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什么?审美与意象


我最近一直在阅读叶朗的《美学原理》这本书,除了在第一章绪论部分做了笔记以外,我刚刚进入第二章阅读,就发现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写读书笔记没有多大的意义,罗列各种概念知识点,做思维导图,你去记忆、背诵条条框框,真是没有必要。

如何阅读这本书,我个人认为它就是一把刷子,给自己的思想、观念给刷一遍。

美是什么?西方美学历史上,最开始讨论美的问题的是从柏拉图开始的,当然这阅读第一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也会遇到朱光潜、高尔太、李泽厚等人。各种对美的定义、理念在相互碰撞中,我们对美的理解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美是什么?美不是外在的,实体化的“美”,就是说:美不是一个实际的对象;美也不是主观的,实体化的“美”,就是说:美也不是头脑里面一个纯粹的精神对象。

我们普通人都习惯用主客二分的眼光看待世界,这是一个方法论,就是把人和事物分开来看。所以会无视这个现实的“生活世界”,同时,也无从了解这个意象世界。

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的世界。

审美活动,就是人与现实的生活世界进行沟通,联结,产生一个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不是纯粹主观的,是人对现实的生活世界的体验。从中国传统美学角度说,叫情景交融。

就是说,美是人类的心灵与现实世界的接触中,映射到意象世界。既然美就是审美活动,而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意象世界。这个世界也是胡塞尔说的“生活世界”,也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自然”。

那就是说每个人,不同时代,不同层次,美的意象就不一样的。例如,一朵花,你没有看到它之前,花虽然存在,没有美产生,一旦你看到了它,并且感受到它的形状、颜色、花香,在意象世界里面构建了一个花,这个就是审美活动,你就感受到了美。

王国维的“境界”就是一种审美意象,情景交融,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说,就是一个字“兴”,感兴。在意象世界里面,展示的是真实,是“显现真实”,是意象世界里面,以生活世界里面的面目呈现。

在中国美学看来,天地人是不可分的,所以才有《易经》这样一本奇书。

这样对美的理解,本身就是突破了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的限制,回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状态,回到存在的本然状态,或者说是自然状态。


美的对立面不是丑,丑也是审美活动之一,但是不是所有的丑都会进入意象世界,这就涉及到真善美的统一。美的对立面是无感,是王国维说的“眩惑”,是审美上的冷漠,是单调,是平庸。

我回想到最近去美术馆看钧窑瓷器,听讲解员讲解,什么是窑变,什么是开片,什么是冰裂,冰裂的过程是及其缓慢的,大约需要四十年。也了解了钧窑瓷器为什么为国之瑰宝,了解用铜的氧化物为作色剂,通过窑变,产生各种色彩斑斓的纹路,五彩渗化,艳丽绝伦。

对于这些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我对钧窑瓷器的理解,但是这个和我的审美活动无关。

我的审美活动,就是在直视那一件件钧窑瓷器的时候,我通过色彩,形状,投射到我的意象世界里面,而产生的美的体验。

但是,对瓷器知识的了解,能提高我对瓷器的感受层次,就像一朵花,在原始人眼里,不如一头猎物来得美 ,对瓷器知识的了解,也相当于是把我从瓷器的原始人里面解脱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是什么?审美与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