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原本不需要为学习而苦恼,凡是因为学习感到痛苦的孩子,都因为他遇到了不正确的引导。只要观念和方法改一改,孩子的学习就可以变得轻松愉快。
1.让孩子识字不难
识字要与阅读结合起来,把学习生字融汇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阅读基础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学习过程中不要加上炫耀,那是最坏的,恐怕只是在制造一个漂亮的肥皂泡吧。
从第一次拿起一本书时,就要读,完全按书上文字,一字字给他读。进一步,从由家长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成由孩子指着家长来读,他指到哪,我读到哪。公共场所,读指示路牌,看购物导示牌等,顺利找到指定地点。读的多了,“白字”问题自然解决了。繁体字的书也可以纳入阅读中。
2.开“小卖部”
“开小卖部”的过程就是孩子不停地做“应用题”的过程,这对孩子有很好的数学启蒙效果。数学教育不要一下把孩子拉到抽象的数字上,不要拿一些干巴巴的枯燥的计算来为难孩子。要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数字,让他体会到计算不是抽象的东西,是存在于周围生活中有用的东西,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着。
开小卖部的计算难度上升时,过渡应自然,保持孩子的兴趣。在玩“开小卖部”游戏时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不要把用意告诉孩子。把自己当成孩子一样投入地去玩,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说教,更不要因为孩子算错账训斥孩子。其次是避免造成孩子不好意思。孩子定价往往不切实际随意报数字,这都是无关紧要的。第三不要让计算为难孩子。这是游戏,学习放在第二位。不要让太难的计算干扰乐趣,如果孩子在买卖过程中感到计算困难,就会有受挫感,就会失去兴趣。第四是不强迫孩子玩。第五尽量用真钱。
玩“小老师”游戏注意到问题:第一,在设计这类活动时要“赋权”,让孩子掌权。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和主动者,不要让他在活动中感觉自己被动、受大人指使。第二,要选择那些答案或内容比较确定的东西让孩子来讲。第三,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要自然,不能总用自己小时候没学好这一个借口;第四,不要在这个过程中挑剔孩子讲课的毛病,更不能嘲笑他讲课中的错误。要拿出诚意,不要让孩子察觉你的用意,不要让他觉得你是用这种方式考察他,要让他体会到成就感。
“做一遍”和“讲一遍”的效果是全然不同的。
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更好,少年儿童应该从生活中学习,在做事中学习,而不是在书本里学习。
3.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平凡;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的多。
小学阶段,每次考试成绩高几分低几分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不强,会严重影响到将来的学习。孩子在小学,甚至初中低年级时,仅仅依靠聪明是可以缺的好成绩的,但如果没有阅读垫底,年级越高越会力不从心。学习能力提高了,将来才能有真正的好成绩。
语文底蕴的缺失也会影响专业学习,因为自己的思维宽度和广度比起那些博览群书的人总是有很大局限性。
4.修得一支生花笔
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只有两个字:阅读。阅读对写作来说,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大技”;而抛开阅读所讲的种种技巧最多可以称为“小技”。有了大技,小技不请自来;没有大技,一切小技都没有实现的条件。
早期阅读相比于把孩子送去提前学拼音、学外语,培养各种才艺更重要。从小形成的阅读差别才是日后重要的“输赢”差别。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
写作从来不仅仅是文字的事情,它更是思想认识上的事情。文字所到之处就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阅读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孩子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还在于它能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文章中的“深刻”是一个人思想认识水平的刻度。
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生活、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倾听了众多智慧语言分享了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
关注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的必读中外名著。
5.“好阅读”与“坏阅读”
一,好阅读尽量用书面语,坏阅读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
二,好阅读要求快快读,坏阅读要求慢慢读。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提高孩子阅读速度上,有一些细节要注意:第一,不要让孩子弟弟地读出声来。第二,不要一遇到生字就要求孩子查字典。不停地查字典是对阅读的不断打扰,会破坏他的兴趣饿,有不认识的字没关系,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响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关键字,可以问家长。第三,可能的话,尽量租书或借书看。
