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工资,被拖垮的职场人

有工资收入的人无疑是幸福的,但在有些人眼里又是不幸福的。说幸福的人认为有工资收入也就有了生活保障。而说不幸福的人则认为工资就是把人给束缚了,限制了人的创造力,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生的奋斗目标了。

工资俨然成为一把双刃剑,即是生活保障的象征也是限制创造力的因素。这显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从近年来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后者的认可显然要超过前者,在东部发达地区年轻人普遍愿意从事那种有挑战性,风险高的职业,因为在他们眼里,死工资就是贫穷的意思。

职场上工资的多少其实和人的成绩关系不大,也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原则,更大程度上即使一种平衡关系。经常有人想上个月自己付出很多,连续加班加点为企业做出很大贡献下个月工资会高很多,可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高是肯定,但不会像自己想象的那么高。所以,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干多干少都一样,年终已核算自己付出那么多竟然和平时变现一般的员工一样,一种心凉的感觉油然而生,这样对员工的积极性是个很大的打击,没有拉开差距的收入又怎么会有生产的积极性,缺乏积极性自然没有工作的热情,还谈什么创造性呢?

与动辄就是上几十万,百万年薪的高管来说,职场上普通员工的工资实在是低的可怜。格力集团董明珠的一篇“别嫌工资少,满足这些条件多高都给你”的确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对比这些条件,真正能做到的确实很难,员工就是一个打工仔,打工仔的心态来揣摩老板的心思用员工的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现在的老板看员工能否获得高工资首先看的不是能力,敬业而是忠诚!

如果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员工的真实的职场心态,可以想象出处在职场的地层,拿着最低的工资,做着太多的事情,在没有获得明显晋升的空间时指望员工表现出忠诚来实在有些勉强。既然没有这份忠诚和伟公司分担的责任,老板当然会说“活该你拿低工资。”

01)职场淘汰人从来不看能力

现在社会压力空前的大,以前还盛行的职业也随着技术进步慢慢的消失,目前的全球科技浪潮化正席卷全球,一场更大的变革正在向人类袭来。

大城市职场焦虑感成为一种职场通病在蔓延着,老板怕一夜之间被新的技术取代,员工怕新技术条件下的裁员和编制压缩而重新选择出路。老板有忧患也有机遇,如果新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1+1》2的效果来,裁员是肯定的,公司不养闲人走到哪里都说的过去。

作为员工,一怕在这个高淘汰率的社会失去工作的机会,二怕自己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现有的生产规模,三,职场每天都在进人,既有老司机,同时又有很年轻的人在等待的取缔你,职业的危机和紧迫感和技能等构成了职场焦虑,在没有技术年龄优势下的职场里,怕犯错和谨慎代替了年轻锐意进取的锋芒,对老板的安排只有盲从,那还有什么讨价还价的胆量,保住饭碗才是关键。

02)职业瓶颈期,期待突破可上升空间有限

每个人都有职业瓶颈期,瓶颈主要手年龄,知识结构,人脉和平台等限制。而职场从来就是一个讲究人脉的场所,圈子文化可以帮助人上升到一个平台高度上,这样其工资待遇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人到了一定年龄,年龄精力等都走下坡路,成为职场边缘人物逐渐成为必然,远离了职场中心的凄凉感常常令人嗟叹不已,职场残酷性也显露出来。而习惯了处于职场中心的岁月一旦被边缘化了选择留下还是离开自然就是必须面对的事情。

离开意味着这么多年的打拼全部作废了,一切的从头开始,这个代价太大了,连自己都有些怕。不离开继续在职场里混,好歹也是老人,领导不看僧面看佛面这点面子要给的,可毕竟脸面有些挂不住,中国人尤其在职场里面子还是很重要的,面子就是脸,脸是自己的,面子是别人给的,难道自己真成了那头被宰杀的驴?

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留下来,再怎么也比从新另起炉灶要简单,都这个年龄了还折腾什么呀?既然留下来又不在职场中心,那不就是典型做天和尚撞天钟吗?混,谁不会呀,不敢说把自己变成油腻的中年大叔,至少一杯茶一个电脑足够消磨时光了?

虽然远离了职场中心,但收入也没有降低多少,只是少里一些岗位津贴吧,不过没有关系,不操心不用加班延时,还能双休了,身体好比什么都好?这么想也就平衡了。

或许应该多想想如何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变得稀缺,这样就不会有年龄大导致的边缘化了,如果这样或许就不会远离职场中心。

这个世界如果一味追求稳定,其实才是最大的不稳定,高收入就是高风险和稀缺性,而工资就是一种职场平衡的纽带,和人的工作,经验,专业关系都不大,死工资,正在拖垮职场人。

不畏过去,不惧将来,就是最好的面对。

你可能感兴趣的:(死工资,被拖垮的职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