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分类的家庭护理

最近听说身边朋友的宝宝相续有呕吐的现象,被称“冬季呕吐病"的诺如病毒胃肠炎疫情高发,有的学校或幼儿园甚至因此停课。

诺如病毒是个啥?感觉入秋以来一直再刷存在感嘛?动辄让学生“呕吐,腹泻”,停课停学的,自己却有如此洋气时髦的名字…鄙人在此以中医的角度来带大家看看它的真面目!


一、什么是呕吐?


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的以饮食、痰涎等胃内之物从胃中上涌并自口而出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症。

二、为什么会引起呕吐?

引起小儿呕吐的主要病因是外邪犯胃、乳食内积和脾胃虚寒。“久病而吐者,胃气虚不纳谷也”,若脾阳不振,不能腐熟水谷,以致寒浊内生,气逆而呕;或热病伤阴,或久呕不愈,以致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不得润降,而成呕吐。

另外,饮食所伤,脾胃运化失常,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成痰饮,停积胃中,当饮邪随胃气上逆之时,也常发生呕吐。

正如《症因脉治·呕吐》所说:“痰饮呕吐之因,脾气不足,不能运化水谷,停痰留饮,积于中脘,得热则上炎而呕吐,遇寒则凝塞而呕吐矣。”

常有恶心之先兆,其作或有声而无物吐出,或吐物而无声,或吐物伴有声音;或食后即吐,或良久复出;或呕而无力,或呕吐如喷;或呕吐新入之食,或呕吐不消化之宿食,或呕吐涎沫,或呕吐黄绿苦水;呕吐之物有多有少。


三、呕吐的分类辩证处理


小儿呕吐虽然来势凶猛,但是我们也大可不必惊慌失措。关于呕吐的原因和辨证要点,在这里有必要重温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辨证准确,处理得当,宝宝也会很快痊愈的。

为了方便各位朋友理解,我们把常见呕吐简单的分为受寒、积食、温病、虚寒四种情况,分述如下:

①受寒呕吐,是体内气压不平衡

受寒的呕吐是这样的:我们的皮肤的毛孔通常是打开的。是为了和外界进行气体的交换。那么受寒以后呢,身体为了保护自己不进一步的受寒,体表受寒后部分毛孔关闭,我们可能会觉得起鸡皮疙瘩,会感觉到冷。皮肤就不能正常换气,导致体内的气压平衡出了问题,食道的气压平衡不正常,那就产生气逆。也就是气会往上走,为了交换更多的空气得到人体和外界的气体交换。

呕吐一般是干呕,就是哕,不会有东西吐出来,一般是受寒严重表闭严重时才会出现。如果表闭严重气逆太严重,也会导致吐东西出来。

如何确认是受寒呢?就是找到其它的受寒的证据,比如鼻涕啊,怕冷啊,喷嚏啊,舌苔薄白,不想吃东西等等。

如何确认是受寒呢?就是找到其它的受寒的证据,比如鼻涕啊,怕冷啊,喷嚏啊,舌苔薄白,不想吃东西等等。

分析风寒侵入,故多有恶寒发热表现因正气未衰,故突然发生呕吐有力。

治法:疏风解表和胃降逆。


用生姜、葱白、泡脚、热敷的方法,发汗解决受寒后就可以了解决干呕的情况了。


如果熟练小儿推拿的家长朋友们:还可以推三关10分钟外劳宫10分钟天柱骨2分钟(保持少吃多餐,一般两天即可痊愈)

②积食呕吐,是中焦的热气或食物反上来了

积食的呕吐也是因为气逆:因为肚子里面的垃圾发酵会产生内热。这个热在中焦下焦的位置,中下焦的热气会往上面熏蒸。所以积食的呕与受寒的呕虽然原因不同,但是结果一样,一般也是干呕。但是积食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内热还没形成,但是积食已经堵住了,这时再吃东西进去,不能从下面出来,只好从上面出来,这个是会吐东西的。因为食物没有消化,人体得不到需要的养分,所以虽然积食了,但是人还是会想吃,但是吃了又消化不下去,所以会吃了就吐。

