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中录找自我

愿阅读与我们同在  之三

从阅读中寻找自我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每每跟学生讲书的时候,学生总是说,老师你该把自己讲的变成文字,这样才更有价值。我向来没有低估文字的价值,只不过写的东西多是自己的,讲的东西总会有些许别人的东西。一旦成文,明眼人一眼就能认出,即便我满身傲骨,他们也能一眼看穿。可是不能就此就前怕狼后怕虎了,孔丘先生他说自己一生述而不作,是的不作,都是学生私下里记录了他的言行,如今就是《论语》。今天我不讲《论语》,我讲四大名著。

一、读《西游记》

从西游记中我们读出了一个人成长的历程,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好比一个人的幼年,犯点小错,长辈们都会原谅,兴许还会夸你可爱。等你长大,当你犯错时,长辈们要来说你了。所以当孙悟上天入地蹈海,把三界搅得鸡犬不宁时,这时候作为父亲形象的如来佛祖出现,一个巴掌掴去,把悟空罩在了五行山下,压压你的性子,五百年也许很长,只是个形象说法,一个人不接受一点管束和教训是难以成才的。五百年让悟空的心性有所改变。那么接下来就是该入学的时间了,这时候佛祖请金蝉子的转世唐玄奘出场做悟空的老师,而作为母亲形象的观音菩萨,对悟空关爱有加,悟空在她面前也像大多数孩子在妈妈面前一样,开个玩笑,有时候菩萨生气,会骂道:你这泼猴,还不护送你师父西天取经。这师父一旦发怒就念经,一念悟空就痛。哦,长大好不自由,不仅如此,感觉到处都是在管,小时候父母管,从入学在校就是老师管,同学管,将来还有领导管,成家还有另一半管着。可是我想说你现在有人管,将来驰骋天下,你现在没人管,将来举步维艰。有规则有约束,人才会懂得敬畏尊重,人的自律性才会更高。而且成长的路上会产生孤独,因为不被理解而孤独。正如在三打白骨精这场戏,师父的错怪,他的解释师傅不听,他痛苦之下回到花果山,悟空的孤独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在取经前,他想打死哪个妖就直接撂下,不商量,可是一旦取经,都要问这妖怪是哪家宠物,再不来领取,俺可要开杀戒了。为什么会这样,以前的悟空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如今的悟空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是一个人活着,而是更多的为他人着想。一个人为自己活着的时候是容易的,可是当一个人为他人活着的时候,(即为他人着想)他就变得伟大。而对我们来说,当我设身处地的为父母想为他人想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成长了。力是相互的,当你别人着想的时候,心怀善念的人是会记在心里的。所以到后来路上虽有千难万阻,却总有贵人相助。人总是从小我到大我,这就是佛家所说的小乘与大乘,小乘是度渡己(自了汉),大成是渡人(普渡众生)。悟空的成佛隐喻着人的成才,那时一切困难险阻都成过往,此刻,只有云淡风清。

读书是和年龄有关的,小时候读《西游记》,我最想做孙悟空,如今我发现自己的身份是唐玄奘,关键钦慕玄奘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历史上的他是个真实的存在,并且历经险阻终得真经,一路西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种为梦想而执着前进的做法足以感动每一个人。我可以一生都欣赏孙悟空,可是我会用一生去秉持玄奘的精神。

