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7妈妈的烙印(三)

热情好客的烙印

妈妈虽然干净整洁得近乎“洁癖”,但宽宏大量包容体谅他人也是妈妈独特的个性。她不仅从来不拒绝到家“落户”的所有来人,而且总是和颜悦色满腔热情地进行招待。

1969年末,随机关干部插队落户的爸爸我们家从城里搬到湖龙村。一直到到1974年初我们重新返回城里为止,生产队里安排各种会议都在我们家。那个年代政治学习、传达上级会议精神、集体评工等各种会议特别多,而且都在晚上开。白天劳累一天的人们对与己无关的会议漠不关心,女人们都忙于针线钩织,而男人们则是争先恐后地喷云吐雾,掀开炕席边儿摁灭烟头。夏天开着门窗还好,冬天在封闭的空间里那满屋的旱烟气儿呛得人喘不上气睁不开眼。每次会议结束后不管多晚多冷,妈妈总是把门窗全部打开,把炕席边儿烟头打扫干净才罢休。尽管这样,妈妈从来没有抱怨,反而想方设法地招待来开会的人们,夏天有凉爽的米酒,冬天有蒸面瓜、土豆等。

在城里新安街的时侯,我们一家6口人住在25平方米的小平房。可在这样的环境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有姑表哥、舅表姐和两个堂哥和从农村来的三姐两个同学等6人,先后分别住在我们家完成了他们珲春二中三年的学业。1974年从农村搬回城里以后,我们家也没断过“外人”。堂哥家的大女儿在我们家完成珲春三中三年的学业,堂哥和嫂子从农村调到市里工作,一家8口人又和我们家一起生活一年多,无儿无女的大妈更是和我们家始终生活在一起直到去世。我们家在30多年的时间里,纯自己家人一起生活的日子不足5年,所以周围的人们称我们家是“集体户”。堂哥嫂子更是形象地说“俗话说天上的禽鸟也挑着树木落脚,婶子(称我妈妈)则是包容所有鸟的一棵大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弟弟在法院工作四年多时间里,我们家几乎成了法院的指定聚会场所。那时单位聚会在家吃狗肉很流行,法院来人请客、过年过节、各种总结等聚会时候,30来号人聚在我家。妈妈是不爱吃狗肉的,但做出来的狗肉特受欢迎,人们齐声称赞我们家做的狗肉没有一点杂腥味,肉和汤都特别香醇。妈妈加工狗肉的程序特别严格,狗肉泡清水反复洗到不见血水,用刀把狗皮刮干净,狗肉煮开后的第一遍水一定要扔掉,再添清水慢慢煮4~5个小时。那时候妈妈已经60多岁腰也都弯得不大直了,但每次狗肉宴后,大盆小盆加上30来号人所用的碗、勺、筷,妈妈都清洗干净,而且把清洗完的碗从小到大一个一个转圈扣在一个大盆里控水,形成的螺旋状特漂亮。妈妈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她的心目中只有为他人服务让他人快乐唯独没有自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妈妈热情好客的最好写照。(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1-27妈妈的烙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