怎么判断积食的吐呢?找积食的其他证据:一方面就是看大便,之前是不是变硬了变臭了,嘴巴有没有口气,肚子胀不胀。如果是刚刚开始吃多了,孩子肯定会肚子先不舒服然后才吐。舌苔方面会厚点,积了时间长了会黄。有的小脸蛋会红一些,手心烫一点,也可能会出汗,比平时爱喝水。放臭屁等等。

分析:乳食过多脾胃运化无力停于中焦日久化热,故呕吐物酸腐,大便或溏或结气味臭秽;,食物停滞,阻滞气机,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故脘腹胀满拒按,嗳气厌食得食更甚吐后反快。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解决方法上肯定是消积食。不严重的可用比较陈的陈皮煮水喝,理气;或者用点山楂或者焦三仙、大麦茶都可以。

推拿处方:揉板门10分钟,清胃10分钟,天河水10分钟。


③里虚寒呕吐,是胃肠的气血不够用

虚寒的吐是肯定要吐出东西来,里虚寒时肠道没有更多的气血去消化食物,或食物消化不充分,这时人体的本能反应会把已经到肠道里中下焦的东西要把它排出来,就是出现拉肚子。而在中上焦的东西就是要把他吐出来,这些东西现在是人体不需要的,就是病邪,人体排病邪都是找捷径,找最快的路径,上面的东西吐出来最快。

所以虚寒的吐很多是要吐东西出来。病机其实与积食呕吐比较像,会伴随相对的里虚寒,因为消化能力相对不好才会出现积食。

里虚寒还有导致另一个现象就是水饮上逆,正常的胃肠消化吸收的功能都是让东西往下走,阳气不足时,这个正常的功能会出现紊乱,本来要往下走的变成了往上走。上面说的水逆的水理解为流体更好,因为还不是流质的东西不容易往上走。

当然作为里证引起的呕吐,有一种简单情况是食物中毒”,就是吃了人体不能接受的食物,然后人体的本能反应,还在上面的东西通过上面排出来,一般吐完了就会自己好,如果成为病态要判断寒热,情况复杂要结合其它症状综合判断。

什么情况下去发生虚寒的吐?受寒、积食都可能引发一定的里虚寒。如果发现有受寒或者积食的情况,又伴随呕吐有吐出比较多的东西,那就可以判断为是一种虚寒的呕吐。

分析:脾胃虚弱,运化不利,故饮食稍有不慎或稍有劳,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停于中焦故口淡不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故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降逆。


判断为虚寒呕吐,可以艾灸中脘,肚脐,或者隔姜艾灸。没有艾条的话热敷也可以。也可以喝红糖生姜水。

推拿处方:补脾经5分钟,揉板门5分钟,太极腹腹10分钟,循经行气3遍。


④寒热夹杂的呕吐,两方面都要照顾

温病的吐比较复杂:这种的呕吐也是气逆为主,一般是干呕。既有寒又有热。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是,因为又有气血不足,会有导致太阴里虚寒的趋势,但是还没到里虚寒的程度,这个趋势也会有类似虚寒呕吐的问题。

所以如果要根据呕吐来判断是不是属于温病的以做排除法。必须先排除掉受寒严重表闭的受寒呕吐、积食内热严重的积食呕吐、还有里虚寒的呕吐。因为可能有热,所以这种呕不艾灸。

中医讲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但是如果又有热还有寒,是该先祛热还是先驱寒呢?

一般病情比较复杂,既有寒又有热,既有湿又有虛,各种病情掺杂在一起,缠绵难愈。清热容易生寒,散寒容易生热,祛湿容易伤气,补气容易胃胀。属于寒热错杂,上热下寒,虚实夹杂,湿邪中阻,兼有脾胃虚弱。所以要清热温下,辛开苦降,健脾祛湿,用行气流动之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呕吐分类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