二、读《三国演义》

这是一部韬略之书,有人说三分虚构,七分史实,也有人说三分史实,七分虚构。这些都不管,在我眼中不论是历史还是小说甚至戏剧,我都当成文学来看的,因为如果能从中得到某种启示,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还管他真不真假不假呢?太史公著《史记》之时,虽然考证,但是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会有谁细细记下,这个时候就需要天才的想象与创造了,不然那么多篇精彩的文章我们就读不到了,那些鲜活的人我们就感受不到了。这本书我认为是韬略之书,就因为集中在用人和战略上,如何得人心,刘备在书中做得好,长坂坡一役,赵云拼死在万军丛中救阿斗一命,当他把阿斗还给刘备的时候,刘备一怒之下将其摔下,幸而赵云接住,刘备痛哭道,孽子,险失我一员大将,要你何用!这一摔,赵云会一辈子跟定刘备了。战略上,虚虚实实的“空城计”,避实击虚的“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这些韬略后来都被毛泽东运用上了。有人说这本书中没有好诗词,罗贯中不善此道。但是在我眼中此书中有一首小诗,我一直喜欢背诵,尤其在大雪飘落的时刻,诗曰:“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火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开阔又给我以温暖,韵脚之和谐,读到他的人都会感觉到幸福。曹操,虽然在书中被塑造成奸雄,但是在青梅煮酒论英雄那一回,仍然掩不住他的英雄气魄,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才华是藏不住的,花儿即便藏在叶底,也会溢出一种香味,英雄即便身居乡野,也会暗藏一种光芒。周瑜虽然被作者抹得乌七八黑,但是仍让我钦慕,因为这是一个十三岁就做了水军都督的少年英雄。当年我读到这个事实的时候,我已经接近十三岁了,我当时就问自己十三岁能做什么,当看到古人时,我感汗颜,从此就开始了自己跟古人赛跑的路程。从周瑜这儿,我开始阅读《孙子兵法》。我看到李白说自己十五好剑术,我看到十七岁的霍去病北击匈奴,大获全胜,被封为冠军侯,在十四岁的时候开始习武。我喜欢孔子,喜欢他的教学方式,喜欢他留下的话语,我就大言不惭的说了句,跟上孔子并超越孔子,如今过了而立之年,自己的学生从数量上没有超过孔子,质量上此一时彼一时也,即便孔子的弟子活到今日兴许不如我的弟子。我看到二十一岁到二十五岁的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并且参加社会实践,他畅游湘江,我则畅游赣江,他在湖南省图书馆学习,我则在江西省图书馆学习,这种崇拜近乎模仿,但是给我的收获也是终身的。我看二十五岁的法国作家加缪已经完成了小说《局外人》和哲学随笔《西西弗神话》,于是我在二十五岁的那个暑假,那个因读书太晚才读大一的我,在那间小小教室里写下了一篇两万字的思想随笔《自由之魂》和十四个短篇小说。我看到二十八岁的李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传统下的独白》,我在二十九岁那一年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选集《陌上花香》。以人为镜,他们不仅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也是催我们奋进的力量。也许青春在你眼里只是一段时光,但是未来的一切都在青春的这段光阴里播种下来,所以不要疏忽自己的青春,这是对自己的负责。有梦就去追,不过也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青春无悔是骗人的,但是应该让自己的青春少一些遗憾,不要让自己该学习该读书的年龄荒废,等你想读书的时候为时已晚。

那么,由此我们也可以说《三国演义》这部书是一部励志之书,因为这些三国英雄,如果少无大志,学疏才浅,不能文韬武略,又怎能救民于水火之中,成为安邦定国的英雄呢?

三、读《水浒传》

        这是一部英雄之书,是一部属于男子汉的书,充满着阳刚之气。首先我们应该佩服作者的勇气,也正如佩服司马迁一样,司马迁为刺客立传,所谓“游侠列传”,而施耐庵为强盗立传,所谓的梁山好汉其实从史实来讲就是一伙土匪,一帮绿林好汉。那么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那是一个乱世,在乱世之中,呼唤什么呢?正义,彻底的反抗,才能救民于水火。从这儿看,作者不是站在统治阶级的一面,而是站在民众的角度来看这些好汉。原来梁山好汉仅有三十六人,到了书中就成了一百零八人,很多英雄,都是作者根据已有的进行了加工,譬如有些英雄是南方的,也让他去了北方,如浪里白条张顺和阮氏三雄。有些英雄除暴安良打的是人,在书中却让他打虎,为民除害。西游记里的英雄是借助法力成就的,三国里的英雄是为了政权为了功名而战,而只有到了水浒里面的英雄才是为了自我为了命运而战,因为在反抗是死,不反抗也是死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反抗,在那个礼崩乐坏,官逼民反的时代,他们没有隐忍苟活。

水浒英雄有句口号是替天行道,这四个字来源于古老的墨家思想。墨家创始人是墨子,墨子提出“兼爱”、“非攻”的思想,即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相处,不用战争的方式来解决争端。这种思想是好的,但是当时处于战国,墨家不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而且身体力行,墨子和弟子一起奔走于各国之间,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用自己的功夫和军事韬略止战,历史上有名的墨子阻止楚国攻打宋国就是其一。还有一种重要的思想就是“天罚”,墨子认为国家的管理者应该是贤明的人,平民与君主上下一心,遵从爱戴贤明的君主,君主要听从底层的声音实行仁政。墨子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天有意志,上天爱民,君主若遵循天意就会受天之赏,否则,就受天罚。那么谁来实施天罚呢?在本书中,施耐庵的回答就是替天行道,替上天来实行道义。绿林好汉,盗亦有道,他么劫富济贫,除暴安良。可是作者在这本书中虽然塑造了一批胆识过人武功过人韬略过人的英雄,如晁盖、宋江、吴用、鲁智深、武松、林冲、杨志、李逵、孙二娘等等,但是最终却难逃覆灭的悲剧,在于历史的局限,反抗的不彻底。

