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情绪冲击时,我们如何保持稳定?(二)

这些陪伴着我们每一天的情绪到底从何而来呢?

有些人,会突然在临近考试前感到莫名的焦虑;有些人,会因为独自在陌生的人群中而感到不安;有些人,会因为他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而莫名暴怒起来。

大部分时候情绪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瞬间发生,为了抵御这些负面情绪,我们下意识会做一系列的条件反射行为。

想到考试感到焦虑,一个没留神,已经吃了一桶肯德基全家桶刷了整晚手机而没一点都没复习;在人群中感到不安,别人的交谈都似乎变成了对自己的嘲笑,手足无措小心慌张,反而更出错连连,一切变为灾难;莫名暴怒冲上头来,条件反射开始语言攻击、甚至身体暴力,等到冷静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为何,我们会被这些信号激发出来情绪,为何我们就开始失控了呢?

也许我们可以放慢脚步,来了解情绪到底是从何而来。

生而为人,我们的生物基础都是一致的。大脑中枢边缘系统接收到视听嗅味触等感觉信号传入后,电化学信号传输到身体接收器,做出了后来的反应。

但为何,对于同样的刺激(事件、言语、环境等),不同人却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情绪和反应呢?

比如说A、B两个职员吧,当他们面对老板同样的批评时,A可能会觉得沮丧、愤怒、害怕甚至绝望,会想“老板批评我,一定是我太差了,我太没用了。我在这家公司以后没有前途了,老板会不会辞退我。辞退我我就租不起房,吃不上饭,我的一辈子就这么毁了(夸张)”,进而A因为担心被辞退更加无法专心工作;B可能也会觉得有些微沮丧,但他会想“老板批评我,指出了我工作上的问题,是为了让我进步,能够做的更好”,进而B会注意修正工作中的存在的方法问题,变得越来越好。

明明都是人,为何A、B之间的情绪反应差别这么大呢?

让我们来揭开“刺激→情绪、行为、反应”的黑箱,看看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之间的区别。

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应用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提出了理性情绪ABC理论。他指出,决定我们情绪、行为、反应的,并非刺激本身,而是我们的认知。

认知,也就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主观理解。也就是我们看这个世界的滤镜。

当我们带着负面消极的滤镜去看待这个世界看待事件本身看待自己的时候,我们必然会觉得都是消极的;我们的滤镜是愤怒的、积极的,这个世界也是同样。

所以,有什么客观世界啊。这个世界的客观,当进入到我们的大脑中,被我们的认知过滤后,也变得主观起来。我们的视角,我们的表达,我们的情绪,我们的行为,这一切一切,都是我们主观的投射罢了。

那么,如何能够尽量矫正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滤镜,让它尽量不要有太大的偏差呢?

这滤镜背后,隐藏着我们的原生家庭,隐藏着我们这么多年成长生活中一层层的经验教训血泪。要矫正这滤镜,就必须要有自我的觉察。

如果你是一个容易被情绪控制,容易感到自己在失控边缘徘徊的人,可以试试记录一下自己的情绪。当情绪来袭的时候,给自己按一个暂停键,不要忙着行动,先跟情绪待一会儿,体会一下这情绪,用尽量客观的方式对情绪进行五要素的记录,包括了:

1、发生时间

2、发生了什么事情

3、我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是怎样的

4、我因为这件事情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5、我在这种情绪下,做了什么(想要做些什么)


无论何时,觉察都是迈向改变的第一步。在最开始,我们不需要事无巨细的记录我们的每一个情绪。先从记录分析最近给我造成影响最大的情绪开始好了。

不要强求自己一定要分析的多么清楚透彻,不要给自己定个过于宏大的目标,让自己慢慢适应这种方式,尝试去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情绪冲击时,我们如何保持稳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