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15.39:有教乃上行下效,无类需为政以德

「卫灵公篇第十五」39

【原文】

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为政者)通过(为政以德、约己以礼)施行教化,可以消除民众间(君子与小人)的差别,(使人人皆为君子)。”

【注释】

“有”,在古汉语中常用于动词之前,以表示动作完成。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仍有沿用,如“有失体统、有失尊严”等。

“教”,在《说文》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即通常所谓的“身教”。

“无”,此处应指“使……无”,使动用法,意即“消除”。

“类”,种类、差别。《论语》中有“仁”108处、“君子”107处,故此处应是指“仁与不仁”或“君子与小人”之别。

【评析】

“有教无类”历来有两解,一是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二是指通过教育,可以消除智愚、贤不肖等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儒家以“仁以为己任”。而教化众生,使任何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无疑正是儒家“为仁”的题中应有之义。故前解可通。但笔者更倾向于将“有”当作动词前缀以表示动作完成的后解。

“教”在《论语》中共出现七处。除了本章,其它六处分别为:第二篇第20章中的“举善而教不能,则劝”;第七篇第25章中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第十三篇第9章中的“教之”,第29章中的“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第30章中的“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第二十篇第2章中的“不教而杀谓之虐”。其中,只有“子以四教”一处的施教者是说孔子,其余五处的施教者则皆应指为政者。以理推之,本章的“有教无类”之“教”,其施教者也应当是指为政者。因为根据孔子“政者正也”的一贯主张,“为政”不仅是在施政于民,同时也是在施“教”于民。这显然也与“教”在《说文》中“上所施下所效也”的释义完全相合。

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既在为政,同时又在施教。而施“教”的方法,即“上所施下所效也”。因此,孔子主张为政者要“为政以德”,对自己要“约之以礼”,为民众“帅以正”。然后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收“上所施下所效”的“有教”之功,民众也才能“有耻且格”。“有耻”则必知义,能“格”则可正非。如此知义正非,行而不辍,则人人皆为君子之种,而世间再无小人之类。故曰“无类”。卫国贤大夫蘧伯玉“耻独为君子”的名言,正是表达了对“人人皆为君子”的“有教无类”的期许。

鲁国正卿季康子曾向孔子问政说:“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回答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参见《善读「论语」12.19》)。“无道”与“有道”就是“类”。季康子欲通过“杀无道以就有道”来达到“无类”的目的,这倒是与后世以“阶级斗争”来消灭阶级的理论颇为相似。但孔子说:为政哪里需要杀戮?为政者若向善,则民亦必向善。因为为政者的德性就像风,而民众的德性就像草。风在草上吹,草必随风倒。“子欲善而民善矣”就是孔子“有教无类”的解决方案。“子欲善”即为“有教”,而“民善”即可“无类”。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论语」15.39:有教乃上行下效,无类需为政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