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写作?

当我介绍自己的时候,我会说我是一个业余文字爱好者,还谈不上写作,从一开始的初心只是记录,自娱自乐到现在慢慢有了一些思考,希望我的文字能传递给别人一些价值,无论是出于记录生活、进行思考、梳理情绪还是倒逼输入,有无数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想要改变,最终实现成长。

改变:从坚持写文字开始

其实早在上大学那会就会在QQ上发表说说以及日志,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以及与外界进行交互,那时候属于间歇式的,随性而发。当我真正开始用文字来记录的时候要追溯到4年前,想要做一件事情而且要坚持下去,从读了两个一百天的薄荷阅读小试牛刀后,有了信心用文字作为长期主义要坚持的方式,现在看来正如覃老大说的“改变是写作最好的动机”。

那改变什么呢?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改变自己的认知,改变自己的思考模式。这样的改变看起来微乎其微,不易察觉,但一路见证,慢慢积累,发酵到一定程度,会散发出迷人的香味儿,从内到外,滋养一生。

思考:成为习惯后为了记录和思考

从改变开始,文字记录着我的生活,吃过的美食,看过的电影,读过的书,跑过的步,流动的情绪,去过的地方,是纯粹的一位生活观察者和记录着,纯属自嗨,写我所写,做我所写,一切只关乎自己,与他人无关。在这个过程中记录着生活的点滴、美好和伤痛,文字成为我的情绪的出口,就像一位知己陪伴着自己,娓娓道来。

当我写到20W字以后的时候,我开始有了觉知去写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对别人有启发的东西,从读书中获取新的认知和思想,在经历中思考一些事情,在输出中梳理并倒逼着我去学习,慢慢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为一种思考方式。就如覃老大总结的“写作的本质是思考能力”。

通过思考我们会看见(看法),还会进一步观察(说法),更深一步洞察(办法),一步步接近事情的本质和真想,只有拥有洞察力的人才能写出走心的文字,走心不是你多用心,而是能走到别人心里去。洞察远不止用在写作上,还能用于发现用户需求,看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李笑来老师教过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通过文字来训练思考能力的方式:

用“或/还是”并列的方式让思考更丰富;

用“更/甚至/竟然”递进的方式让思考更深入;

用“然而/居然”转折的方式让思考更全面;

自我投资:打造个人IP

当我写到30W字的时候开始琢磨“写作+”的问题,我该朝着哪个方向去深耕,才能更有垂直的深度?开始用自我投资的方式去思考写作这件事儿,也希望通过文字来打造自己的个人IP,尽管目前依然写的比较分散,依然在寻找的路上,但总有一天找到一个细分的方向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无论处在哪个阶段,在写作中给了我内心笃定的力量。

覃老大说“写作最终是为了让读你文字的人生活更丰富,也让你自己的生活更丰富”,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和想要实现的目标,就如李笑来老师说的“想要坚持一件事儿,那就赋予这件事足够且重大的意义”,很庆幸的是我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和写下去的意义。

台湾作家罗兰说“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就应该随时动笔去写”,我想我会继续这样写下去,写一辈子,你准备当我一辈子的见证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要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