本书上半段是精彩的,后半段就有很多重复的桥段,如很多英雄入火梁山的经历开始重复。很多人物开始脸谱化,好就好到底,坏就坏到底。缺乏一种变化之美。但是平心而论从语言的上来说,这部书相比较上两部更有艺术性,更具成熟性,更自然。毛泽东年轻的时候最喜欢读的小说就是三国和水浒,这两本书一直放在他的行囊里,所以后来他说水浒是一部好书,好就好在告诉我们投降派是没有好下场的。所以他喜欢战斗,他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而且三国这本书是古代三十六计和孙子并发最好的注解。而水浒这本书让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就注重身体锻炼,所谓野蛮其体魄,所以它能在年近八十岁时,畅游长江。而且他永远不做投降派,这在战争的时候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一种精神,不读书无以获得。

四、读《红楼梦》

        常有学生问我,为什么读四大名著?我说中国的文化到了明清之际是一个总结阶段,四大名著是总结中的总结,而《红楼梦》是中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因为这部书不论在诗词曲赋上,还是在长篇小说叙事上还是结构上,都达到了成熟的境界,而且在心理描写上已经和西方接轨,而且自觉地达成了悲剧的结尾,这一点,也是和西方的审美有契合之处,因为西方认为悲剧是文艺的最高境界,因为悲剧净化人的心灵。

        曹雪芹原来生活在大富之家,祖上做官做到江宁织造这样的官职,这样的官职可是直接给皇家服务的,所以清朝的皇帝南巡,好几次都下榻在曹家。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曹家和中国古代很多大家一样遭遇了家道中落,被抄家。家败之后,曹雪芹和家人流落到北京西郊黄叶村靠写字卖画和朋友周济才能勉强度日,他自言“举家食粥酒常赊”。而且据说他喜欢的女子入宫为妃,即林黛玉的原型。经历了人生从繁华到穷困,这样的生活对一个无才之人,只会让他堕落,但是对于一个满腹经纶之士,才会让他奋起,奋起的方式有多种,要么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要么将满腔热血落于笔端,传承后世。前者显耀,要走,也不是易事,后者遥遥无期,甚至会被人看作无用。(这一点,鲁迅先生和曹雪芹有相似之处,所以鲁迅先生的著作虽然怒目金刚,但是感伤与忧患是他文字的底色。)但是曹雪芹偏偏选择了后者,用自己的笔墨记录那段往事,假托青埂峰上空空道人,将女娲炼石所剩石头,投胎人间,让他经历一场梦幻,顿悟人生之虚幻,潜心修为。全书前八十回为曹雪芹原著,后四十回为高鹗所补叙。因为曹雪芹在贫病交加之中未能完成这部鸿著就离开人世,补续虽有不足,譬如前八十回这些自幼饱读诗书的富家子弟还写写诗作作画,后四十回几乎不写诗了,是不是有点奇怪。有些人总说自己读不懂红楼梦,我想这和经历有关,这就是我这篇讲稿的题目,从阅读中寻找自我,你阅历有多深,读书的层次就会多深,不可强读,因为一旦强读,就会被其淹没,反而会害了读书的胃口,消化不了。你可以初一初二把前三部读完,初三或者初三毕业再读红楼梦也不迟。

        为什么说这部书好,因为前面三部书,不论是成佛,还是称王称霸,还是占山为王,都离不开功名二字,名利二字,但是唯有这部书,是写的人,写人的俗世生活。先前几部书写女性,都是配角,西游记中女性不是女神就是女妖,就没有一个正常一点的女人,三国的演义的女性只是陪衬,貂蝉的在书中的对白屈指可数,而在水浒传中的女子更是可怕,母夜叉,做人肉包子,母大虫顾大嫂也是一个粗暴的女性,一丈青扈三娘,哥哥刚刚被梁山好山杀死,接着就嫁给梁山好汉矮脚虎王英,难道没有一点良心吗?而只有到了这部书,把女人还给了女人,把男性从功名中解放出来,做自己喜欢的角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譬如主角贾宝玉就是不喜欢考科举,就是想自由充实乐观的生活。写女性,不论是装拙守愚其实内心心机很重的薛宝钗,还是娇憨美丽的史湘云,抑或精明能干不失美丽的王熙凤,还是重情重义虽言语尖酸刻薄但内心良善的林黛玉,还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晴雯,虽为女子、不让须眉的探春,温柔贤淑的袭人,出身底层、性情泼辣但又重情重义的尤三姐,出身孤苦、洁身自好、一身仙气的妙玉,等等,写的人人美好,各个不同,真正的把女性作为女性来写。

