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三)读书笔记 23 ①

信必深信,行必力行。

唯有行愿才能成就一切功德

皈依了佛,就是佛的弟子、佛的代言人、佛的工具,你就代表佛了。以后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时刻不要忘记自己是佛弟子,每一个言行举止都要考虑:我这样做像不像佛?符不符合佛的精神和要求?会不会有损佛的形象?有损佛教的形象?

皈依还有一重意思,就是重新出生。从此不被财色名利所染,不迷失方向。

皈依的时候,你们已经在佛前忏悔,作了保证。而师父就是你们的引领师,就是你们与佛菩萨之间的桥梁。过去你们所有的业障都由师父、佛菩萨替你们承担,皈依以后再造的新业就要由你们自己承担了。所以今后在为人处世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自己的身口意。因为你学了佛,皈依了之后,你的身口意这几个工具就有力量了,比过去的力量要大得多。如果你伤害别人,就不仅是伤害人家的身体了,而会伤害到人家的心,甚至伤害到人家的灵。

对于学佛的人而言,警觉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时刻都要提起警觉的心。否则,一不留神,可能身口意这三个工具中的哪一个就犯错误了。我们说学佛的人有定力,定力就体现在我们能看到自己的身口意,能在恰当的时间正确地发挥身口意的力量。

并不是会放光动地的才是菩萨,也不是会念多少经,打多久坐,有什么神通的,才是菩萨。只要你存菩萨的心,说菩萨的话,做菩萨所做的事,敢于直接承担,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众生,把快乐分享给大家,当下你就是一个菩萨。并不是成了菩萨,才去做菩萨的工作。倘若如此,恐怕你永远也成不了菩萨。在未成菩萨之前,你存菩萨的心,做菩萨所做的事,你就已经入菩萨之流了。

一个人有无修行,主要是体现在行愿上。我们中国人心中有四大菩萨: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如果没有大行,前面的大悲、大智、大愿都是空话、假话。你有大智却不用来服务众生,你的大智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你有大愿却不去行,你的大愿有什么用呢?你有大悲不去行,同样也没有用。

佛道的成就,红尘事业的成就,都要靠行愿。离开了行愿,一切免谈。

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把法弘遍三千大千世界,是靠行愿行到的,而不是靠发愿发到的。你发了愿,没有行愿,你的愿也是空的。所以每一个佛菩萨在未成就之前,都是先立了宏愿,然后默默地去做,一做就是十年、二十年,乃至一生。

学佛的勇猛心易发。但长久心难以保持。一个人的悟性可以在刹那间达到很高的高度,但行愿达不到。没有一定的时间,你的行愿是看不到结果的。行一次容易,行十年、二十年、一辈子很难。在修行的道路上,包括红尘的事业上,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成就。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灯》(三)读书笔记 23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