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pi]科学学习方法

B站                前篇:BV1Z64y1T7iN               后篇:BV1MZ4y147zS

前篇

错误的学习方法以及我们怎么把学习做到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成果?

1.科学研究发现,用红笔批改作业会降低学生的成绩。

(应该用什么颜色?)

解释:人们看到红色会无意识的产生一种逃避心理,因为在原始时代红色基本只有火灾呀流血的时候才会出现的,所以学习的时候只要红色的东西在眼前,大脑会无意识的想逃避现在的情况,容易做一些不加思索的选择来来逃避。

建议:把红笔扔垃圾桶,学习时把红色的东西从眼前消失,用黑色,灰色,蓝色,绿色,会比较好。

统计:拳击等比赛中,红队的胜率高于蓝队,因为蓝队选手看到红队的衣服,让他降低发挥。考试的时候穿红色衣服去考场会降低周围人的成绩。

2.一直坐着学习花4倍的时间也提高不了成绩的悲剧。

学习1小时,休息6分钟。可以提高记忆。

(学习不是花时间越多,效果就越好,学习需要适当的休息,那么——休息多久?怎么休息?)

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的两种方法。

一直坐在桌子前看同一内容的学习方法,叫集中学习。

集中学习实验:让一个组比另外一个组多用4倍的时间学习同样的知识,一个星期以后进行测试,结果是花4倍学习时间的一组成绩高于普通学习时间的一组。这个大家可能很容易理解,因为会觉得学习时间越长,成绩就越高,对不对?但是三个星期以后再进行测试,两组的结果基本一致,也就是说4倍的时间就白白浪费掉了。

结论:大家可能有过通宵学习的经历,这个记忆对第二天考试是有效果的,但三个星期后就没有了,从这个时间可以看出,集中学习只能帮你把知识点存到短期记忆中,要把它转化为长期记忆就需要其他的手段,那就是分散复习,也就是说控制复习间隔。应该要隔多久呢?之后会提到。

大家知道了,不能一直学习,怎么休息,应该休息多久呢?

结论:科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学习一小时休息6分钟就可以了,期间学习累了,可以睡觉,散步,hiit。

3.科学得出的复习次数瓶颈:对一个知识的复习超过x次以上,没有用!

(反复做同样的题目,不会提高知识巩固,通过科学研究已经得出一个数字了,超过这个次数复习,没有用。)

错题集的题目,只要复习连续做对——5次,就不用再复习这道题。

4.科学得出的最佳复习间隔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记忆无规则文字/单词的一个曲线)

针对考试——1:5学习法

假设现在要学习某一个知识点,而且这个知识点只能复习一次的话,那么从现在到第一次复习的间隔跟第一次复习到考试的间保持1:5左右的数字,记忆效果最佳。

假如今天学习的知识在35天以后会有考试呢,第一次复习时间是5到7天以后。

日历演示: 7.1学习了新知识,7.24会考,那么第一次复习的最佳时间是7.4——7.6,6——24,6等分,也就是等间隔的5次,次数根据难度进行调整(简单的话,2—3次就可以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学习和复习时间。

不针对考试——等间隔复习

你想保持记忆期间的10%—30%左右。

比如:想记某个知识点1个月,每隔3—9天复习一次;3年,3—10个月复习一次。

(“延展间隔法”慢慢延长复习间隔的方法,被否定了。复习间隔为,一天,一周,一个月,半年。)

5.效果能维持42天的超效率学习法

(只要做事情,你所学习的内容可以维持42天,这个将章节讲的是什么方法)

1:5学习法,等间隔复习法,都是分散学习。

分散学习,要有效果,有个前提——那就是,第一次学习的时候要理解透彻。

怎么理解透彻呢?——集中学习。

那怎么学习?科学界答案——光看书没有用,最好的是要做小测验或者做练习题。

这学到知识以后呢,不要马上先看课本,而是翻开练习题,这些小测验不一定要做,只要脑子里面想一下怎么解就可以了。这样巩固的知识,通过实验证明,42天还会持续。

实在想不出怎么做的时候,才看课本。马上想着出就意味着你对这个知识点理解透彻了,那么可以用之前提到的分散学习的方法,巩固记忆。

很多人不会做分散学习,上课时明白一考试不会,大部分原因是没有做好分散学习,没有把短期记忆内容转到长期记忆中去。


(本篇提到了复习的间隔,以及复习次数,还提到复习的时候不要先看课本,而是先做做,再要最思考怎么做,都比先看课能有效果。)

后篇

在最短时间内造就最大成果的复习方法和考试技巧

复习篇

1.复习时候应该做什么样的题目?

(复习的时候只看错题or全部题目都要看?看完题目给自己测试的时候,只做错题or所有题目都要做?)