有人把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主线,我却认为这部书主线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在书中林黛玉对贾宝玉特别苛刻,经常冷嘲热讽,但是又不希望别人对贾宝玉好。书上是这样说的,原来贾宝玉原来是天上“神瑛侍者”,就是个天上的仙草仙花浇水剪枝培育的小神,有一天路过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看到一株绛珠草,眼看就要枯死,于是神瑛侍者给它以甘露,绛珠草慢慢欣欣向荣起来,经过几世修为,渐有灵性,她言,若来世为人,我也无以为报,就用我一生的眼泪为你而流。所以当他俩第一次相见的时候,宝玉就说,这个妹妹,仿佛哪里见过,黛玉也纳罕,这个哥哥,也似哪里见过。所以当她转世为人的时候,总会哭泣,总会更加看重宝玉的喜怒哀乐。当所有人都要求贾宝玉要读圣贤书考取一个功名的时候,他没有劝,他知道宝玉喜欢无拘无束无碍的活着,读书可以,未必要做官。所以宝玉被他父亲贾政打板子那一回,薛宝钗是哭出声来,说宝玉平时不听她的话,不好好读书,考取一个功名。可是黛玉来的时候,只是无声之泣,只说了一句,你改了吧!两人是不一样的,爱的初衷不同。一个是为了做官太太,一个是为了宝玉这个人。所以这部书中只有这两个人是醒着的,其余人都是睡着的。所以后来鲁迅先生评价这部书的时候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呼吸领会之,唯宝玉而已”,其实在我认为如果还有一人,那就是黛玉。因为她知道,他们两个知音一样的人物走不到最后,但是仍是那样的对宝玉好,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清醒吗?林黛玉体弱多病,而且为人在别人看来不够大度,而这些薛宝钗都做得很好,而且薛宝钗主观上就想做一个一品夫人,所以表面上她处处让着林黛玉,其实,要想取之必先予之,她想要的太多,所以敢于去舍,万事不与别人争,这一点最得贾家看中。所以从外还是性格,薛宝钗都是不二人选。最终,林黛玉在伤病中离世,临死前还喊着宝玉的名姓……

        后来宝玉得知自己的林妹妹生病去世悔恨不已,哭得死去活来,感觉自己即便活着也如行尸走肉一般,最后当完成了家族的愿望之后,即与薛宝钗结婚,并且上下了一个孩子,考取了功名。然后一个人走向茫茫大野,据说削发为僧,不知所踪。如此看来,高鹗所续还是尊重了原著的。

        我读这部书的时候正逢初三毕业,暑假一开始,我的腿就受了伤,这能坐在椅子上看书,那两个星期还下着雨,于是在昏暗中我开始慢慢读这部书,书中人物哭我也跟着哭,书中人物欢乐我也欢乐,那个时候我经历了很多失败,有些事是与我心有戚戚焉,这样在昏暗的天气里读着这样的书就读懂了,而且好的诗词至今会背。譬如红楼梦十二曲,贾宝玉红豆曲,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林黛玉的唐多令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倦,说风流……薛宝钗的咏柳絮的名句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等等,一个人一个个性,一个个性一种诗词,写得真好。我记忆也许会出错,如有误,请指出,我会改。

五、

读这些书遇到自己喜欢的语段是要背诵的,而且好的诗词曲赋背诵一下对自己的身心都是好的,据说朗诵可以健身。读这样的好书,有时候需要默读,有时候则要大声朗读。这样的好书不读可惜,这样的好书,似无一句废话,仿佛字字珠玑。读书丰富知识净化心灵,我读书有一个习惯,妹妹读到那些恶人的坏时,我就想自己似乎也有这种不好的地方,那就慢慢让自己改正,所以读书能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塑造自我的魂魄,洗心革面。渐渐完善自己,或者说找回那个最初的自己。读书养气,浩气勇气书卷气,很多气质,都是需要慢慢修为,不是一朝一夕,也许你读了很多圣贤书,但是很多时候做事还是不能尽善尽美,你不要着急,因为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读书也需要终身读书,这些变化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几天的功夫,而写这些变化一旦积累的到一定程度,会影响你的口才,你的写作,你的为人生处世。愿阅读与我们同在。

        这是我第三次为我的学生写关于读书的文章了,愿这些对你们有用!愿你们能充实乐观的度过每一天,然后积极快乐的度过青春,然后去社会的大潮中去拼搏。

            2016年11月9日夜于亲亲学校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阅读中录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