接着读书呢?

读书不用在意一字一句的得失,在上下文的语境中你自然会了解其含义。

就像我们上学时英语考试一样。

英语考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形式是阅读理解,考的便是你对英语的阅读能力。

阅读题目中经常会有一道题目考察我们对某个单词的理解。这个单词不再我们的学习范围内,而出现在了阅读文字中,只要我们读懂了这篇文章,自然会明白这个单词的含义,就可以轻轻松松选出答案了。

考试的时候可没有字典供我们查阅啊,我们总不能因不能查字典就放弃这道题吧,这可价值两分呢?!

我高考时仅仅相差一分在全省内就相差了一万人,你想想这两分有多么珍贵了吧。

读书重要的是体验,不要被一个字词影响了整体的感受,破坏了读书的乐趣和连贯性。


三、边读书边玩手机

很多人觉得这不可能,我们读书的时候怎么会有空玩手机呢,甚至很多人都选择读电子书,更不可能用手机做其他事情了。

但是你确定真的可以做到专心读书不玩手机吗?

看一下下面的场景是不是有点眼熟呢?

准备看书学习了,发个朋友圈记录一下,为奋斗不止的自己打call;

手机响了,谁发信息了,我看看什么事,随手回复一下;

咦,谁给我刚才的朋友圈评论了,我得去看看…

书还没有读五分钟呢,已经发了一条朋友圈,和两个朋友聊天,回复了三条评论了…

这是不是读书时的你呢?

其实很多人读书时都很容易被外界打扰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而已。

樊登读书时也和我们一样,经常会忍不住看手机。所以,他读书时总会刻意把手机丢到一边,自己悄悄躲到楼上去读书。

我们租的房子连个单独洗手间都没有,更不用说二楼了,但是读书时把手机放一边还是可以做到的。


四、读书从来不做笔记不总结。

我以前读书有个毛病,总喜欢看进度,查看自己这本书读了多少了,我距离下一章还有多少页,所以读起书来犹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很少细品,一本书读完了,书跟新的一样,脑子也跟新的一样,没啥长进。

上学时老师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早就抛到了脑后,读完就已经很有成就感了。

每次和朋友聊天时,每提及一本书,我都会骄傲地说:这本书我读过。这让我觉得倍儿有面子,倍儿骄傲。

但朋友一旦让我评价这本书如何时,我除了很好,不错,挺好的,实在说不出太多的词了。

听到别人说这本书写的如何如何时,有时候我觉得对对里面好像有这么一段,有时候觉得我们俩读的是一本书吗,我怎么不记得这些内容呢...


读书一定要记笔记,记笔记不是单纯的划线,更重要的是记录下你的所思所想。

很多朋友把记笔记单纯的理解为画重点,这是不对。

这一段话为什么会触动你,让你想到了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把这些东西记下来,才更利于阅读吸收。

长期坚持一件事,不能单纯靠意志力,因为意志力是有限的,所有的事情都会消耗你的意志力,长时间它也会被耗尽,反而会适得其反。

想长期坚持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内心的认可,二是制造适合的环境。

我们既然想要读书,就要制造适合读书的环境,

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把手机扔一边,准备好笔墨,如此,正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盘点读书时的四大恶习,终于知道你为什么读不完一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