三,好阅读在乎读了多少,坏阅读计较记住多少。读课外书,家长提出识记要求和写读后感是在破坏兴趣,扼杀阅读。阅读的功能在于“熏陶”而不是“搬运”。如果阅读的作品中一些段落真优美的打动了孩子,他自然会去模仿和记忆。背会别人的段落不等于自己就能写出这样的段落,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形成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风格。
四,好阅读读字,坏阅读读图。看漫画不叫读书,漫画不是书,漫画只是以书读形式出现的电视,只需要被动接受即可,不习惯了主动吸收,往往在学习上也表现出缺乏意志力。文字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可以刺激儿童语言中枢的发展。
“读字”并不完全反对“读图”,这两种阅读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共存,孩子会按自己的需求分配阅读世界和阅读内容。
让孩子读正版原著,选择知名度较高的出版社出的原版作品,不要读“缩写本”或“缩印本”,例如“儿童版《三国演义》这类的书。
6.阅读需要诱惑
儿童阅读靠的是对读本的兴趣,人最难恐惧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事“强迫”,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
“诱惑”方法:找情节紧凑,悬念强的书来诱惑,可以有意无意把一些情节讲给孩子听,讲到引人入胜时就说我正读到这里,后面还不知道呢,等读完再给你讲,孩子读了之后,让孩子把看到的情节讲给家长听,和孩子一起聊这里面有趣的人和事。
不该对着外人说孩子哪块不好,会让孩子没有信心,觉得很丢面子。孩子其实是很要面子的,如果你想让他做什么事,应该恰当地对着外人流露出对他这方面的赞赏。
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来聊,更不要用阅读的事来教训他。和孩子说话,不要目的性太强,说得实在太明白,要给“诱惑”留下一点余地。不要“指令”和“任务”。
家长绝不可以强行关电视的方法来让孩子读书,因为关了电视,孩子也不可能用心去读书。可以假装说电视机坏了,等到孩子真正一本接一本开始读书了,再去“修”电视。利用这个契机提出看电视等规定,并且要以身作则,看电视的规定,笔者认为不规定时间,只规定看哪几个节目较好,这样比较好掌控。
7.不看“有用”的书
不看“有用”的书,不是说不给孩子选好书,而是在选择中要以孩子的兴趣为核心要素,不以“有用”为选择标准。目的是强调关注“有趣”,只有“有趣”,才能让孩子实现阅读活动,只有实现了阅读活动,才能实现“有用”。
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既要给孩子一些引导,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一个中心目的就是尽量调动孩子的阅读兴趣,一定要让孩子到正规的书店买书,凡在正规书店里买到的,并且孩子感兴趣的图书,应该都是适合他看的。
笔者给孩子看的书籍大部分是小说,此外有传记、历史、随笔等。笔者反对短篇小说集和作文选。
对于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读的名著,笔者认为是否适合全部推荐给中学生,恐怕还需要斟酌,毕竟有些作品离当下孩子们的生活太远,而可读性又不是很强,也许它只是适合孩子们长大了再读。
8.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从学生应该达到的阅读量来说,教材所提供的阅读量远远不够!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在语文学习上没有阅读量的积淀是不可行的。
语文背诵的目的不是为了“正确”,是为了体悟,是为了把经典刻进记忆和思想中。最好的少年时光应该去读经典作品。
9.写作文的最大技巧
写作文中需要用到的一个最大的“技巧”——“说真话”,说真话可以让人产生写作兴趣,发现写作内容,即想写,并有东西可写。写作激情来源于表达的愿望,写真话才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才有可表达的内容,才能带来表达的满足感。
正确的写作其实是个自我思考的过程,所以也是在思想上自我成长的过程。一个孩子面对一个命题能进行独立的思考,他的思考是自由而诚实的,他就会找到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他心里就会有很多想说的话,不用为了凑字数而写些空洞无物的话,动笔时就不会发愁。写作文时,尤其面对一个命题作文时,要调动自己的诚意。因为题目来自老师,乍一看题目,可能自己一下找不到感觉,不知该写什么,那么在动笔之前一定要问自己:就这个题目或这方面内容,我是如何理解的,我最想说什么,我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吗,我最真实的想法到底是什么。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先培养写作中“说真话”的意识,到最后才能变成习惯和能力。
珍惜“真实”的价值,正确理解写作中的“想象”和“虚构”,不教孩子说假话。写作中的虚构和虚假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它实质上是有想象力和缺乏想象力的区别。基于真情实感的虚构,是具有想象力的美的东西;虚假的文字是缺少真情实感和想象力的勉强之作,不会有美在其中。
笔者在文中举的一例子,笔者对她的孩子圆圆,对学校要求给妈妈洗一次脚,然后再写一篇文章,谈自己给妈妈洗脚的感受。这次作文辅导的例子,引导的很好。最后圆圆并没有给妈妈洗脚,而是通过和妈妈一起散步,圆圆由此感悟出孝顺妈妈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实意,她如实地写出来自己面对这个题目的感受,谢了妈妈和她的交流,写了以散步代替洗脚以及她自己感悟到的东西,文中也表达了对妈妈的尊敬和爱。她写得很诚实也很流畅。(重点引导过程,值得在文中再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