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单身经济的大火和不婚主义的盛行,似乎都预示着我们即将进入“无缘社会”,那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更疏远,个体之间更加独立,而人们奉行的血缘亲情将变得越来越淡。
01
早在2010年,日本放送协会(NHK)电视台,曾播出一档名为《无缘社会:32000人无缘死的冲击》的纪录片,该纪录片讲述了不同人在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后,最后孤独死去的故事。
他们中有十几年如一日,上班勤勤恳恳从不迟到请假的“老黄牛”,有婚姻不顺、最终不堪忍受、奋而离异的中年女人,有离开子女多年、独自生活的孤寡老人。
他们这些人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死去多天才被人发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享受到的不是亲人环绕的温馨,而是无人问津的凄凉,这种让人唏嘘的境遇,不禁对其心生悲悯。
该片自放映后一度引发热议,很多日本人感慨“无缘死”很可能是自己未来的结局,称自己为“无缘死预备队”,“无缘社会”一词也因此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众所周知,日本是经济大国,但作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它的自杀率一直都居高不下,每年约有几万人走上“无缘死”的道路。
这固然跟个人遭遇有关,但持续上涨的概率则说明了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社会的变革没有让国民受益,而是给部分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02
这部分人在中国被称为“空巢青年”,他们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在外地谋生存,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宵衣旰食、夜以继日,将全身心都放在工作上,他们不敢请假、不敢生病,害怕稍有懈怠就被淘汰。
在工作之余,他们也会思念家乡,但一想到家中有垂垂老矣、需要扶养的父母,有年龄尚小、要照顾的弟妹,他们就熄了这份心思,除了逢年过节,会打电话报平安外,故乡也成了回不去的他乡。
因为生活拮据,他们基本上不会花钱在人际交往上,所以他们经常独来独往,这无疑给人一种孤僻、不好相处的感觉,久而久之就没人愿意和他们来往了。
性子孤僻的人心理多少都有偏激,出生的不好造成了他们自卑、怯懦的性格,对于家乡本能的有些抵触,所以碰见同乡,他们只会逃的远远的,生怕触及心理的阴影。
对家人不亲、对同事疏远、对同乡抵触,当这些外界关系都处于断裂时,他们只会寻找新的关系来代替,比如找志同道合的同伴,但不擅长人际交往的他们,轻易是无法找到。
这时候让他们舒适的只有自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拒绝外界纷杂的烦扰,是最好的方式,他们可以静下心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和自己的相处中,他们找到了新的寄托,也寻求到了解脱之法。
03
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个人对群体的依赖也越发减弱,之前依托血缘、社缘和地缘建立起来的关系,便越发的受到了冲击,企业家也会从一小部分扩大到大部分,甚至在将来人人都可以创业。
随着个体的发展,自由职业的兴盛,个人品牌的建立便越发重要,他们不再需要通过社交去获取和交换信息,而是依靠自己去经营才华、亦或是形象。
即便哪一天真的是再无血缘、社缘和地缘,他们的发展也不会受阻,或许这就是社会的使命,在没有借助任何外力的因素下,依然有一批活跃的经济体,他们将会是最终的受益者。
企业是一个分工明确的集体,它的目标是创造利润,为此它的一切都应当为这个目标服务,而制定明确的流程,则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争议最大的无非是流程和人性化的问题,若流程执行的太彻底,就是把人当机器,若人性化管理则是破坏规则。
其实若制定好了规则,一切都应该以此为准绳,实验证明规则执行得越透彻,企业的发展才会越好。
这时候的员工似乎就是一颗螺丝钉,就像一件待组装的产品,只等着走向下一个程序,这时候他有没有人际关系网,似乎对他影响不大。
04
对个人而言,他和群体之间的关系是既独立又相互依靠,这种平衡感需得掌握好,若没有把握好界限,太依赖群体、则承受力太弱,一有风吹草动就极易受影响,太过于自我、特立独行,则易被群体所抛弃。
网上购物的发展,解放了购物对地域的限制,淘宝、京东、唯品会等电商的出现,更是方便了人们对购物的挑选,人们只需要在网站上,就可以购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
这时候去实体店购买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人们足不出户、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又有了良好的购物体验,这么两全其美的事必然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而微信、豆瓣、知乎等聊天、社交软件的普及,网上交友似乎正成为主流,一大批互不相识的陌生人,通过网上聊天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甚至可以成为恋人。
网上交友打破了普通社交对空间的限制,让越来越多志趣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不用花更多的代价就可以找到更舒适的相处方式,渐渐的也就不在热衷出门交友。
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外,许多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比如择业观,许多社交关系网是建立在公司的基础上的,一些人脉关系是依托多年的积累,而这些积累没有稳定的工作是办不到的。
而现在的年轻人换工作频繁,基本上对公司没有归属感,也就谈不上去构建自己的人际网,毕竟比起无用的社交,他们更喜欢不出门宅在家。
后记:当“无缘社会”真的到来,社会关系必将重新被定义,这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是更加独立的个体,都会以更加鲜活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