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电影《我是布莱克》观后感

     作为著名的英国现实主义导演,肯.洛奇的电影一向以关注底层著称。无论是成名作《小孩与鹰》,还是近期作品《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电影创作中,他始终坚守自己的阵营,深切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与现实处境,毫不留情地批判英国冷漠僵化的社会制度。荣获金棕榈奖的《我是布莱克》也不例外,讲述了在欧洲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英国僵化的社会福利系统如何将原本应该得到救助的普通人逼上绝路的社会现实。这部影片秉承了导演以往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对社会制度进行反思的同时,展现了小人物之间的人性关怀。这种基于个体间的爱与关怀富有人文主义色彩,蕴含了巨大的情感力量,为观众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影片从一个木匠丹尼尔.布莱克的视角出发,把个人生存的故事放入社会环境中,将观众带入一个不曾出现在媒体和普遍社会认知中的底层空间。主人公布莱克因心脏病无法继续工作,在申请失业救济和为了符合救济条件必须要有申请工作的一系列行为中,他徒劳地奔波,在机构认识了单亲妈妈凯蒂和她的两个孩子,他们在艰难的生活状况中相互扶持,贫穷的生活却依然使他们丧失尊严。影片的最后,布莱克以写在墙上的“我是布莱克”作出了无声的反抗,最终布莱克因心脏病猝死在洗手间。

底层民众:困境与关怀

       老年人布莱克是一个木匠,因患心脏病不得不停止工作,申请社会福利。然而救助中心的办事过程极其拖沓,并要求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展示足够的证据,证明他在努力地寻找工作才能给他支付救助金。但是从来只依靠自己生活的布莱克完全不能适应这样的转变。同时,信息时代升级换代的社会系统让他不断地陷入困境。所有信息需要依靠电脑完成,这对他而言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尴尬的困境也意味着布莱克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抛弃在这个社会的进程之外。而布莱克在办事处也遇到了同样面临困境的凯蒂,政府分配给她的廉租房,不考虑实际情况,远在家乡几百公里之外。这位带着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被迫迁移,因不熟悉道路而迟到了几分钟就被终止津贴,而第二天孩子就要开学,只剩下一点钱的她已然走投无路了。而工作人员则完全不考虑凯蒂的处境,即使布莱克挺身而出为她说话,他们依旧坚持认为制度内的所有人都在各司其职,而且这件事本就与布莱克无关。布莱克和凯蒂一样,布莱克丧妻无子,凯蒂作为单亲妈妈要独自抚养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因此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寻求帮助实乃无奈之举,都是那个僵化愚蠢的社会福利机构的受害者。在影片最后,布莱克的悼词中想要的也只是属于公民基本的权利和理应得到的尊重,然而直到去世,他也没有得到。而单亲妈妈凯蒂为了应付孩子们的学费和日常开支,最后只能选择卖身赚钱。此外,影片中所谓的“椰子杀人更多”也隐喻了当今现代社会完善的体制,人们在不经意间就有可能被体制碾压,而人的温情是不能改变任何结果的。制度在无形之中维护着这种自私与冷漠,无疑剥夺了人的尊严甚至是生存的可能,引发观众对底层民众生存状态中的重重危机的关注。

       正是与此相对比,电影里展现的普通个体之间的无偿互助更为令人动容。在救助中心目睹这一幕的布莱克一直关心凯蒂与她的孩子,帮她们修房子安顿下来,在凯蒂去做保洁时帮她去接放学的孩子,用他仅有的木匠手艺为凯蒂分忧。而此时的布莱克被烦琐的程序牢牢困住,申请不到补助的布莱克只能卖掉家具。后来当他走投无路时,是黛西在他门外说的一番话将他从绝望中拉了出来。在影片最后,布莱克在凯蒂找到的代理人帮助下有了重新申诉的机会,此时凯蒂陪在他身边,但布莱克却因心脏病发作猝死。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互相扶持,度过人生的艰难时刻。影片中凯蒂因救助机构无法提供女性日常用品而被迫去超市偷窃,超市经理看到后放走偷东西的凯蒂。而愿意对布莱克伸出援手的也只有他身边那些善良的小人物,倒卖中国商品的黑人邻居帮助布莱克填写申请表格,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安多次想要帮助布莱克获得救助,尽管都以失败告终。影片最后参与布莱克的葬礼中,除了邻居和凯蒂一家,也只是一些因法律援助刚刚认识的人。这些底层人物之间的关怀令人动容,虽然他们都面临着最艰难的境况,但他们对彼此之间的情感却并不吝啬,小人物之间的温情无疑能带给观众一丝慰藉。

影像呈现:现实主义美学

       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认为电影要尽可能地去除主观干预,不能加以导演明显的作者特征,使摄像机无限趋近于社会现实。而电影《我是布莱克》严格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结合,不插入过多的主观化表达,一切都跟着布莱克的行动和节奏来步步推进,只负责真实地记录并再现底层人物的困境和苦难。

       电影片头从一段布莱克与救济金评估员关于如能不能独立行走,手能不能举到上衣口袋等的冗长对白开始,没有画面仅有对白使得观众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令人啼笑皆非的对话上。评估员语气毫无起伏的质问,使观众和布莱克一起渐渐陷入焦躁中,这种对白实际上表现和批判了英国社会制度的僵化。而影片中多次以全景展现布莱克或背包或插兜行走在街上的场景,与周围的路人融于一体。导演在提醒着布莱克就是众多底层小人物中的一员,绝不是特殊的存在。此外,导演运用大量的固定镜头客观记录布莱克的生活,让观众成为整个故事的旁观者,观察电影发生的事件。如影片中布莱克与黑人邻居的相处模式,他斥责邻居不及时处理垃圾,又帮助邻居收快递,这种邻里关系体现了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又如影片中布莱克在学习使用电脑登记信息时,先后请教工作人员和身边的人们。但帮助毕竟是有限的,而布莱克则需要不停地道谢。折腾半天后电脑却显示填写时间结束。在固定镜头下,布莱克的手足无措和救济中心的嘈杂,都让观众备感无奈,彰显了日常性和真实性的现实主义电影美学。

       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也体现在导演对色彩和自然光效的运用上。在影片呈现日景时,始终是灰白的冷色调,这与英国冬天的色调保持一致,既保证了影片现实主义风格的表达,同时导演也想借此向观众营造出影片凄凉的意境,暗示了影片中布莱克和凯蒂等底层人物生存环境的压抑、单调和冷漠。而当表现人物在公寓中活动的夜景时,导演运用蜡烛或电灯的光效,构造出温暖的暖色调,营造出安宁的意境,表现底层人物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好状态。但在凯蒂、黑人邻居和布莱克的公寓中,所呈现出的暖色调又是不一样的,表明人物的光源和灯光的投射相吻合。在影片中导演运用自然真实的光效和色彩,营造出一种朴素平实的影像,遵循着现实主义的美学取向。

结语

       电影《我是布莱克》通过布莱克的遭遇讽刺了僵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和低效的官僚机构,但更重要 的在于对底层民众相互之间的人道主义关怀。布莱克和凯蒂之间的互相帮助是体制之外的一种温情延续,彼此的关怀无涉任何利益,而仅仅出于人性之光,建立在一种基本的爱与同情之上。为底层发声是导演个人的坚守,更是一种对社会性冷漠的抵抗。影片又一次证明了肯.洛奇力图通过真实呈现底层人民生活,激发观众对现实进行反思,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责任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英国电影《我是布莱克》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