(例如:当我们结束一场考试,过一段时间进行复习。这时候的复习只看上一次考试做错的题目,还是整张卷子的题目都要看一遍?看完题目给自己做测验的时候,向老师拿一张白卷子从头到尾再做一遍,还只做错题集上的题目?)

实验:,分四组,看题:1全部,2只看错题,3全部,4只看错题。自我测验:1全部,2全部,3只做错题,4只做错题。效率是1=2大大>3>4

结论

效率最高:复习的时候只看错题,自己测验的时候再做一遍整张卷子。

(复习的时候不用全部看错题,可以省去很多时间;自我测验的时候只做错题,面对的都是难题,会让你觉得自己现在做的没有以前好,感觉不到进步,就容易拖拖拉拉,复习的时候做一些没有关系的事情。如果重做整张卷子,会发现解题速度、正确率比第一次考试好很多)

2.做完题目不要马上对答案!

第二天对答案>马上对答案>不对答案

3.复习的时候要拆练习册,为什么?

(我建议看完这系列视频后,大家拿出剪刀把练习册剪一剪)

穿插学习:把不同种类的知识混到同一个时间段的学习方法。

学习一小时,休息六分钟,可以提高记忆,这一小时应该怎么学习呢?

例如:学科穿插,学习20m英语,再学习20分钟数学,最后学习20分钟的语文。或者新旧穿插(旧题和新题),第一题是今天学的代数内容,下一道是几个月前学的几何内容等。

实验结果:第二天考试,穿插学习的班级,平均成绩比其他高25%;一个月后考试,穿插学习的班级,平均成绩比其他高76%!

为什么穿插学习有效?因为分散学习在起作用,要理解新的知识,需要有旧知识的基础,而且一直做同样的题会无聊。

拆练习册,混在一起复习,比如,我今天随便抽一张纸做前两道,然后再抽一张纸做后两道,一个月后成绩很可能提高76%。

4.运用系列位置效应,高效记住重点知识

(老师上课的时候呢,会说这个知识点是重点肯定会考,我们怎么用心理学去记这些知识呢?)

系列位置效应:人们对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记忆最强。

结合穿插学习,把重点内容放最前面或最后面,效果更佳。

5.怎么用正面刻板印象提高成绩?

刻板印象:美国人以为中国学生数学成绩很好,中国学生到美国后,数学成绩会提高。

承诺和一致:刻板印象会反过来影响你的行为。对大众的承诺会改变自己的行为。

推荐书《影响力》


考试篇

6.怎么解决考试前的脑子一片空白的现象?

工作记忆:就像电脑一样,记忆几短时间内容的地方,这个工作记忆容量不是很大,当你脑子想太多的时候,他的能力会急剧下降,实际上脑子一片空白,不是你什么都想太多,就像红橙黄绿青蓝紫形成白光一样。

为了解决这些脑子一片空白,需要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从工作记忆中排出去,那么有哪些方法呢?介绍两个。

第一个,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焦虑。

实验:考试前,1什么都不做,2写下无关琐事,3写下焦虑。无压力的时候,三组成绩差不多。有压力的时候,第3组成绩明显高于另外两组。

要么什么都不做,要么试图想一些跟考试毫无相关的事情,散散心,但这些都是不对的。你就要有勇敢面对考试带来的焦虑,然后把它们写在纸上,这样可以清空你的大脑,正常应对这场考试,而且写在纸上,会发现你的焦虑,也就那么一点点,大概都能用三个以内的分类就搞定了,这样你就会有信心,原来的焦虑只不过是一个纸老虎,这样可以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反而提升你的成绩,整个过程也用不了三分钟,对不对?考试过程中写下来应该也会有效果。

第二个,冥想。

不仅可以清空工作记忆,还可以提高成绩。

总结:为高三学生定制高考复习计划

假如今天是5.1,做了一场模拟考试。7.7高考。

第一次复习 5.10—5.12

运用1:5分散学习法则,把这场考试的第一次复习放在5月10号到5月12号之间,复习的时候只看上一次做错的题目就可以了,这里可以活用错题集,看完题目之后休息6分钟以上,再进行一次自我测试,这时候应该是先向老师要一张白卷子,把它从头到尾再做一遍,做完一遍之后呢,对答案最好放在第二天,可以用蓝笔绿笔,就是不要用红色,接下来根据你的复习效果进行等间隔的分散复习,假如说你这次复习不是很理想,想多做几次,假设是4次,5.12—7.7大概有55—60天,那么我们就把它除以5,这样就可以得出应该是11—12天进行复习所以,第二次复习——5.21,第三次复习——6.1,第四次复习——6.12,第五次复习——6.24。高考当天你可以穿上红色的衣服去考场,进考场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焦虑,那么你把现在的焦虑写在纸上,或者做冥想就可以了,考试结束等待命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lapi]科学学习方法)